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哲思 “山水”育人——区运河名师李建广、蔡玲玲、蔡娟工作室联合举办山水画专题研修活动
2022/12/8 11:38:44 阅读:488 发布者:
美育哲思
“山水”育人
——区运河名师李建广、蔡玲玲、蔡娟工作室联合举办山水画专题研修活动
新冠疫情藕断丝连,线下活动弥足珍贵。
11月22日下午,杭师大新时代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孔耘教授应邀来到杭州市小河小学,引领拱墅区运河名师李建广、蔡玲玲、蔡娟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山水画专题研修活动。孔教授作了“中国画的教与学”专题讲座,并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专家名片
孔耘,字祥云,号庭云轩主人。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新时代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美协高校美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同时兼任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杭州国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院务咨询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理事。
擅长山水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不乏时代气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早年随刘知白先生习山水、苏葆祯先生习花鸟,大学毕业后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先生全面提升山水画修养,期间曾得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亲授。
美育哲思
孔耘教授从近些年艺术热门专业的转移现象出发,谈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日渐重视。进而谈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西方文化分类明确,重娱乐,重结果,而中国文化恰恰相反,不分类,重感悟,重过程。美育的重要性无法以具体数据来衡量,它可能看似不重要,没有“分数”,但却能影响人长远的一生,恰似中国文化的“通”。
“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艺术,必然与其哲学相联系。”孔老师认为,中国画是一个非常完整独立的体系,浪漫且富饶。中国画思想体系是中国儒、道、释哲思的体现,强调思想、涵养、修为,形成了独有的一套民族思维和习惯。讲究天人合一,而非主客体对立;讲究形神统一,甚至回避确切的形……折射到中国画的创作上,并非是简单的写景,而更在绘意。反映到中国画的教育上,杜绝僵化,重在感知。指出当代学生视觉冲击饱满而缺少高质量体验。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个体,进一步引导、发掘学生的隐性才能。
山水育人
“画品如人品。”孔教授以学生时代数次赴台观摩研习书画作品的亲身经历,说明艺术感受的重要性,连续五天研摩赵干的《江行初雪图》,越看越冷,越看越冷,终于读懂作品,领悟到画作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需要个人感受与体验。“中国画是孤独的,知音难觅”。品味真迹,犹如瞬间时空的跨越,与古人相伴,静静的体会、领悟……
“山水画教学,要告诉大家的,是作品背后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孔教授以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嬗变分析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中国画风格的形成根深叶茂,有它独特因素,在美学上达到形与神的统一,哲学、文学、绘画三者合一,是象征兼“呈现”的艺术,借物写心写意。“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这是将山水画史上三个顶峰合而为一的理想。在中国画创作上,如何辩证看待传统与创新,孔教授强调“务本”,“执本驭末,先本后末”,要“传而能统,统而可传”,创新中“无可无不可”的问题必须建立在人格、学养、意境、笔墨、形式这五个要素之上。
最后,孔教授带学员们详细赏析了《溪山行旅图》、《早春图》、《瑞鹤图》、《富春山居图》等历代山水代表作品,荆关董巨、李刘马夏、元、明四家、四王四僧,章法、开合、呼应、布局……孔教授娓娓道来,老师们如痴如醉。
“孔教授说艺术感受力很重要,听孔教授的讲座,个人的艺术感受力同样重要,孔教授看似随性的言语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正如李建广副校长总结时所说,从美育哲思,到山水画的欣赏感悟,孔教授带给我们许多智慧的启迪。讲座结束后,各个工作室成员还意犹未尽,和孔教授交流着中国画在中小学美育中的地位和实施方法。此次讲座,使大家在中国绘画艺术的思想认识上获得了很大提高,相信会对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拱墅区美术教研员吕纯滨、区运河名师李建广、蔡玲玲、蔡娟与各工作室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转自:“杭州市小河小学拱墅教研院附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