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每日闯关(14)》八年级22-23版

2022/10/27 17:31:43  阅读:228 发布者: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朱卫卫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8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5题,3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3题,65分。

Ⅰ卷(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腾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3.为加强预防新冠病毒,人们外出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但是容易使眼镜“起雾”给生活带来不便。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加热镜片可以防止“雾气”生成

B. “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C. 夏天佩戴口罩眼镜更易出现“气”

D. “雾气”其实质就是水蒸气

4.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A. 露生成

B. 雾产生

C. 霜形成

D. 冰消融

5.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6.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   )

A. 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 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D. 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B.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C.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8.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9. 在“学生创客节”中,某同学发明了一种“礼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的(    )

A.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B.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C.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10.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相同

B. 0℃的水也能蒸发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就一定会沸腾

12.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 该曲线可能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3.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可铃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4.如图所示是吐鲁番流行使用的坎儿井结构,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在地下主体水道流动时,减小了水流动时候的表面积

B. 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减少了水的蒸发

C. 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蒸发

D. 由于井内温度低,水在流动过程中没有汽化

15.如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丝用钨来制作,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B.19℃时的水银一定是液态

C. 酒精温度计可以测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D. 铝锅可以熔化铁

Ⅱ卷(共65分)

三、填空题(本题满分18分,共3题)

16.冬天下过大雪后,清洁工人在路面上撒盐可以促进雪的熔化,请你根据这一做法推测:在路面上撒盐可以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点,促进雪的熔化.

17.生活处处皆物理,请解释以下现象:拿着刚从沸水中取出的鸡蛋,一开始并不烫人,这是因为鸡蛋上的水要 _________,此过程要 _________热;向冷手上呵气时手能变暖,除了热传递的原因外,呵出的水蒸气遇到冷手会发生________现象,此过程要_______热。

18.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而形成的,干冰在空中迅速______变为干冰的蒸气,使空气温度急剧_______,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有的________成小冰晶,有的______成小水滴,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就形成了雨。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6分,共2题)

19.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 ℃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

2)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状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高”或“低”),分析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2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测得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图4所示:

1)本次实验中的温度计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3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的多少/液体的温度)不同;

4)实验过程中水的沸点是_____,达到沸点后温度______但要继续______;

5)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五、阅读探究题(本题满分11分,共1题)

21.生活中处处都有物态变化的现象。厨房的炉子上正架着一口装了水的锅,盖上锅盖,加热锅里的水。几分钟后就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从锅里传来;揭开锅盖,“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打开冰箱,上层的隔板上放有一些蔬菜,仔细观察后发现,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把蔬菜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

1)“一股白气”迅速冒出来,“白气”的形成是      (选填“热锅”或“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2)有时蔬菜上浮着一些“小冰粒”。“小冰粒”的形成是水洗后蔬菜上的小水珠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那些“小冰粒”就会消失,只剩下蔬菜叶上的水珠。“小冰粒”的消失是因为小冰粒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了小水珠;

3)下列事例中,为了防止熔化和凝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是______

A.冰冻食品可以保鲜

B.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C.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

D.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D

6.C

7.C

8.B

9.A

10.A

二、 多项选择题

11.AB

12.CD

13.AC

14.ABC

15.AB

三、填空题

16.降低

17.汽化  吸   液化   放

18.升华  下降  凝华   液化

四、实验探究题

19.1-11

2)固液共存

3)晶体

4)低   越低

20.1)水银

2)甲

3)液体的多少

4100   不变   吸热

5)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五、阅读探究题

21.1)热锅   液化

2)凝固   熔化

3C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