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记青岛市初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研讨活动

2022/12/9 8:57:01  阅读:441 发布者: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为进一步学习领悟“新课标”精神,扎实推进“新课标”落地,精准施行大单元教学,1125日上午,“青岛市初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研讨活动在线上举行。平度市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于秀芹老师主持活动,青岛各区市生物教师线上参与了活动。

01|课例展示

平度市西关中学张素芹老师为我们带来青岛市公开课《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张老师首先让学生对课前调查进行展示交流,在对调查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大单元情境问题的延伸中,引入课题;通过对科学史的了解,感悟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在榜样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讨论和探究中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为解决重难点,两次采用模拟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制学具设计实验并直观演示,总结出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及亲代高茎基因的组成,在实验的设计及分析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最后运用遗传图解,解决调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首尾呼应,于科学思维提升中内化重要概念,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平度市郭庄中学的张丽老师带来青岛市城乡交流课《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张老师通过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汇报调查成果的活动,解决这三类植物的常见类型、生活环境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推测出植物进化的趋势:水生到陆生;进一步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认一认,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等活动观察这三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从而推测植物进化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并总结出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最后让学生盘点收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张教师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资源,大胆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沉浸、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平度市南村中学的张耀东老师带来青岛市城乡交流课《种子植物》。张老师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引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来认识种子的结构,接着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进行对比,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总结菜豆种子结构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种子萌发的视频了解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种子的结构之后,对比孢子与种子的不同,引导学生总结出种子植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原因,渗透生物学的进化与适应观。基于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之上,培养学生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责任担当和能力。

02| 互动评课

侯一德老师分享

平度市实验中学侯一德老师分享《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观课感受: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遗传学中最基础、最抽象也是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我们年轻教师对这一节课一直存在畏难情绪,但是今天张老师的设计思路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张老师以科学史教学和模拟实验为突破口,化抽象为具体。首先,张老师让学生在课前调查某一相对性状并在课上分享调查结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应用科学史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孟德尔成功原因,让学生认同科学实践的艰辛和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性,接着带领学生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全过程,带领学生基于生物学事实进行演绎推理,让学生通过推理一步步完善主张,认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接着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证大胆猜想,运用不同颜色的卡片等教具从现象到本质揭示遗传规律,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巧妙的化难为易。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善于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能够运用遗传学原理分析常见性状的遗传过程,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总而言之,张老师这节课让我受益颇多,值得我们年轻教师认真学习。

于欣老师分享

平度市马戈庄中学于欣老师分享《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观课感受:张丽老师将新课程标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融合,内容聚焦大概念,将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教学重组融合。较简单的知识点,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种类、在生物圈中作用以及与人类关系等内容,让学生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素材制成课件,以兴趣小组为单位为大家介绍,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收放自如,兴趣小组介绍完后,引导学生总结该部分知识,从生活环境分析,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从水生到陆生,将知识学习落到实处。对于重难点知识,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等,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观察,通过自合作探究获取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进而培养学生的进化与适应观。输导组织,孢子等较抽象的知识点,则采用实物观察和视频介绍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最后走进生活,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张老师的课,逻辑严密,层层递进。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鲍瑞靖老师分享

平度市明村中学的鲍瑞靖老师分享《种子植物》的观课感受:这节课从设计来看聚焦大单元设计,以种子植物生命力顽强、分布广泛为探究起点引入新课。最后通过对比孢子与种子的异同,让学生归纳种子植物分布广泛的原因,进而了解绿色植物的进化趋势。其中在“聚宝盆大抽奖”活动中放入松子,为下节课裸子植物的学习做好铺垫,完善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的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严密且层次递进;其次,本节课紧扣新课程标准,张老师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设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刻关注学生生物素养的提升;再者,教学理念把握很好,整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高,注重科学探究;本节课的大部分内容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来完成的,尤其在“观察种子结构”中,教师对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和方法。张老师充分发掘教材,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本节课知识拓展补充的很适当,在对比“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时,张老师除了对比子叶数量、叶脉的形态,又补充了根、花等器官形态结构上的区别,然后通过抽奖活动训练学生的辨认能力。总之,本节课合理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准备充分,有视频、有

、有活动,视频既简又精,

直观展示,活动趣味十足,利于知识接受和延伸。

03| 总结展望

最后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强调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征之一,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研究,探索实用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专家思维”,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它在推进课堂改革与教学走向深入,帮助学生塑造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希望老师们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掀起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热潮,助力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转自:“平度初中生物教研天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