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晒好课活动 | 融数学魔术之趣,达深度理解之智

2022/12/28 15:02:29  阅读:404 发布者:

智趣融通 深度理解

中小衔接视角下

数学魔术课程研究暨宝安区“万师晒好课”教研展示活动

为落实宝安区教育局关于教研工作“四化”要求,积极响应教科院提出的尽快实现“万名教师晒好课”的工作目标,宝安区红树林外国语小学基于“激扬生命 自觉生长”学校理念,探索在中小衔接视角下数学魔术与课堂融合的教育模式,在127日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宝安小学、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翻身小学以及广西省环江市毛南族自治县第七小学等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智趣融通,深度理解”的数学魔术与日常教学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研究——中小衔接视角下数学魔术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交流活动暨宝安区“万师晒好课”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

广西省环江市毛南族自治县第七小学

课例展示

冯皓妍老师以520预言”小魔术开场,邀请张维国老师参与,一起玩了一次这个好玩的魔术。张老师从扑克牌中随机选择的四个数之和,与冯老师在预言中写好的数字竟然是相同的!这个游戏让老师们初步感受了数学魔术的神奇,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数学魔术同课异构的课题——表格中的秘密。

王云锟老师执教《表格中的秘密》

接着,展示了王云锟老师执教的数学魔术课——《表格中的秘密》。王老师以缘分数字贯穿课堂,揭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缘分数字都是520?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初步感受和探究表格中的数学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将表格的数字拆分成若干个与第一行有关的数,在混乱中找到永恒不变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和符号意识。

冯皓妍老师执教《日历中的秘密》

第二节课,是由冯皓妍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课例《日历中的秘密》,与前一节课不同,冯老师以神秘的预言小方框开场,利用日历中的数字形成表格。在揭秘魔术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按规则选,都是52吗?”、“为什么都是52呢?”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后进行分析与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本课一共设置了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第二个问题,则是让学生直面较难的问题,在遇到困境后教师再提供思考的策略与方法。这样设计能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的能力,有利于积累与难题相处的基本活动经验。

在这两节展示课中,执教老师都搭建了数学与魔术的桥梁、给予学生思考与表达的舞台,让孩子们在经历“魔术游戏——思考奥秘——感悟数学联系”的趣味式学习中,感受魔术的神奇,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专题讲座

两节课结束之后,由红树林外国语小学的余燕珊老师和李舒老师围绕中小衔接作经验分享。

余燕珊老师分享实践与反思

在专题分享环节,余燕珊老师开展了《基于中小衔接的数学魔术课程实践与反思——以本校三节“表格中的秘密”数学魔术课堂为例》的专题讲座。余老师主要从课前思考、教学过程和教学特色三个角度展开分享,梳理了同课异构的两个系列课程不同的取舍与侧重点。

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在小学阶段的符号意识培养是形成初中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而抽象和推理作为数学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因此,作为中小衔接课程的探索与设计,本学校团队选择从符号意识的培养开展研究。

李舒老师分享关于数学魔术的思考

接着,李舒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中小衔接背景下的数学魔术思考》的专题讲座。李老师主要从中小衔接的视角展开, 讲座中分析了为什么本次展示的中小衔接课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用字母表示数”和“找规律”,并且对这两个知识点做了教材的纵向(小学到初中)和横向(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发现用数学魔术来衔接初中教难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代数思维和符号意识。

最后,李老师结合本学校的背景,分享了数学魔术如何在其他年级拓展与运用。通过数学与魔术的结合,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创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活动交流

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分享后,深圳市宝安区教研员张维国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解读与点评。张维国老师高度赞扬了红树林外国语小学数学科组的团队合作与教研能力,肯定了本次参加展示的四位老师的专业水平。他认为,通过几年的教研探索,红树林外国语小学这个年轻的数学科组已经显现了很强的教研水平与团队合力。

张老师指出,将有趣好玩的数学魔术融入课堂,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本次研究立足单元整体的角度,创造性地设计数学魔术课,与数学内容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合和理解。

同时,张老师还提出了建议:魔术课堂的教学形式新颖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后也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前期培训回顾

早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数学魔术”课程中心首席专家吴如皓老师就受邀对红树林外国语小学、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的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数学魔术的专场培训。

在学习中,吴老师传授了“神奇的指针”,“空间之谜”,“双面尺预言”等魔术,并提出了数学魔术的本质其实是“现象→观察→思考”,每一个魔术看似只是一种现象,但细细品味却能延伸出不同的教育哲理。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看到现象,还要培养学生从现象回溯原因的想象力与思考力。

分享感悟

学有所悟,继有所长。真正的理解需要一个更积极主动的过程,比如反思和分享。活动一结束,线上线下听课的老师们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1.能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并能借此谋生,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很幸运的人。在小学视野做中小衔接也是这样。与其把初中的知识搬下来让六年级的学生熟悉,不如把衔接点的知识做一个拓展,慢下来,让学生与知识之间发生互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欢。

(红树林外国语小学 冯皓妍)

2. 魔术不只是好玩,魔术可以刺激儿童的思考模式、激发想象力。用魔术的形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数学魔术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 温秋浓)

3.两节数学魔术课打开了我对数学课的新视界,让我看到了数学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从枯燥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进入到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热情、数学思维在活动过程中也不断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宝安附属学校 陈梦颖)

4.吴老师在培训的过程中讲到,数学魔术的表演这是一个现象,在现象的背后是需要我们去观察,再去思考这违反直觉的现象是怎么呈现的。数学的学习有的时候也是这样,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数学问题,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需要我们去思考。

(红树林外国语小学 张雄)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