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的不仅是兴趣:二下第三单元开启课流程与听课感悟
2023/3/2 14:52:11 阅读:84 发布者:
执教/李竹平 记录与感悟/郭雅楠
一、激活经验,营造氛围。
1.回顾一年级的识字单元学习,点名汉字文化主题。
做好中国人,学好中国字
2.简单了解造字法
(1)象形字:我们的祖先在刚开始创造文字时,照着事物的样子创造的简单的字,如“日”。
(2)会意字:有些字我们画不出它的样子,于是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会意字,能通过看这个字了解这个字的意思,比如“休”,一个人靠着一棵树休息。
(3)形声字:我们最常见,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思考它和哪类字联系最紧密?(会意字)
(4)小结:人类社会一步一步向前,我们的祖先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是我们的骄傲。所以我们从一年级开始每本书都有识字单元,就是为了让我们感受祖先的智慧,知道作为一名中国人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让我们首先走进第三单元,看看汉字里面藏着什么文化秘密。
【听课感悟】
汉字是中国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认识汉字、会写汉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生,了解汉字文化,从小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老师从造字法开始说起,以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字为例,让学生简单了解汉字文化的起源,并用老师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产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和学习汉字文化以传承优秀文化的动力。
二、课文朗读,自学反馈
1.《神州谣》
(1)觉得自己这篇课文读得特别好的,骄傲地站起来读。
(2)师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
(3)男生读前三个字,女生读后三个字。再读课文。
2.《传统节日》
觉得自己能读好的继续站着读,读得不熟的同学小声跟着读。
3.《“贝”的故事》
一段一段读,点名学生个别读课文。
4.《中国美食》
采用“报菜名”的形式,形容一下这些菜,例如香喷喷的烤鸭、辣乎乎的水煮鱼等,引导学生多用丰富形容词和生动的语气进行“报菜名”。
为后面学习做铺垫:如果没有想到形容词没关系,汉字文化中有很多词语,我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大家注意积累。
【听课感悟】
4篇课文,每篇课文都用不同的、适合文本的形式展示朗读,既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变化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报菜名的设计,别具一格的读课文形式,让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要把自己喜欢的美食分享给大家,同时不断升级挑战,让大家一起头脑风暴,想出更多不一样的形容词。又再一次点名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会在学习中学会更多精彩的汉字、词语,引起学习期待。
三、自主思考,学会提问
1.发布任务:自己选择这个单元中的一篇文章,选择其中3个字,提出你的问题。
学生问题举例:
“贴”窗花是一个动作,为什么是用和钱有关的贝字旁?
蒸,为什么是四点底?
粥,不是水煮吗,为什么两边是弓?
2.如何获得答案?
可以查字典、查网络、查书(推荐阅读《汉字的故事》)
【听课感悟】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问,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天性,给学生时间思考、提问,并引导他们自己去通过各种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老师没有机械地去讲一个字,而是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找到问题,然后自己去探究、自己发现汉字的奥秘,由提问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内在动力。
四、举例探究,激发兴趣。
出示PPT,从字的演化中认识生字,如“州”“奔”“繁”。
猜一猜,说一说,进一步体会汉字中蕴藏的智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兴趣。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