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课例成功入选2022年教育部“部级精品课”

2023/3/29 17:04:29  阅读:100 发布者:

为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整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办公厅主办了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青岛市胶州第二十五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师张振振老师执教的课例《17.3 电阻的测量》成功入选“部级精品课”。此次青岛市共推送精品课例42节,入选13节,其中初中学段入选5节。

张振振老师的这节课整体采用了享誉全国诸多地区的青岛市优秀教学法、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8年教学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之“整----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小循环多反馈模式”架构课堂。在本节课开始,张振振老师运用“李吉林:情境-引入探究模式”和“蔡格尼克效应:半途而废-重续前缘探究模式”,创设基于归还实验器材时发现部分电阻阻值不清楚的现实情况,提出:“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老师测量它们的电阻吗?”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驱动力,顺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为成功解决上述问题,张振振老师引导学生向清朝园艺学家陈淏子和神医华佗借智慧,采用“陈淏子:原则-方法探究模式”和“华佗:类比-模仿探究模式”,并运用“对比效应:并列-对比探究模式”,通过“透镜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串的形式迁移运用,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了电阻的测量问题,展现了青岛文化物理派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后,张振振老师采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探究模式”和“喻皓:横向-纵向探究模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本节课知识体系的建构,加深对问题解决过程和思维脉络的印象。在整节课的授课过程中,张振振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多元科学思维的培养,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运用到解决物理问题中,响应了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节精品课的诞生,不是一个人的付出,而是一群人的努力,不仅需要台前老师的精彩展示,更需幕后的精心打磨。在本节课的筹备过程中,胶州市初中物理教研员王正文老师和青岛初中物理学科课题和档案组组长、2021年教育部精品课入选者、青岛第63中学葛雪梅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课件的制作以及后期录制等方面反复帮助张振振老师打磨该课例。在这一过程中,还得到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中心组副组长、青岛第51中学王德前老师等诸位专家的悉心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还有张振振老师所在的胶州第二十五中学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这才有了这节精彩的课例。

春风拂过,带来了暖风和新绿,也送来了令人兴奋的喜讯。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的领导下,在青岛初中物理人的不懈奋斗下,通过运用“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这一科学、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工具,青岛文化物理派定可喜报频传!

胶州第二十五中学

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3326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