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活动报道】展信息技术魅力,引学科教学方向(2)——记2022 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比暨课堂教学改革攻关与命题研究团队研修活动

2022/12/9 9:42:23  阅读:439 发布者:

展信息技术魅力,引学科教学方向(2)

——记2022 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比暨课堂教学改革攻关与命题研究团队研修活动

1122日上午

22日,本次赛事进入第二天。第8号选手,也是今天的第一位上课教师,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陈小怡老师,课题是《探究二进制编码》。本节课从易经——我们的国粹设计话题,引入二进制,激发学生的疑念,同时通过猜生日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好课的良好开端就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陈老师用了15分钟揭示卡牌奥秘。然后通过海南各地城市编码,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的表示信息方式,顺势探究任务二——密码破解,从ASCll再转化为标准码。通常我们老师上课到这里基本是忽略而过,可是陈老师的任务设计运用得非常的应景与顺势,让学生更深一层理解和体会编码、解码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拓展与提升,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选手9仇春辉老师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陵水分校,他授课的课题是《追光者》。仇老师去年曾经参加了全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如今再接再厉,这样的精神值得鼓励!学生一看到课题就被吸引住了,再加上非常酷炫的导入——电影《独行月球》的一个片段,全方面地调动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期待。之后仇老师对WeeeCode的编程环境以及硬件进行了介绍,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了任务,开源硬件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光线值以及变化的光线值。整个过程学生大都完成得较好。

  选手10 是来自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的蔡芷颖老师,课题是《探索海洋的智慧保护-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蔡老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以播放塑料垃圾流入海洋产生危害的视频作为导入,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又将学生快速带入到本节课的情境当中。通过3个活动,完成了对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的讲解。活动一,数据采集,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数据采集;活动二,学生根据学习资源,完成对海滩、海底塑料类垃圾密度的计算。活动三,学生完成数据可视化呈现。本节课的数据处理教学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要求。

选手11韩莹老师来自海南中学白沙学校,课题是《语句与程序结构》。无论是导入还是课堂中的探究任务再到总结拓展,无一不彰显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熟练程度,教态具有亲和力,既活泼又沉稳,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节课。教学以导学案中的两个大问题为主轴:一是,智能水杯根据温度显示红灯或绿灯是怎样实现的;二是,增加智能水杯根据温度输出对应提示语,该怎样设计。最后,把if语句的格式和使用总结成了一段口诀,易于学生记忆。评委吴海青老师给出本节课六大亮点的精彩点评:1.是漂亮的引入和收尾,虽然使用开源硬件,但是非常有效地引出课题并逐一在课堂中层层叠加、深入探究;2.是学生先入为主的学习,即由学生上台进行流程图和代码的对应关系连线,学生的表达和说明也非常清晰;3.运用“一起来找茬”的活动,学生调试代码从而掌握知识,是智慧中的巧妙;4.关注到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非常熟练;5.导学案中的知识链接,对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进行了考虑和照顾到位,考虑的非常的细致入微;6.评价展示落实非常到位。

选手12来自保亭中学。高育飞老师的课题是《if分支语句的认识》。这是本次比赛的最后一位选手,但是给在场的老师带来了阵阵笑声,营造了非常幽默轻松的课堂氛围。评委王蔚芈老师给出这样的评价:高老师呈现的课展示了他特有的教学风格。课堂不乏幽默,总让人出其不意,教学过程中好几个铿锵有力的“不用”,比如自然过渡到测试运动心率的方法,让学生和听课老师知道了事情的解决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学设计紧扣教材,从案例的选择到完成流程图,再到if语句实现分支结构,最后学生练习完成代码并调试运行,严格按照教材的流程走。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节奏紧凑。

截止22日中午,专业素养测试与教学课堂评比现场展示告一段落了。各市县推荐的12位参赛选手齐聚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诠释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对新课标的理解、思考与探索,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获得了现场与线上观摩老师们的好评。

转自:“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