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29条记录

  • 55448.Plant Physiology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河南大学合作团队揭示拟南芥SKIP蛋白调控细胞核内复制和生长的新机制

    [摘要]:植物器官的大小与作物的产量直接相关,其调控过程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植物器官的大小和生长是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扩展共同调控的,细胞扩展通常又伴随着核内复制水平的增加。核内复制是指细胞核内发生基因组复制,但不进行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核内基因组倍性增加的现象。核内复制现象在动物与植物中普遍存在,与细胞的大小、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新陈代谢能力等密切相关。9月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员... [发表时间:2022/9/15 9:12:17]

  • 55445.Nature Chemistry | 研究揭示来自植物根部相关细菌的强效细胞毒素!

    [摘要]:在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学实体的过程中,基于基因组的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可以在庞大的细菌生命领域中准确地找到化学多样性热点。在这些方法所确认的具有化学创新前景的资源中,有动物或植物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对这些生物的研究发现,各种生产者具有大量的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以及丰富的生物合成酶家族,而这些家族在传统研究的细菌群体中代表不足,这表明分子创新的主要潜力。这类酶的一个例子是反式酰基转移酶聚... [发表时间:2022/9/15 9:14:42]

  • 55447.Nature Communications | 研究揭示植物细胞容纳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共生的机制!

    [摘要]:植物和菌根(AM)真菌的相互关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很普遍,并导致两个共生体的营养增强;植物扩大了其获得土壤矿物营养的机会,特别是磷,而AM真菌则获得必要的碳供应。内共生关系在根部发展,包括AM真菌菌丝通过表皮在细胞内生长,随后在皮质细胞内发展分支菌丝,称为丛枝。在这两种类型的细胞中,细胞内的菌丝和丛枝都被植物膜所包围,因此真菌被维持在质外体区间内。共生体之间的营养交换发生在丛枝-皮层细胞界面上。20... [发表时间:2022/9/15 9:12:59]

  • 55450.JIPB | ​浙江大学夏晓剑教授课题组揭示油菜素内酯信号调控脱落酸合成提高番茄低温抗性的新机制

    [摘要]:番茄是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作为一种喜温蔬菜,生长期间遭遇的低温胁迫会对番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低温会从多个方面影响番茄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激素信号的稳态失衡。之前的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和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拮抗作用,但二者在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都发... [发表时间:2022/9/15 9:10:30]

  • 55444.The Crop Journal | 西安科技大学定量分析条锈病害对小麦冠层光谱的独立影响

    [摘要]:作物受到病菌侵染后,叶片色素及水分含量、光合生理状态以及冠层几何结构等均会发生变化,根据病害对作物生理生化及冠层结构的影响程度,作物的反射率光谱会发生相应改变,为作物病害的遥感探测提供了直接依据。然而遥感传感器探测到的冠层反射率光谱信息同时受到了病害胁迫以及作物生育期、长势等非生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何减弱非生理因素的干扰,量化病害胁迫对冠层光谱的独立影响是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表时间:2022/9/15 9:16:02]

  • 55449.JXB | 中科院植物所王台研究员团队基于GWAS发掘决定水稻籽粒抗裂及整精米率的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摘要]:水稻养活了世界上约一半的人口,因此其产量和品质对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整精米率(headriceyield,HRY),即精米保留至少四分之三原长的比例,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品质性状,并直接决定了大米的经济价值,因此,对HRY性状的选育对水稻生产和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关于这种性状的分子基础仍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台研究员团队在JournalofExperimentalBot... [发表时间:2022/9/15 9:11:12]

  • 55446.Developmental Cell | 细胞壁松弛酶引起的机械应力激活拟南芥芽的从头再生

    [摘要]:再生是生物体生长和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生物学家的兴趣。尽管物种间再生的类型和程度差异很大,但植物的全能性使它们成为研究这一显著现象的优越系统。植物再生反应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是基于再生模式,即机械损伤诱导的再生和组织培养诱导的再生。机械损伤诱导的再生主要涉及丢失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替换,而组织培养诱导的再生介导了整个生物体的从头开始重建。其中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 [发表时间:2022/9/15 9:14:00]

  • 55443.Current Biology | 系统发生分析确定了一个低等绿藻的进化地位

    [摘要]:链霉菌(streptophytes)的产生是地球生物演化的重要事件之一,其分化产生的某些原核生物拥有了光合能力,进而衍生出了陆地植物(Embryophyta)这一庞大且重要的生物类群。有研究证明双星藻纲(Zygnematophyceae)的物种在进化水平上更接近陆地植物,同时双星藻纲中有些藻类还保留有菌丝状繁殖和生长的原始特征,其原因还未知。近期,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对一个来自奥地利泥炭沼泽的双星藻... [发表时间:2022/9/15 9:16:51]

  • 55441.JIPB | ​浙江农林大学吴文武课题组揭示被子植物CBF/DREB1转录因子及其调控网络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摘要]:上世纪末,研究者发现CBF/DREB1是植物冷驯化的关键转录因子(Stockingeretal.,1997;Liuetal.,1998;Jaglo-Ottosenetal.,1998);围绕CBF通路研究,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图1)。然而,CBF/DREB1及其冷响应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直未得到解答。近日,JIPB在线发表了浙江农林大学吴文武课题组-安徽农业大学朱建华教授合作的题为“Innov... [发表时间:2022/9/15 9:18:53]

  • 55442.Genome Biology | 国内外多个团队联合揭示大蒜种质资源多样性及鳞芽性状分化的基因组基础

    [摘要]:种业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突破种源“卡脖子”问题方面,国家具有重大需求。习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并在2021年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首次提出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大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年播种面积达近千万亩。大蒜种业发展尤为滞后,主要表现在:大蒜不育,育种技术落后,品种改良止步不前;鳞芽... [发表时间:2022/9/15 9:17:46]

首页<<5542554355445545554655475548>>尾页共6003页 跳页共60029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