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疫”路同心研讨新教材,云端聚“慧”解决新问题江岸区高中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2022/12/9 8:51:48  阅读:1136 发布者:

在教研室主任龚大晖的组织下,开展了一场以“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研讨”为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线上每个学校的备课组长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这一场为时一个半小时的分享讨论教研,如同冬日暖阳,给“疫”路上执着前行的江岸数学教育同仁带来了温暖和动力。

教研分为四个研讨方向

1,课程标准对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2,新教材新增内容的教学体会分享;

3,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分享;

4,线上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交流。

研讨一 课程标准对新教材教学

  龚主任结合新教材课程标准,新旧教材的区别和去年全国卷的考题对高一的三角函数内容,高二的圆锥曲线内容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研讨二新教材新增内容的教学体会

  新教材新增的内容,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与会的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分享。

  二中赖海燕老师首先主动分享了自己在新教材中的处理方法。

对于高一教材,目前的内容基本没新增,只是把幂函数移到了指数函数之前,前面的教学没有问题,涉及到逻辑的时候,没有命题的阐述,还是介绍了命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等价,建议,把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等价补充,以便于后面学习充要条件的时候更好的理解,不建议加入逆命题,否命题。

不等式,解不等式调整提前很有必要,但是均值不等式提前,出现了很多难点,在分式形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在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掌握较好。

在函数章节,对于幂函数提前,对教学不太有利,课本虽然只要求介绍那几种简单函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很多分数指数幂,学生是不理解的,所以在教学中幂函数之前先讲指数函数,分数指数幂之后,再学习幂函数。

六中欧阳彪老师分享

对于新教材的教学体会:必修一教材内容变化不大,主要是顺序有大变化,知识的呈现有一些变化,课后习题变化较大,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各种变化。

  来自铁中魏红梅老师同样也对新教材课后习题给出了高度的肯定,育才高中的陈枫老师也提出了和二中的赖老师一样的困惑和做法,将指数运算提前到幂函数之前。

       对于新教材,市实验江燕老师觉得课后习题非常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高水平,每个课后习题都要解决,新教材中对函数概念的定义更清晰,更有条理,指对幂的应用题偏多,阅读材料还引进了双勾函数,飘带函数渐近线的说明,关于对称性的拓展,轴对称,中心对称,结合去年高考题也对对称性的重点考察,适当扩展了对称性教学。16中的郑小力老师提出了在新教材教学中,对基础概念强抓落实。

       二十中学的祝君老师对新教材的课后练习给出很高的评价,题目新颖,设计切合知识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幂函数,祝老师提出不同观点,幂函数提前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前,是紧接着前面函数性质的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函数图像,对称性,奇偶性教学,不做过多拓展。

二中 左建华老师

新教材变动不大,基本相同,新课标要求虽然降低了,但是考试并没有降低难度,课标中虽然双曲线,抛物线的要求是了解,但是在高考中还是有考察,所以实际教学中还是把三种曲线按照椭圆的标准教学。目前的教学立足于课本基础知识,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引入一些专题讲解。

六中 涂中华老师

圆锥曲线部分在教学中同样立足于教材,与二中的处理相同,暂时没有做挖深,需要在今后做专题强化教学。

铁中 明文波老师

基本概念增加了投影向量,新教材的变化是概率的相互独立事件,三个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学生对课后习题很困惑。

育高 曾伏虎老师

圆锥曲线同样立足课本进行教学,对于核心知识点,椭圆,双曲线,椭圆的第一定义加强教学,学生计算能力差,强化计算训练,也提出能不能提前学习一些二级结论,以简化计算。

对于三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判断,属于一个新增内容,在新教材的习题中出现,需要引起老师的重视。

16中 孟超老师:

圆锥曲线教学中,以基础性的概念为主,讲清楚定义,概念,落实基本解题步骤,新教材有很多比较好的习题。需要认真处理。

二十中 潘国辉老师

新教材很突出圆锥曲线的应用,圆锥用不同的平面去截取得到不同的圆锥曲线,椭圆的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引入了天宫空间站,运行轨迹其以地球为一个球心的椭圆,在讲解析几何尽量展示计算的过程,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差,例如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全部展示。

研讨三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

欧阳彪老师经验介绍

1, 不要求开摄像头。

2, 频繁点同学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情况,了解学情。

3, 通过课堂频繁互动,尽量让学生自己讲

4, 精心制作课件。

5, 作业,要求提高准确率,同时要求学生要写清楚过程。

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路:小步子,勤互动,多反馈,重理解,多表扬,多激励。可以多让学生讲思路,讲方法,多让学生线上讨论,多让学生展示自我。利用与教材有关的数学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赖海燕老师经验分享

1, 频繁提问,轮流着问,分层提问

2, 没有要求开摄像头,学生对开摄像头比较抵触

3, 要求开麦,通过说话了解学生状态,对状态不好的同学给与及时关注。

4, 对有情绪问题的学生打电话宽慰。

5, 作业完成基本很好。

武汉二中高二数学备课组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一些举措:

1,提高课堂效率。备课时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加强提问和交流互动。

2,促落实。对学生作业和周练中暴露的问题在周练中反复考查。

3,限时训练。利用晚自习进行一些选填题的限时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4,专题讲座。对一些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及重点内容利用集体备课加强专题研究,编写专题资料,进行专题讲座。

汉口铁中线上教学做了这几件事:

①因为我们全校换了新设备,老师们有个适应过程,所以让年青老师多摸索新设备的性能,然后在集体备课时给老师们演示,比方函数的图象直接在教室电脑上绘成比老师们手绘要准确得多。

②对新教材的课后习题每个老师做一遍并在集体备课时进行研讨。

③对网上教学除上课多提问以外,多提供些电子资料让学生预习和练习。

④每周确定教学进度,每人出一套期中试卷,期中复习也进行了一周。线下的三周教学中有的老师也抓紧时间检测了一下,检验网课质量 ,但一次大型考试没有组织。

武汉二中高一数学备课组在线上教学期间,为了提升网课效果,每周强化集体备课,随时在小组微信群和qq群讨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新教材特点,商定教学方案。课堂上为确保教学效果,大家精心设计教学PPT,使用几何画板、Geogebra等软件对高一数学函数图像的各种问题进行动态演示,并在群内进行分享。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以巩固课堂效果。每天根据作业情况和学习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调整,课后作业布置之前集体讨论,确保精细适量。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利用QQ作业中的录音功能,及时给学生答疑,年轻的张老师还用哔哩哔哩视频补充学习中的问题。备课组老师轮流周练命题,每章知识结束后自己设计试题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武汉市二十中学高一数学组线上教学措施:

1,课堂加强互动,多表扬做得好的,鼓励有转变的。多点名,多互动,多展示。让学生多讲。

2,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小视频,或者微课,针对具体知识点,和重点题型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找到的优质资源也会推送分享

3,多点名回答,实时表扬,过就事论事批评不扩展。

4,作业及时反馈讲解

研讨四线上作业设计有效性交流

作业是最好反应学情的载体,线上作业如何设计,如何落实,老师们各有妙招。

1,作业分层布置,注重反馈,例如,提交笔记,提交作业订正等措施,注重作业的滚动训练。

2,通过QQ作业的录音讲解功能,处理作业问题,中午有专门答疑的时间,作业问题及时解决。

3.作业设计有效性: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要有针对性。切忌太多、太难、无效的重复训练,可提供适当的分层作业。

龚大晖主任对教研做出总结:

1, 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新教材课后作业的处理,值得大家的推广和学习,新教材作业设计很好,建议各个学校各个班级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2, 幂函数的处理方式,很同意20中的处理方法,教材内容设计不变,对于幂函数只要求利用实例去了解幂函数,随着教学内容的拓展,在逐步渗透,教学中以研究性质为主

320中的潘老师,特别关注新教材,特别关注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里处理非常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的编写方式与之前有很大的变化,有很多引入都是从实例,大家一定关注教材的变化形式。

4, 铁中明老师,曾老师,投影向量新增内容,对于教学理念要发生变化,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统一情况

5,建议,放慢教学进度,网课效果肯定没有线下好,绝大部分效果不理想

6, 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繁提问。数学的线上教学,比文科类的学科难度更大。作业应立足课本,再进行挑选适当的练习,

7, 提高质量,立足于教师自身对教材的钻研。

8,老师要缓解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压力,多鼓励表扬学生,适度的布置作业。同时提高作业质量,给学生的成功体验,及时切实的教育反馈,通过课堂和作业可能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线上教学很累,要做很多准备,老师们很辛苦,但是数学学习最终的质量要取决于高一高二的教学,拜托组长和老师把把关。

 一个半小时的教研,就在数学老师们务实,坦诚的交流中,对不同处理方法的讨论中,在龚主任殷切期望中,温暖结束。

转自:“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