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从期末检测看如何打通小学语文学习的任督二脉?
2023/2/2 13:41:10 阅读:83 发布者:
这几天,各地都陆续进行了期末质量检测,双减下的第二次期末,又释放出了哪些信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以五年级语文期末检测为例,分享自己的思考。
……
1
时间加长:考验综合应考能力
这一次的五年级期末检测,语文学科时间是120分钟,也就是两个小时。这个时间已经和中高考接近了。那这么长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是考察的量和难度变化了。对于要在考场认真投入120分钟这件事,五年级的孩子其实有难度,特别是对于速度把控不好,应考能力较弱的学生。这么长的时间,如何安排答题节奏?最后怎么进行检查?这些问题我在之前的推文中已经介绍。
请查看:期末考试场上如何高效应考?听听这些实用技巧。
2
要求有升:学习应该多走一步
这一次的题目都是来自教材,基于语文要素来进行的设计,知识点都非常精准。仔细看来,在考察基本知识运用时,有一些要求的上升。比如句子题要求列举四个具体的例子,习作作文字数的要求,选择题从音形义、标点、句段、课文理解都有涉猎,非常全面,还有想当分量的理解运用性默写。
这些平时我们都见过学过的知识,怎么全部集中起来还是会漏洞百出?其实就是学习的落实度不够,自我要求不够。比如一些日积月累只是能背,大概知道意思,可是如何在具体语境的生活中去运用就不行了。这要求我们平时学习千万不要走马观花,而言脚踏实地甚至提高一点自我的要求。
3
拓展较广:注重学习的迁移运用
这次的阅读仍然是三篇,分别从中国文化遗产、四大名著阅读、习作单元人物描写来出题。从语文素养的几个方面出发,都非常好的把握到了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每一个阅读都是从课内延展到课外,集中进行课内能力的迁移运用。
事实上,这个方面学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很多孩子缺乏对相关内容的阅读理解,不能把那些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概念融会贯通到这一类的文章中去。同时,缺乏日常的思维活跃度和领悟能力也是普遍问题,无法较快较准的去提炼概括信息,去理解前后句段的关系和文章的表情达意。
阅读的提升一定不是买几本练习题就解决了的,它必须是日常对人对事的看法观点,对文字语言和生活的感知能力中去打基础,而练习主要是形成系统的经验和思路。
4
习作突围:建立自己的资源库
这次习作是写事,也是小学习作训练的重点,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完整、有血有肉。题目源自单元习作:那一刻,他——的范畴,聚焦到“笑”。学生需要从这个笑入手,什么样的笑来搭好框架,寻找里面的立意亮点。
习作的提升从我的经验来看,一是要保持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喜怒哀乐的情感敏感度很重要,二是一定要勤于练笔。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孩子都要在埋头苦读时抬头看看世界,今年的高考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要把自己的眼界思想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这会让你的文章立意有新意、有高度,从而赢得区分度。其次,对于习作较弱的这部分孩子,要从字词积累,语段积累,篇章结构等方面积累自己的资源库。
5
语文趋向:综合性任务群学习
最新的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学习任务群,它把语文学科真正推向了一个综合性能力要求的学科。它绝不是读读背背就可以拿高分的学科,特别强调语言思维的形成,强调学习的宽泛度,强调学习的迁移运用能力。再从期末检测来看,进入高段后好多平常很踏实的孩子似乎不太能够取得拔尖的成绩,其原因就是学习的思维度不够,通俗的说就是思考、表达的减少让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下降。
因此,语文的学习要提升站位,从文章的思维过程去理解,从单元和同一个要素的不同要求去理解,只是学习单个句子段落和文章已经不能适应语文学习的未来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习一个到一类的意识,比如名著,课文里的四篇文章仅仅是引子,要从课文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到四大名著的整本书阅读甚至是经典名著的阅读。
转自:“荣老师的有光课堂”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