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丨绍兴越城:聚焦项目学习 探索灵动课堂

2022/12/8 16:25:28  阅读:222 发布者:

聚焦项目学习

探索灵动课堂

蒋利红和章建红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蒋利红和章建红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携手乡村组团式送教同课异构活动

为开展基于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新课标理念和课堂执教水平,促进教师对项目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科学核心素养课堂的落地,1125日,在这“深秋渐入冬”的日子里,蒋利红名师工作室携手章建红名师工作室,以组团式送教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在东湖街道中小学举行,柯桥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金伟平,两个名师工作室及越学悦优团队成员、东湖街道中心小学全体科学老师、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部分科学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以“项目化活动”为载体,共同观察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项目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构建智慧课堂,提升师生综合素养。

01

-同课异构 各展其长 -

同课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和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

东湖街道中心小学  钟伟钢

钟老师以阅读分享和视频学习方式展开活动,认识了印刷术的发展史和活字印刷的工作过程,体验并感受活字印刷的特点和魅力。课堂以“制作100份《登鹳雀楼》文稿”为驱动任务,学生围绕“选择哪种制作方式?为什么?如何测评?”三个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材料,设计方案,开展探究,小组轮流上台介绍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课堂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合作中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课堂最后以研讨形式交流总结印刷术给信息的记录与传播所带来的改变,进一步认识印刷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拓展认识有关印刷的新工具和新技术。

元培小学  胡梦瑶

胡老师借助有趣的学生研学活动片段,以“穿越”的形式带学生经历了各个朝代的人们在知识的传播、交流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及人们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再现了印刷术的变革。学生在课堂中依次进行了“手抄经典”和“模拟活字印刷”两个项目,项目作品适时在展示区进行呈现,学生以“观展”的形式对两个项目的成果进行测评,充分体会到了活字印刷术的省时省力,感受到它对文化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整体氛围轻松有趣。课堂的最后,学生通过观看“3D4D打印技术”的视频,感受到了印刷术还在持续不断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快阁苑小学  陈飞

陈老师以“扳手腕后如何科学地放松肌肉”这一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肌肉、骨骼和关节之间的位置与运动关系。通过复盘扳手腕过程,开展了扳手腕曲臂准备动作模拟,伸臂动作模拟,扳手腕的其他动作模拟三个项目任务,引导学生突破前概念误区,认识肌肉要带动手臂运动必须连接两段骨头,要实现多种动作需要多肌肉配合骨骼与关节共同完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建构和模型完善。再以模型为基础,请学生找到扳手腕过程中对应的发力肌肉群,从而科学地进行运动后的肌肉放松。

树人小学   孟小艳

孟老师以“做一个上肢运动模型”项目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干什么。接着从项目准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三方面展开。项目准备以“上肢模型有哪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如何连接、运动”两个内容展开。项目设计由小组成员根据结构特点自主选择材料,绘制设计图。项目实施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课堂注重以项目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围绕任务学会思考,学会设计,参与思维构建的全部过程,最后实现目标任务的完成。

- 蒋利红和章建红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

02

- 互动评课 研思同行-

鉴湖小学杨洋老师和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马燕老师组织评课活动,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评课老师积极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

杨洋老师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表现出清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钟老师的课堂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评价,在课堂上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体验,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如果钟老师能更大胆地把“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的设计方法交给学生,则会更淋漓尽致地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胡老师用很可爱的学生话本剧的视频贯穿整堂课,趣味性极强,能充分调动孩子探究的兴趣,流程清晰,指导细致,还专门设置了学生作品的展示区,能用真实的数据比较活字印刷和手写的区别,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果能让学生沉浸式地科学学习会更好。

马燕老师认为:《身体的运动》两堂课都较好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陈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把握很有深度和广度,紧紧围绕“如何放松肌肉”的驱动问题展开教学,轻松攻克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孟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大胆,以“成功搭建上肢模型”作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经历项目化学习的完整流程:“设计——制作——测试——改进”。马老师提出两堂课学生在实际制作模型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那我们不妨可以将学习支架即文字资料、视频资源等放在ipad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由找到相应的支架完成任务。

- 蒋利红和章建红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

03

- 专家讲座 赋能成长-

下午,是大家最期待的讲座——绍兴市柯桥区教研员金伟平老师的《项目化学习在科学学科中的实践》。

金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挖坑”,即在真实情境中创设劣构问题,提供支架,促进合作问题的解决,判断学生是否学习。金老师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进行精准介绍,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素,向我们阐述了项目化学习的具体过程。金老师还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给一线老师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如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灵魂”,真实性、适应性、挑战性是驱动性问题的基本原则,金老师抛出了案例项目《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等,让在场的老师对良构和劣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让老师们能在创设情境,提炼驱动性问题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科的核心经验与学习素养,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项目化学习中问题与学科知识的关系。

- 蒋利红和章建红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

通过一天的学习,老师们对小学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与课堂实践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我们将在不断的学习和研讨中反思、重构,更好将“项目化”学习落实课堂土壤,帮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真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来源:蒋利红名师工作室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