答辩老师爱问的四个方面
2023/6/2 11:44:59 阅读:112 发布者:
各大学校都陆陆续续步入了答辩季,同学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便是答辩老师会问哪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四类最有可能提问的问题吧~
提问的目的
答辩老师提问一般出于两个目的。
一是检查学生对论文是否熟悉,是否独立完成?
如果学生完成质量不高、并非独立完成,甚至雇佣抢手完成,这些问题都可能在论文中被遮掩,但在答辩过程中都会暴露出来。
二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论文质量。
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反思自身论文的不足之处,了解从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论文,同时客观评价自身论文的质量,对论文成绩有所了解。
提问的类型
答辩委员会的教师关注点不同,提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 关于论文的框架结构
尽管学生已经阐述了论文内容,但可能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因此答辩老师通过询问,进一步了解论文总体框架逻辑,从而了解论文。
这类问题,学生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因为出现这类问题,意味着阐述论文(展示环节)是不成功的。
2 关于论文的研究细节
如,概念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可靠、理论假设是否合理、数据样本量是否充分、相关文献是否充足等等。
通过询问这类问题,答辩老师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论文的内容。
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冷静、诚实。我们要知道,既然指导教师同意参加答辩,说明论文整体上没有问题了。当然,有可能存在细节上的瑕疵,被答辩教师指出。此时,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可以进行解释;如果确实未考虑,就应该主动承认不足。
但存在一种可能,即毕业生完成了论文,限于某些原因,指导教师也同意他参加答辩,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懂相关理论或技术,此时可能会翻车。因此,答辩前,学生要反复研读自己的论文,确保论文内容烂熟于胸。
3 关于论文的复杂性、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以及创新性
答辩老师问这些问题,主要是要为了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论文的价值,客观评价自身成绩。
有些学生面对这类问题容易激动。因为敝帚尚且自珍,何况是费尽心血的论文。但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评价通常是主观的,他人的评价才更加客观,何况是本专业老师呢?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应该保持冷静、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取老师的问题。在回答时,坚持有理有据,将通过论文与其他文献对比,来介绍自身论文的复杂性、创新性;通过从研究成果的理论推广角度,来介绍介绍论文的理论价值,或通过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或者成效等来体现论文的实践价值,不能自吹自擂地。
对于论文在价值性方面确实存在不足的情况,学生应该诚恳承认,不能也不必加以掩饰。
4 答辩老师感兴趣的点
你的论文可能具有一定新意,引起了答辩老师的兴趣,因此他会追问其中细节。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不妨交待细致点,令老师满意。
转自:“云导师学术辅导平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