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品质的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应该呈现什么样态?

2022/12/8 11:27:24  阅读:184 发布者:

转自:人民教育 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永

民小编说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作者认为,高品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应着力于全面培养体系的整体构建,在学校办学的三个关键维度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和实践样态。具体是哪三个维度?我们一起来看。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需要教育的局部改革,还需要进行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从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优化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系统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其中,既包括政府层面的改革,也包括学校层面的改革,涉及课程、课堂、管理、师资、评价、保障和体系建设等诸多维度,为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那么,高品质学校的育人方式变革应该呈现什么样态?笔者认为,高品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应着力于全面培养体系的整体构建,在学校办学的三个关键维度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和实践样态。

01

高品质育人理念——体现大情怀

学校育人理念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能影响教师和家长教育行为的关于教育使命、育人目标、育人要求、育人原则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育人理念体现学校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追求,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灵魂。高品质的学校育人理念应该体现大情怀。

1.教育理解要深

在学校,凡是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都是教育,这是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人们极易理解。但是,对“教育”深层意蕴的理解,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群体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体现学校品质的差异。只有在中华历史文脉中寻找立德树人的深厚渊源,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聆听民族复兴对教育的呼唤,明确教育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使命,才能提高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深度,进而自觉把教育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增强教育自信,形成教育大情怀。

2.育人目标要高

学校的育人目标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要与国家教育方针高度契合,体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学校育人目标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表达。一是要从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中体现教育对“人”的尊重和社会对“人”的要求,二是要从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解中体现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形成育人目标共识。只有把学校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高度关联起来,以仰望星空的情怀审视学校教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才可能形成并努力追求高品质的育人目标。

3.教育情感要真

教育是伴随生命拔节成长的过程,是一份朝阳事业,其本身就具有可爱之处;同时,教育也是生命塑造的过程,是一份“唤醒”的事业,需要以爱为底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所高品质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对生命和灵魂充满大爱的学校。这里的大爱,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者对教育的大爱,把“教育职业”转化为“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大爱,从“教书”转化为“育人”,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再次,表现为学生间的大爱,从“对手”转化为“伙伴”,拒绝嘲讽,远离冷漠,互助共赢,合作共生。以“爱”为底色的教育情感,应该深入学校成员的骨髓并转化为真切、可感的师生行为。

02

高品质育人课程——体现大视野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教学内容及其规划与进程,是学生成长的营养,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养结构。在育人方式变革中,学校育人课程的重构和优化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高品质的育人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体现综合效应,回应社会发展,体现出大视野。

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看,学校课程应该丰富,涵盖“五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营养;从课程层级的角度来看,学校课程应该多样,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高品质育人课程不是简单的拼盘式罗列,而是围绕育人目标的实现,追求“五育”的融合共生,与学生全面发展相匹配;从课程间关系来看,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彼此渗透或交叉,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课程之间的边界常常被跨越而形成主题式课程模块;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来看,要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经过处理呈现出鲜明的校本化,校本课程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呈现出高选择性。满足学生成长的均衡课程结构把关注点投向了教育方针、育人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课程视野开阔了,课程的高度也就增加了。

2.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课程从开发到实施需要资源的支撑。教材和教参是传统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其更新速度跟不上新知识、新成果的产出速度,内容具有相对滞后性,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要善于跨界整合课程资源。

一是要整合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扩大教材的外延,融入最新文明成果;二是要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打开校门,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天地,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养老院;三是要整合书本资源和生活资源,不仅要阅读以知识为载体的“小书”,还要阅读生活这本“大书”,在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搭建桥梁。课程资源的开放性,能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同频共振,更能实现知识的联结与迁移,课程视野大了,课程的厚度也就增加了。

3.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时代的学习主体,也是未来生活的实践主体,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育人效果。在高品质的学校育人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在已有课程中体现内容的时代性,而且还有必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新的课程项目。一方面,校本课程应有一定数量的前沿性项目,让最新的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在校本课程中与学生见面,打开学生的视野,埋下兴趣的种子;另一方面,要关注因社会发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社会认知盲区,开发和实施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在理想树立、心理引导、生涯规划、自我认知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支持。站在时代的前沿为课程提供与时俱进的内容,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如此,课程的效度也就增加了。

03

高品质育人课堂——体现大格局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说课程的开发提供的是一种静态的教育资源,那么课堂教学就是课程资源转化为素养的动态过程。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中,课堂变革是教师参与最直接的项目,也是决定育人方式能否得到优化的关键变量。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高品质的育人课堂应体现出以建构性、整合性、情境性为特征的大格局。

1.知识习得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在个体的认识建构活动之上,加上同他人的交互作用,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高品质的课堂,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后退一退,学生向前走一走,增加学科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实施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

当前,紧要的是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要能让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清晰的流程,这是学习主体地位回归的显性特征。同时,应建立以对话为手段的学习机制。应从优化教学组织的形式入手,找到对传统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的突破口,构建新的教学组织形态,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倾听的良好氛围,建立学生之间自由对话交流的良好氛围,通过对话,实现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课堂教学的建构性,是建立在对学习发生机制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是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大格局。

2.教学策略的整合性

我国的课程改革全面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时代,这也就决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必须具有整合性,既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帮助学生建立从知识到学科思维和学科价值的纵向联系,构成立体的素养结构。在实践操作中,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教学、基于主问题或核心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大单元的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增强课堂的整合性,体现了课堂的大格局。

3.内容呈现的情境性

情境既是知识的母体,也是知识运用的现场,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性,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高品质课堂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避免完全以抽象化的学科符号为载体的知识学习,善于通过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习得学科知识、运用学科知识,借助情境把知识转化为素养。高品质的课堂教学应善于把实践情境搬进教室,也要敢于拆掉教室的“墙”,把课堂设在实验室、图书馆、树荫下,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让抽象知识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形成更大格局的课堂育人范式。

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系统工程,高品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必须从传统育人方式的诸多矛盾中抓出主要矛盾,在育人理念、育人课程和育人课堂三个关键维度形成改革的支点,进而实现突破,这样的改革才能产生积极的效益。

(作者单位系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

文章作者|王永

文章来源|转自“中国教师”微信公众号,原文来自《教育科学论坛》,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转自:“上海中小学博雅教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