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校联动 整体推进——盐田区教科院召开盐田区教育部信息化“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2023/3/3 13:36:25 阅读:103 发布者: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以及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盐田区教育部信息化“双区”建设,做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验收和“智慧教育示范区”中期考核各项准备工作,2月17日,盐田区教科院(教师发展中心)召开了盐田区教育部信息化“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董艳教授、深圳大学曹晓明教授、清华大学董宇涵副教授、深圳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吴良辉老师、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刘治刚老师等五位评审专家,盐田区教科院院长李天才、副院长陈尚宝以及全区8所实验校分管副校长、信息主任、实验校工作室负责人、项目主要成员等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区教科院智慧融合部部长马瑞主持,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
【Part 1】
活动开始,李天才院长作讲话,他表示这两年来,盐田区“双区”建设欣欣向荣,各实验校积极推进实验项目,成效颇丰,希望接下来各个实验校按照市里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双区”实验校建设工作,根据各自实验主题,构建融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新模式,总结形成一系列特色成果。
【Part 2】
接着,盐田区云海学校、盐田区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盐田区实验学校、盐田区梅沙未来学校、田东中学、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盐田区外国语小学、盐田区教科院附属田东小学8所实验校进行了实验校项目进展汇报,董艳教授、曹晓明教授、董宇涵副教授、吴良辉老师、刘治刚老师就各校情况分别进行指导。
各实验校项目各具特色,有进行教育信息化融合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如云海学校的幸福课程体系、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基于“五博”的STEAM课程、田东中学的“智慧云课堂”、乐群实验小学的跨学科学习;有技术变革课程探索,如实验学校、梅沙未来学校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模式、课例探究;有学校特色文化课程的信息化探索,如外国语小学的“STA·行思”设计课程、教科院附属田东小学的数学文化课程。
云海学校作汇报
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作汇报
实验学校作汇报
梅沙未来学校作汇报
田东中学作汇报
乐群实验小学作汇报
外国语小学作汇报
教科院附属田东小学作汇报
滑动查看下一张照片 »»
实验校建设专家团队对于各实验校的项目建设成果表示了肯定,认为各校的课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在教育信息化融合、数字化建设方面亮点频现。并指出各实验校接下来需要聚焦素养导向,继续完善课程、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化评价、分析,构建有影响、可复制的课程体系输出。
董艳教授作指导
曹晓明教授作指导
董宇涵副教授作指导
吴良辉老师作指导
刘治刚老师作指导
【Part 3】
活动最后,区教科院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马瑞部长要求各实验校细化项目的目标与内容、基础与保障、过程与方法、效果与影响,综合从覆盖情况、课程体系、课题课例等方面进行内容和数据梳理,以直观展现项目建设成果。
陈尚宝副院长强调,各实验校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加强教学模式的提炼与表达,加强实验的应用与实践,特别是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数字化课程的构建、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数字化教师的发展、数字化评价的推进,同时加强成果的梳理与总结。
转自:“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