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题(二)
青岛市城阳第十七中学 刘志煜 刘克荣
第Ⅰ卷(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5cm
B.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g
C. 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D. 健康的中学生心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间隔约为6s
2.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人辨别出青蛙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3.古代诗人的诗词写道:“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句对山进行了描述,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
A. 山和船
B. 风和地面
C. 水和船
D. 船和地面
4.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C.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超声波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5.下列对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全部变成了冰,这是凝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说话时嘴前方出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6.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凿壁借光”——光的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光的镜面反射
C. “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
D. 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
7.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 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若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30cm
8.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是利用物体在2f和f之间成实像的特性,请问物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大
C.一瓶水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
二、多项选择题(满分15分,共5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12.小雨在物理笔记中记下了几个结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B.物体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就越大
D.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3×105km/s
13.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录明显错误的是第5min的数据
B.从第3min起,水不再吸热
C.若第8min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不变
D.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放置器材,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根据蜡烛移动到刻度尺上20cm处的成像特点,可制成幻灯机
C.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找到清晰的像
D.若将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可以找到正立、等大的像
15.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
A.ρA>ρB>ρC , 且ρA>ρ水
B. ρC>ρB>ρA , 且ρC>ρ水
C.体积相同时,A的质量最大
D.体积相同时,C的质量最大
第Ⅱ卷(共65分)
三、填空与作图题
16.(2分)青岛市于2022年11月5日,举办了马拉松赛,某选手在海尔路一段平直赛道上用2 min时间跑了960 m,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m/s;以该选手为参照物,跑道旁边的建筑物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7.(2分)“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___形成的;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瑞雪兆丰年”,其中,霜的形成是 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8.(4分)苍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图是一只白苍鹭在水中的倒影图,其中A'点表示苍鹭嘴上A点在水中所成的像,请在右图中画出光从A点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苍鹭的头部靠近水面,头部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苍鹭在水中的像看起来变暗,主要是因为光射到水面,有一部分光发生 的缘故。
19.(2分)如图所示,凸透镜斜放,其主光轴与水平成45°角,F是焦点.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线BO与水平成45°角,请完成光路图,入射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20.(4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1)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 ;在读数时,乙图中的 (选填“A”“B”或“C”)方法是正确的;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21.(2分)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 kg/m3;用这种材料制成一块“碳海绵”,我么将它减掉一半,剩下的一半碳海绵的与整块碳海绵比起来,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6分)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处为凸透镜光心,来自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完成以下填空:
(1)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
(2)画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3)经凸透镜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立的 像。
(4)要使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经过点,应在物体MN和凸透镜中间加一个 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23.(6分)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小雨用如图 1 所示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测出如表 1 数据。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
(3)能说明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若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24.(6分)平面镜成像
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两根等大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蜡烛A的像,是它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像。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25.(4分)水的沸腾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如图所示,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实验装置和所记录的一组数据。
(1)如图甲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在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在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上升,在图乙A、B所示的两图中,图_____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由丙图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当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6.(4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在 上。
(2)当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位于图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f=10cm,则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 或“等大”)的,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接着给图示中的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并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为使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7.(6分)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 kg/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简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8.(3分)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 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 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 m/s)
(1)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如图乙所示,若t=0.4s,求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29.(7分)一个空瓶质量为78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78 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8 g。若先将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32 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212g。(ρ水=1.0×103kg/m3)
求:
(1)空瓶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0.(7分)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种未知液体后总质量为300g,放入一个质量为90g的小金属块,当金属块沉入杯底后,金属块、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330g。(已知ρ金属块=3.0×103kg/m3)
(1)求金属块的体积。
(2)求溢出液体的质量。
(3)求该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A
A
B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
11 AD
12 BC
13 ACD
14 AC
15 BD
16. 6 运动
17.液化 凝华
18.(如图)不变 折射
19(如图)
20.(1)下降 B 20 (2)凝固
21. 0.16 不变
22.(1)3 (2)
(3)等大 倒 实(4)凹
23.(1) (2)小 便于测量时间 (3)B (4)< 0.16
24.(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相等(3)垂直(4)对称(5)虚像 仍能
25.(1)自下而上 (2)A (3)98℃ 低于
26.(1)同一高度 (2)缩小 照相机 (3)右
27.(1)水平桌面 游码没有归零 (2)52 20
(3)2.6×103 (4)偏大
教师简介
刘志煜 城阳第十七中学 物理老师
教育格言:万变不离其宗,抓住问题核心。
刘克荣 城阳第十七中学 物理老师
教育格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