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思想启迪智慧,思辨浸润课堂——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小学语文展示系列活动(十九)

2022/12/19 10:19:41  阅读:526 发布者:

思想启迪智慧,思辨浸润课堂

——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小学语文展示系列活动(十九)

近日,宝安区初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展示活动在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探讨如何在真实的情境和开放的任务活动中,促进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助力推进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提升宝安区初中、小学语文教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教研能力。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刘春景名校长工作室主办,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承办,宝城小学、海乐实验学校共同参与,并邀请了荣根学校、龙华紫金学校、河源市车田镇中心小学、汕头市陈店沟湖学校等校本研修合作校、全口径全方位帮扶校一起研讨。

胡伏茂老师执教《穷人》

胡老师贯彻新课标要求,围绕学习主题进行实践活动设计,抓住小说中的人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情节,并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思辨活动。

学生们借助文本,结合自身体验,思考该不该收养西蒙的孩子?围绕是否要托付孩子,写写西蒙临终时的心理,在思辨选择与表达中揣摩、思辨,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穷人这种忐忑不安背后的善良本性。并用中国先贤对“仁”的表达对这些“穷人”进行思辨评价,进一步领会托尔斯泰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仁爱”精神。

这样的思辨,不仅给了学生不一样的思维视角,也给了学生丰润的人生底色。最后的思辨探究“如此可敬的充满仁爱之心的‘人’,为何会如此‘穷’呢?”,带着思辨走出课堂,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钟凌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

钟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具有思辨性的语文课《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小说主题的三扇门层层递进,抓住于勒、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这几个主要人物进行思辨性阅读与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在批判讽刺拜金主义的现实之下,有更加丰富的内容需要多角度思考。

尤其是同学们分角色表演菲利普夫妇的部分非常生动精彩,钟老师顺势而为带领孩子们思考这对夫妇是否就只是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的人?从而聚焦到小人物的辛酸。最后回扣主题,让学生们由本篇课文学会如何多角度分析小说主题。

至此,学生对小说主题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更能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悲悯、肯定与希望。

杨水平老师点评《穷人》

海乐实验学校杨水平老师对《穷人》课例进行了全面而仔细的点评。她指出这节课根据单元主题和文章特点,设计多个思辨性任务,有机融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内容,推动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语感习得和语理掌握的协同发展。为我们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张嘉旎老师点评《我的叔叔于勒》

海乐实验学校张嘉旎老师充分肯定钟凌老师在课堂上的处理高效,取舍恰当,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对于课堂中的环环相扣的教学,倡导各位老师向钟凌老师学习,贴近新课标要求,紧扣教研要求。同时也针对这堂课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比如在表演后要对学生有所点评,提出我们是否要关注文本与现实的关系,在比较阅读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相似事件。

王成友老师总结

宝城小学王成友老师以评促思,指出两节课都将思辨课堂中的理性与感性问题处理得非常巧妙,如胡老师的情景创设,钟老师的课堂小剧本,都是在引领学生找到善的落脚点,并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思考哪些课堂可以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思考同样的文本,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不同任务驱动下,该如何教学。王老师的点评不仅精准,更予人启迪。

教学相长,乐学善教,获益匪浅,本次教研活动在师生满满的收获中顺利结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新课标中发展型任务群之一,其学习内容和教学路径,仍有待我们继续钻研、探讨。

转自:“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