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推进以及今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美术教学开启了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的探索与实践。
一线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落实“新课标”相关要求?事实上,深圳已经有了很多实践探索和成果。十多年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下简称“深圳市教科院”)美术学科一直致力于研究创新教研,探索出“四维范式”育人模型、“四环式”教研方式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推动深圳美术教育教学发生质变。
以2021年获颁首批“广东省初中美术教研基地”为契机,深圳市教科院美术学科持续加大相关成果推广与辐射力度,助力新课标落地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其先行示范的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开展美术教学教研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样本”。
“传统的教研活动多以讲授式培训为主,教师往往是被动接受式学习,缺少实践与学习成效检验。讲座结束整个学习也就结束了,无法真正做到理论转变为能力,难以达成学以致用。”在深圳市教科院德体艺教研中心主任、广东省初中美术教研基地(深圳)负责人黄宏武看来,“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要让新课标有效落地,教研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深圳市教科院美术学科通过“四环式”教研,扎实推动新课标落地实施,探索美术学科育人新方式。
受访者供图
“四环式”教研是指教研活动的设计分为“学—研—落—评”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教研活动从“主题学习”到“主题研究”到“落地实践”再到“评价反思”的完整闭环。
具体而言,首先让教师了解教研活动的目标和意义,通过讲座、研讨、交流、汇报等方式集中开展主题学习;其次在主题研究环节,围绕教研活动目标,布置研究任务,汇报阶段研究成果;再次是开展落地实践,检验教师所学能力与知识能否做到学以致用;最后针对项目落地情况进行评价反思,并将优秀成果进行辐射推广。
今年8月15日,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一期)开班。该班由深圳市教科院主办、广东省初中美术教研基地(深圳)承办,分两期培育100名具有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的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开发100门大单元课程,期望这支“先遣队”先行示范并辐射引领,为打造美术课改深圳样本、争创全国示范贡献力量。
“名家授课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美育政策、新课标,课程案例分析让我们知道理念如何有效落地,而自主研发课程让我们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项目落地中还有专家们给予答疑解惑和具体指引。”(第一期)课程班学员、深圳市龙华区新华教育集团美术教师关雪芳表示,这次培训是“四环式”教研的一次生动实践,与此前参加的传统教师培训大有不同,很有收获、很受启发。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四环式”创新教研引领下,深圳诸多美术教师围绕新课标要求,积极开展美术学科“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推动教与学方式转变。
从为生活努力打拼的街边小贩,到忙碌做核酸检测的抗疫人员……一场名为《微光——致劳动者》的展览正在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举行,包括采风、摄影、绘画、影像、散文诗多种形式的上千幅学生作品,聚焦深圳城市中的平凡人、奋斗者,既充满创意与美感,又温暖而感人。
据悉,这些作品均源自该校七、八年级美术学科大单元教学,“在致敬劳动者的主题下,我们在课堂上用了六节课带领学生学习摄影、采风、绘画等技法,并引导学生课后走进小区、城中村等地,采访、观察、记录劳动者的真实生活状态,在体验、感悟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并展示评价。”该校美术老师李创说。
在龙岗区梧桐学校刘丽老师开发的“都市水墨课程——都市新语水墨心韵”中,将常规教学与工作室团队教研相结合。整个课程包括《品都市水墨之意》《探都市水墨之技》《寻城市变迁之迹》《创都市水墨之韵》《展城市家园之情》五个主题。课程在梧桐学校八年级全面普及,并精选了其中五个课时,由龙岗区、南山区、宝安区的五位骨干教师面向市内外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展示与实践辐射。
在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房景楠老师不仅对美术学科教学进行单元整合,还以项目式作业培养学生沟通、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传统的美术课堂以一课一练为主,围绕一个知识点或一种技法进行具体练习。而大单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在相对长的时间、在更真实的情境下开展主题性学习,进行深度思考、体验等,从而更好地提升素养能力。”房景楠说。
“看到学生们享受水印版画的创作乐趣,传承这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过程中培养出认真做事、热爱生活等美好品质,我感觉辛苦很值得。”关雪芳说道。李创也有同样的感受,“大单元教学让学生们经历了完整的思考和创作过程,通过真实体验和观察后再创作,能感受到学生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都比往常有了较大提升。”老师们纷纷表示,新课标及其倡导的大单元教学对教师的美育理念、课程开发等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四环式”教研让他们受益匪浅。
“因为有针对性,所以老师会更有收获。”黄宏武表示,“四环式”教研会根据教师关心的问题和需求来定学习主题和方案,针对问题做深度研究,注重实践及总结反思,从教学观念、方式、评价等方面引领教师站好讲台,以“帮、扶、推”的方式助力教师成长。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传统的美术课堂存在重知识、技法轻素养、情感,重单学科教学轻跨学科育美,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及创新实践等能力的提升。
黄宏武指出,打造“四维范式”育人模型,就是要改变上述弊端,基于“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从知识维度、情感维度、方法维度、评价维度出发,将美术教师放置在课程发起者立场,推动美术教师积极展开跨学科课程建设与实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完善学习链条,构建“大观念、真情感、新方式、全历程”的美术教学育人模式。
通过“四维范式”引领,深圳美术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综合评价等都发生着质的变化,也产生出《深圳美育“微课堂”之“美的三分钟”》等一批具有深圳特质的特色课程、微课程和在线资源课程。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国家、省级平台展示,带领深圳的中小学生共同传递美育好声音。国家美术课标组组长尹少淳教授在权威媒体称赞深圳中小学美术教育一直在全国领跑。
“2021年获批广东省初中美术教研基地,有了平台、人员、资金等的支撑,让我们更有使命感,也能更集中、更深入地开展相关专项研究,将深圳摸索的教研成果进一步凝练、深化、丰富,推广到、辐射到更多地方。”黄宏武说。
如黄宏武主持的《大观念·真情感·新方式·全历程——中小学美术学科“四维范式”育人的实践研究》荣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基地也不断梳理、集结相关案例、成果,通过基地公众号分享;基地举办的美术特色课程建设等交流研讨活动辐射乌鲁木齐、江门等全国各地;基地成员走进广东梅州、茂名等地支教,分享深圳经验等。
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黄宏武介绍,广东省初中美术教研基地(深圳)将继续围绕教研模式创新、教学质量优化、资源统筹整合、素养评价多元等关键领域,纵深推进相关改革创新,推动美术教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动美育生态的变革,为深圳“美育之城”“现代文明之城”建设注入动能。并加速凝练成果,加大输出,发挥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带动作用。
【撰文】孙颖 潘欣宇
受访单位供图
END
来源/ 南方日报
转自:“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