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数学文化】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单位秒、时、刻、更和古代计时工具

2022/11/10 10:12:23  阅读:270 发布者:

四季更替,寒来暑往,从古至今,自然界周而复始地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不曾停歇。

 时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计时工具和计时单位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时间单位秒、时、刻、更和古代计时工具。

1秒钟,全世界约有4.5人出生,1.8人死亡;

1秒钟,蜂鸟振翅50~70次;

1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约30米;

......

计量时间的单位中,还有比""更小的单位——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皮秒(ps)、飞秒(fs)等。从秒开始,这些时间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是60,而是 1000,如1=1000毫秒。

2018826日,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第18届亚洲运动会田径男子100米的决赛中,以992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得冠军。

苏炳添1秒可以跑10米多,你1秒能跑多少米?找一条 100 米的跑道,请人帮忙计时,测测你以最快的速度跑完 100 米需要多少秒,算一算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吧~

古时候人们把一昼夜分为12段,称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代表,分别为子时、丑时、寅(yín)时、卯(mǎo)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yǒu)时、戌(xū)时、亥(hài)时。我们知道每昼夜是二十四小时,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后,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淡忘,而"小时"沿用至今。

中国古时候,""以下的计量单位为"",也称"漏刻"。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叠放。上面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面一只里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此计时。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1424秒。明末清初,西方机械表传入中国。由于"百刻制"不能与12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到清代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一个时辰等于八刻,每刻等于现在的15分钟。

《西游记》第九回有这样一段描述:

却说魏徵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爇(ruò)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确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古人便将一夜分成五更,从晚上七点开始起更,一更为一个时辰,即 2 个小时。

一更天∶ 戌时,1900-2100

二更天∶ 亥时,2100-2300

三更天∶ 子时,2300-100

四更天∶ 丑时,100-300

五更天∶ 寅时,300-500

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1..利用日影测定时间。常用工具是圭[guī]表和日晷[ guǐ ]

2.利用漏壶计时。常用工具是水漏和沙漏。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

      日晷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

      圭表[guī]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水漏,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

      沙漏由上下两个相同的瓶子组成,中间用小口连在一起,上部瓶子所盛的细沙通过中间水口慢慢流入下部瓶中,这样上部瓶子细沙的平面渐渐降低,瓶子时间刻度就能显示出时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民谚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时间单位和计时工具承载着人们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计时工具一代一代的变迁成长背后,是古代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闪烁着匠心独运的中国智慧,沉淀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转自:安阳市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