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优秀:2位硕士生共同一作发Nature!还是领域内首篇研究!

2023/6/1 9:00:22  阅读:54 发布者:

来源 | 科研大匠

524日,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乾研究员团队合作在Natur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Structural basis of amine odorant perception by a mammal olfactory receptor”,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研究团队揭示了II类嗅觉受体mTAAR9识别4种内源性胺类配体(苯乙胺,二甲基环己胺,尸胺,亚精胺)并与下游GasGaolf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和结构基础,揭示了嗅觉受体“组合编码”识别配体的分子机制,阐明了II类嗅觉受体独特的激活方式,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嗅觉感知的分子机制,为靶向嗅觉受体的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投稿时间来看,这是人类认识哺乳动物嗅觉识别文章第一篇。

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郭璐璐、副研究员朱孔凯,山东大学特别资助类博士后程杰、陆燕,硕士研究生连硕和柳群,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媛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杨帆教授、徐云飞教授,李乾研究员为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连硕是由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和齐鲁医院徐云飞教授联合培养。

孙金鹏教授课题组长期聚焦于微环境药理学,系统性研究了膜受体感知微环境并调控生理功能的机制,以通讯作者在Nature(x6)Science(封面)Cell(封面)Cell MetabNat Chem Biol(x2)PNAS(x5)Nat Commu(x6)等知名杂志发表70余篇。该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基金委重点基金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孙金鹏(左) 于晓(右)

优秀!985教授夫妻,3年不到,共同发表4CNS!

一天2Nature!任职同一高校,这对教授夫妻同时发表2项医学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孙金鹏教授妻子于晓教授,两人不仅同为山东大学教授,还曾多次联合发表科研论文。从20207月至今,短短3年不到,这对教授夫妻两人已联合发表了3Nature论文,还有1science论文。

嗅觉作为最古老的基本感觉之一,是动物与外界的化学物质世界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基础。不同的化学物质暗示了环境中的食物、配偶、幼崽和天敌等多种信息,与动物摄食、交配、育婴、躲避天敌等生存攸关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嗅觉是动物繁衍生存、预警威胁的重要感觉基础。此外,嗅觉还能调控情绪,保障正常的社会交往。嗅觉受体通过“组合编码”的方式来识别气味分子,使得动物能识别并辨别数以万亿计的气味分子。嗅觉受体可以分为三个家族,第I类是气味受体OR家族,在人类中约有400名成员,第II类是痕量胺相关受体TAAR家族,在鱼类中有大量的扩增(例如在斑马鱼中有108名成员)。ORTAAR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第III类是非GPCR嗅觉受体MS4A家族等。I类和II类嗅觉受体主要是美国Richard AxelLinda Buck发现的,相关工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自从嗅觉受体家族被发现后,近三十年的研究使我们对嗅觉受体的表达模式、嗅觉受体的信号通路和嗅觉受体介导的神经元投射谱等有了深入理解,然而我们对嗅觉受体和气味分子的匹配关系知之甚少,同时,嗅觉受体异位表达在心脏和肾脏等非嗅觉组织中并调控重要的生理功能。综上,从分子层面解析嗅觉受体如何识别不同配体,对于理解嗅觉感知产生的机制及靶向嗅觉受体的新药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具体的新成果包括:发现了mTAAR9独特的胞外“篝火”结构;揭示了TAAR识别胺类气味分子的通用机制及嗅觉受体“组合编码”的结构基础;阐明了mTAAR9受体激活分子机制并解析了其和Gaolf的偶联机制。

图一 不同配体结合的小鼠嗅觉受体mTAAR9GasGaolf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

综上,该研究为探索嗅觉受体识别配体的结构和分子机制开创了新途径,也促进未来靶向嗅觉受体的药物候选分子研发。

本文来源:山大新媒体工作室、科研大匠

转自:“学术资源大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