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029条记录
[摘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 °C以内的减缓行动可能依赖于大量生物质供应,使用具有碳捕获和储存(bioenergywithcarboncaptureandstorage,BECCS)的大规模生物能源,未来预计将显著扩大规模。然而,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可能会降低BECCS的能力并威胁粮食安全,从而形成一个未被认识的全球变暖正反馈循环。2022年9月7日,复旦大学王戎团队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发表时间:2022/9/14 14:25:24]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P120—P121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摘自《现代法学》2022年1期,李树民摘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刑诉法解释》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规范,其中专门对分案审理问题进行了规范。共同犯罪案件分案审... [发表时间:2022/9/14 11:45:53]
[摘要]:自从掺杂聚乙炔的开创性工作以来,具有高导电性和溶液加工性的导电聚合物(CPs)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而创造了“有机合成金属”的新领域。已经实现了各种高性能CP,这使得多种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成为可能。然而,大多数CP表现出空穴主导(p型)传输行为,而n型类似物的发展远远落后,很少表现出金属态,通常受到低掺杂效率和环境不稳定性的限制。2022年9月7日,华南理工大学黄飞教授、曹镛院士、马於光院士和北京大... [发表时间:2022/9/14 14:26:19]
[摘要]:内容提要:梯田是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它被视为最令人惊叹的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方式之一。今天,世界上的梯田都面临着如何维系的难题,特别是在传统的农业国度。福兮?祸兮?难以遽然下结论。在此前的工作中,我曾考察过国内为数不少的梯田。在此,我试图将考察梯田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呈现给大家,希望能为判断梯田这种独特耕作类型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个视角。作者:徐旺生,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古今农业》执... [发表时间:2022/9/14 11:45:14]
[摘要]:雄性不育使杂交作物育种能够提高产量并已被广泛研究。但热敏雌性不育是一种理想的特性,可以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实现全机械化,但由于缺乏这种种质,很少有人研究它。2022年9月6日,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王冠群,张建华,湖南农业大学叶能辉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陈雪梅共同通讯在CellResearch (IF=46)在线发表题为“Aspontaneousthermo-sensitivefemalesteril... [发表时间:2022/9/14 14:24:31]
[摘要]:内容提要:2021年春季,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依托《世界环境史》课程邀请了11位国际知名环境史学者进行了在线讲座。这个系列讲座并非追求一种马赛克式的科研成果拼盘,而是基于对学术史的总结以及学理层面的反思。环境史学在国际学界兴起凡半世纪有余,在中国发展亦逾30载,学人们既需要明确学术传承的初心,梳理学脉流变的态势,也要探讨环境史对我们所处时代根本问题能够作出何种回应,继而明确值得深入钻研的方向。作者:费... [发表时间:2022/9/14 11:46:46]
[摘要]:整合染色质可及性、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的转录调控对于建立和维持细胞身份至关重要。其中转录调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表观遗传修饰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转录调控的贡献仍然难以捉摸。作为mRNA上丰度最高的内部修饰类型,RNA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 已被证实可以通过影响mRNA的结构、稳定性、可变剪切、出核转运及翻译效... [发表时间:2022/9/14 14:23:40]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7期P110—P111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原题《从理念到行动: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中国式探索》,摘自《南大亚太评论》第4辑,张萍 汪书丞摘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带一路”等新型公共产品,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奉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新型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建设的基本... [发表时间:2022/9/14 11:44:11]
[摘要]: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食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的重要来源。然而种子中富含的色素与多酚物质不仅参与非营养物质的积累,而且直接影响种皮发育过程中色泽的变化,严重影响了菜籽油的品质和饼粕饲用价值。研究表明黄籽甘蓝型油菜具有种皮薄、含油量高、榨取的油质清澈,原油中色素含量少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黄籽性状是油菜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拟南芥中,由于编码类黄酮生物合成的一些酶或蛋白质基因的突变引起体内... [发表时间:2022/9/15 9:09:42]
[摘要]:作者:王立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印度研究中心教授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4期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李剑鸣详细探讨了19世纪末以来欧美史学的引入对中国史学传统的挑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当代中国史学家的“话语权焦虑”。这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当代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们是如何撰写历史,特别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历史,考察他们是否也和我们的历史学家们一样面临话语权焦虑问题。不过,恰如当代著名印度史... [发表时间:2022/9/14 11:48:0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