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众志成城。大家好!《每日闯关》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自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扎实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地落实,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进行作业改革,力求精简高效,依托“物理梦工厂”,布置实践性作业和实验作业,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的老师们潜心研究新课标和中考试题,精心设计制作每日课后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同步在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公众平台《每日闯关》栏目中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编王正文,胶州市初中物理教研员,青岛市教学能手、胶州市优秀教师。多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交流课、一师一优课以及胶州市公开课、示范课,并在青岛市和胶州市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多次参加胶州市和青岛市优质课比赛,成绩优异。获得胶州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教学能手和胶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区级市级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参与了多个有关教学课题的研究。
人生格言: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不是重力,其大小总与重力相等
C.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受力面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 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3..有一长方方形木块,沿虚线竖直切去右半部,剩下部分对水平支承面(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 )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4、如图11,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乙
D.无法判断
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 FA>FB
B.pA, FA=FB
C.pAFB
D.pA=pB FA
6.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 )
A.外界大气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粗细
C.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
D.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度
7.如图是自制气压计,把它由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瓶口密闭不漏气)( )
A.降低
B.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8、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好----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9.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在水槽内水面降到恰好与瓶口相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设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 )
A.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
B.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
C.桌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变小
D.瓶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
10.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 )
A.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
B.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
C.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
D.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大
11.如图5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12.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二、填空题
13、A为边长10厘米的正方块,重5牛顿;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牛顿。则下图甲中B受的压强是_________帕,图乙中B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做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不离开槽内水银面,则:
(1)将玻璃管倾斜一些,水银柱的长度_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
(2)将实验从一楼搬到六楼,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
16.炉水位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连通器内装 液体
且 时,液面是 的。
17..如图所示,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风吹来,雨伞会被向上“吸”起来,原因是伞面上方空气流速________伞面下方空气流速,伞面上方的气体压强________伞面下方的气体压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问答题
18、船从上游驶入下游时,要打开阀门 ,关闭阀门 ,使得闸室和上游形成一个 ,等闸室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同样的原理使闸室与下游水位相平时,船就可以驶入下游。
19.请简单说说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答:下压手柄,提起活塞时,阀门 关闭,它上面的水从水管流出, 迫使水推开阀门 进入圆筒。上提手柄,压下活塞时,阀门 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 涌到活塞上面,周而复始,水就源源不断地涌出。
四、实验探究
20.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 ,并叙述理由:
2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选填“ 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A、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 ,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__。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______ (写出表达式)。
(2) 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
五、计算题
23. 如图甲所示,边长20 cm、重20 N的正方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重12 N的正方体A叠放在B上。
求:①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画出正方体B所受力的示意图)
②如图乙,若将正方体A取下,用8N的力向上提
正方体B,此时B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24.如图所示,质量为500 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 cm2,内装1.5 L的水,已知g=10 N/kg,ρ水=1.0×103 kg/m3
求:(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D 4 A 5 C 6 C
7 B 8 D 9D 10 B 11C 12 C
二、填空题
13 . 1100 100 14. 不变 不变 变
15.(1)变长 不变 (2)变小
16.连通器 同种 不流动 相平
17. 大于 小于
三、问答题
17.A B 连通器
19. A 大气压 B B A
四、实验探究
20.(1) 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
(3) 甲丙
(4) 不正确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变量不唯一)
21、(1) 高度差 内凹
(2)深度
(3) 密度
(4)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2.(1)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 D FL/V
(2) 注射器内有少量气体没能排尽
五、计算题、 23 (1)800pa (2)300pa
24. (1)2500pa (2) 8N
作者简介:韩子金,胶州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教师。
教学感言: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要使人愉快,具有情趣,富有感情色彩!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