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小学老师参考 ,作者马宁
作者 | 马宁,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 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整个育人导向更加清晰,即一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回归到各个学科的育人方式,则强调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等,强调通过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成为让学科实践落地和学科素养目标实现的有利抓手。
2022年8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院书记,“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马宁在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新兴技术助力课程与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做了题为《学科育人新发展—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研究》的主题报告,并提出项目式学习的四种教学范式。
以下为马宁副教授的分享,经《中小学老师参考》整理编辑。
为什么要进行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
(1)背景
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国家发展要三步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的时候要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新的时代发展提出了对创新型复和人才的培养需求。培养创新型的复合性人才,推动教育改革是关键。
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比如,2016年国家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2014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
1)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立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2020年,颁布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
1)对于学科间关联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自主统筹实施跨学科综合性主题教学。
2)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主体作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
而在今年4月份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是强调跨学科、项目制、综合性、实践性。比如,有如下的具体要求:
1)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设立跨学科主题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育人方向强调学科育人,强调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即指向了学科实践活动。
(2)学科实践活动
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
学科实践活动应当以学科内容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问题或需求为基础、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旨归的实践探究性教学活动。它强调学生从自身生活和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或建构式的学习,运用正确或多元的方法综合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学科实践活动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
学科实践活动以学科为依托,以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主,同时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价值观等一系列的发展。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发?如何进行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如何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如何设计和开展跨学科综合性主题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指向了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1)项目式学习的定义
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这种学习方式称为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
(2)项目式学习的特点
体现了学科与学科的混合、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
(3)项目式学习的类型
从内容的颗粒度来讲,可以将项目式学习分为三大基本类型:
基于某一知识点/主题的深入探究
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在对核心概念和原理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进行灵活的运用、迁移、整合。
学科内知识的统整与延伸(比如从单元视角、整本书视角、某个学科的视角 主题等)
根据学科内知识体系的纵向关联,进行学科内知识的统整与延伸以及课程的生成性与延展性,使学生将片段化的零散概念整合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的问题解决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在问题情境中以主题的方式导入,有效拓展和延伸课堂,使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得对意义世界的整体性认识,促进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综合能力和整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从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来看,有四种典型范式,可以概括为:科学探究类、设计开发类、社会调查类和综合应用类。
科学探究类——理解决定或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自然学科等)
社会调查类——理解、预测和改进社会事实、规则或制度等,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人文、社科类学科等)
设计开发类——创新、创造或改进世界,掌握设计思维的方法。(技术工程领域,如创客、机器人开发等)
综合应用类——复杂问题解决能力、高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类项目式学科实践的操作方法与案例
(1)科学探究类项目式学科实践
①定义: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通过设计方案、实验探索、搜集证据、逻辑推理等建立模型和科学认识,形成科学解释,构建认识世界的知识结构的活动。
理解决定或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②七大环节:
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制定计划/方案;4)实验探究;5)分析/论证;6)建立模型/方案;7)表达交流
③典型案例——《蜂巢》
从学生感兴趣的《蜂巢》切入,围绕一个问题——“蜂巢为什么都是六边形而不是其他任何图形?比如数学中最稳定的结构三角形等图形。”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主题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教学环节上也不断深化。
(2)社会调查类项目式学科实践
①定义:
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为核心。学生描述现象、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加工处理,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说明事物的前因后果,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理论说明,是一种以建立在事实观察和归纳基础上的认识活动。
理解、预测和改进社会事实、规则或制度等,掌握社会调查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②5大环节:
1)确定调查课题;2)设计调查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分析资料;5)撰写报告/方案
③典型案例——《我们与环境》
(3)设计开发类项目式学科实践
①定义:
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达成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目的意图设计方案、制作模型、设计方案或作品等。
创新、创造或改进世界,掌握设计思维、方法和能力。
②七大环节:1)分析设计任务;2)拆解设计目标;3)设计流程与方法;4)实验;5)方案细化与调整;6)产品生成;7)迭代改进。
(4)综合应用类项目式学科实践
①定义: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性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亲手操作,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项目可以是排除一个障碍、提供一项服务、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等,也可以是前面三种 类型的综合应用。注重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高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②6大环节: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2)提出猜想、设计方案;3)调查实验、协作探究;4)建立模型、形成方案;5)创作作品、汇报交流;6)评价修改、总结反思
③典型案例——《神奇动物在哪里》
项目式学科实践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学科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征。即我们注重的是学科实践,不是简单的实践,一定是以学科来切入,然后再以该学科核心大概念为基础,去创设任务和问题情境,并与其他学科融合。同时,项目式学科实践强调任务和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强调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生成作品等。项目式学科实践,一定以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核心目标,强调学科实践,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如何进行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
四种不同类型范式,交叉形成如下矩阵。每一块区域,都可以开展不同颗粒度、不同教学范式的学科实践。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1)明确教学目标、类型和范式;2)以学科大概念切入,设计项目任务和驱动问题,在问题背景下进行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和开发。
北师大马宁副教授团队面向中小学教师,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人员,发起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子课题开放申请。如您想更多地深入了解项目式学习,欢迎申报子课题。
课题官网:
https://aic-fe.bnu.edu.cn/xwdt/ztdtrky/epblzt/xmktbj/index.html
文章来源 | 中小学老师参考
转自:“全品文教中学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