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学情·提质增效|记江岸区九年级历史教研活动

2022/12/20 8:35:49  阅读:267 发布者:

为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双减”政策下让历史课堂实现“对标中考、提质增效”,区教研室在期中后下达了有关复习课的倡议,即尽量地上好“讲给学生听的课”,结合单元主题,在做好学情调研的情况下,各学校应有自己的特色方案。

在此前的“视导”中,区教研员刘正涛老师莅临武汉六初,对多个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进行视察和指导,并向九年级组提出了针对学情上好复习课的要求。同时历史作为新中考科目,受到我校领导长期以来的高度重视,本学期已陆续开展了11节次的“示范、展示、交流”的“三课”活动,青年教师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成长。学校还对九年级参与区教研活动表示了高度关注,安排资深教师严把质量关。

九年级历史组在准备区教研活动过程中,认真研究新教育理念、积极组织试题研讨、从各班各层次学生中找共性问题以及对应的培养途径。在孙学梅组长带领下,在老教师杨岑、舒鑫梅的协助指导下,集体备课的优势得到了充足体现。

129日上午,江岸区教研室按计划组织了“围绕学情开展教学”的新一期研讨课,本次教研活动以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由教研员刘正涛老师主持,姚科老师代表武汉六初进行说课,武汉六中王文军老师评课,江岸和东西湖两个区的九年级历史教师齐聚云端教研,共同交流学习。

在本次活动中,姚科老师以《基于学情调研的单元主题复习课》为题,以九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为例,四十分钟里详细介绍了备课组是如何按“课标研读、必备知识、学情调查、核心素养、典型题例”五步走,实验出了一节符合“大单元教学”、“基于学情”、“中考题导向”要求的复习案例。

对于大单元教学,方案重组了教材叙事,用工业革命串联起世界近代史关联的大事;基于学生情况,方案体现了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生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系统分层,分别侧重考察学科素养、必备能力及必备知识,分享了分层教学的实践经验;以中考试题为导向,方案把出题任务进行了模块分工,既确保了复习课整体思路的连贯,又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接下来,王文军老师以点评姚科老师的说课为基础,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以生为本”提出了更深的思考。首先,王老师解读了相关课程理念的要求、列举了学情分析的视角,之后结合课例,归纳了基于学情教学的具体策略:一、课前调查是设计教学重要环节,线上时期可以用表格提问、微信访谈等形式来进行,明确“学生想听什么”、“学生哪里不懂”、“学生哪里易混淆”;二、集体备课中有经验的老教师要发挥核心作用,把关复习讲练中试题的质量;三、课中实施时向学生提问要难度相适,鼓励学生合作竞争;四、课后总结要有,比如课例有提到对学生的分层要适时调整、随时记录成长,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最后,王老师认为各学校各班级应该有基于自身学情的方案,复习课的设计可以是多样的,并对六初方案的一些环节和模块作出了新教学路径的示范。

最后,区教研员刘老师以基于不同学情的教学设计为话题,以姚科老师的教学设计为案例,带领老师们学习了学情的两种状态概念(前在/潜在)以及学情分析的基本要素(“认知、生理、情感、社会性”特征),指出本节课在上述角度达成了一些亮点,同时强调了初中生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需把学生情感特征摆在首要位置,从而与老师建立正确的情感链接,这样基于学情设计的课堂才“减负提质”。

“鲲鹏扶摇,非一羽之力;骐骥千里,非一跃之功”。本次教研活动围绕着学情展开,向两区历史教师展示了学情调研和教学设计的多种途径,搭建了一个分享经验和教学相长的平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教研,朝着基于学情、试题引领、单元教学等新课程方向不断探索和实践,促成历史学科提质增效,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转自:“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