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记忆面包276——危机传播及其原则
2023/4/11 16:03:10 阅读:97 发布者:
危机: 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主要有三类:自然危机,人为危机,自然危机基础上产生的人为危机。我们已步入贝克和吉登斯所描述的“风险社会”,危机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危机事件的特点:①时间压力:突发性与紧急性;②高度不确定性;③影响具有社会性。
危机传播: 利用大众传播等手段,对危机现象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目的是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危机传播若干原则:
里杰斯特在《危机公关》一书中提出“ 3T”原则:
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
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
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
危机传播必须在“开放”与“控制” 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危机传播的首要准则就是“开放”。“开放”的内涵有三个层面:
①信息开放。
②媒体开放。
③救灾开放,允许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外国救援队前往救灾,适当控制则是危机传播的内在要求。
危机事件中控制的层面:
①信息发布的控制。既要发布真实的灾情信息,又要对传言乃至谣言高度重视,
②媒体传播的控制。媒体既要接受政府的必要控制,又要加强自律, 强化社会责任,及时化解现实危机与可能出现的新的社会风险。
③救灾参与的控制。对于社会各界自发的救援行动要加以必要的引导,从而形成救灾的有效合力。
对危机传播必要的控制,并非是要回到过去“报喜不报忧”的传播模式,而是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有序化,避免引发新的社会风险或危机事件。
危机传播中如何达成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结合:
1. 在危机传播的动态过程中达成“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结合。危机应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的危机预警,中期的危机处理,后期的危机调控。危机传播也就包含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危机预警传播、危机处理传播和危机反思传播。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不同的阶段突出某些信息,同时又自觉地控制某些信息。即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体现“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统一。
2. 在危机传播具体信息内容的报道程度或力度的把握中达成“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结合。如地震中不宜渲染过分悲惨的场面,对受灾者特别是老人与儿童的内心感受不宜过分追问,对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应当有节制地歌颂。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