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走向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迭代与升级

2022/10/18 10:47:46  阅读:166 发布者:

走向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迭代与升级

绍兴市上虞区小越街道中心小学  林志明

【摘  要】深度学习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在走向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坚守本体使命,即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需要把握核心要义,即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需要明晰终极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唯此,语文教学才不会偏离轨道,深度学习才能平稳落地。

【关键词】深度学习;本体使命;核心要义;终极目标

深度学习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备受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甚至大有引领教学改革和发展之势。其实,深度学习并不神秘,它是“相对于当前课堂中大面积存在的浅表性学习、虚假性学习、表演性学习”[1]而提出的,旨在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形态的变革,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作为“基础之基础”的语文学科,语文深度学习的本体使命究竟是什么?核心要义该如何把握?终极目标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慎思之、明辨之。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本体使命: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2]可见,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是关键,也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建构与运用,需要厘清“建构”和“运用”两者的关系。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建构”是一个“由言到意”的过程,着重指向学生的言语积累与内化;而“运用”则是一个“由意到言”的过程,着重指向学生的言语创生与表达。两者互为一体,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语文深度学习独特的本体使命。

1.语言建构:“由言到意”的深度习得

“建构”原是建筑学中的一个术语,有建立、构造之意,后被借用到教育学领域,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

语文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言建构,需要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能主动梳理知识、积累语言,同时还要学会将所学的内容与已有的经验联结起来,从而建构新的理解、生成新的意义、形成新的言语经验。

例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的开头有这样几句话: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这些句子语言浅显、意思直白,很多教师往往一读而过,不会对其进行深度研读。然而笔者通过文本细读发现,文中的“明朗”一词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颇值得玩味,便据此分三步展开教学——

◇第一步:理解“明朗”之意

教师请学生读句子,说说“明朗”的意思。学生众口一词:“晴朗”。

◇第二步:体会“明朗”之妙

教师问:“既然‘明朗’是‘晴朗’的意思,那么作者为什么用‘明朗’,而不用‘晴朗’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发现,“明朗”不仅有晴朗之意,还有明亮之意;而且,如果用“晴朗”的话,与前面的“天开始放晴了”有重复之嫌。

◇第三步:想象“明朗”之境

教师再问:“从‘明朗’这个词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学生说,仿佛看到秋雨把天空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有学生说,仿佛看到天空很蓝很蓝,一丝云也没有;还有学生说,仿佛看到阳光很灿烂,空气很清新……

显然,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明朗”是个陌生词。在他们的词库里,只有“晴朗”,而无“明朗”。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明朗”的理解大多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在原初体认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品析,并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来唤醒学生的“前见”。由此,学生对“明朗”的理解由肤浅逐渐走向了深刻,由混沌慢慢走向了清晰,并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语言世界中。

2.语言运用:“由意到言”的深度表达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可事实上,一些教师由于对“语用”的理解过于狭隘,误以为只要“把‘写’挤进课堂”就是“语用”,从而导致很多语文课剑走偏锋、乱象丛生。

笔者以为,“语用”不等于写作,它包括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当然,其核心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言语表达。语文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发现作者的“言语密码”,表达内心的“言语冲动”。

例如《花钟》一文的开头,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极富情趣的表达,为我们介绍了一天之内各种花开放时的不同姿态。如何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笔者这样教学——

◇抓住关键句理解大意

学生读课文,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说说这段话的大意。

◇借助关键句梳理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这句关键句写了哪些花?完成鱼骨图。

◇借助鱼骨图感悟写法

学生观察鱼骨图,寻找这段话中藏着的写作秘密。

◇借助花钟图仿写句子

出示花钟图(见下图),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法,选择一种进行仿写。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以文中的关键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找到关键句,并借此来理解课文、疏通文意。接着又借助“鱼骨图”,将学生的视线由关注“言语内容”逐渐转移到关注“言语形式”上。最后通过仿写句子,将习得的语言进行迁移运用。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将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得了意,又得了言,还得了法。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核心要义: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深度思维的学习。语文深度学习就是要突破低阶的、浅层的思维局限,引导学生走向高阶思维这片“蓝海”。

当然,高阶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挑战性问题引发的。这里所说的挑战性问题,指的是“基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而设置的、指向于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创造性(而不是记忆性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5]笔者以为,一个高质量的挑战性问题,是课堂学习由“浅水湾”走向“深水区”的关键。

那么,究竟怎样的问题才是挑战性问题呢?

1.统领全文:将学生引向思维的高处

语文深度学习就像“思维登山”,学生凭借一个个冲刺挑战性问题,不断突破思维的极限,超越认知的高度,从而抵达学习的巅峰。在这个过程中,挑战性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既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器”,又是课堂走向深度的“牵引机”。一个真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统领全文,黏合全课,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先出示“百度百科”上对威尼斯的简介,然后问学生:“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水城、百岛城、桥城……可作者为什么不写‘水’‘岛’‘桥’,偏偏写了威尼斯的小艇呢?”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其实辐射了全篇、涵盖了全文,是一个极具思维含量的大问题,需要学生从一字、一词、一句中细细品味、慢慢发现。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或许并不深刻,学习可能并不轻松,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带动下,挑战了认知极限,触发了深度思考,在一次次的碰撞和对话中完成了思维的升级。

2.触发思辨: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孩子普遍缺乏批判力和思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何以至此?在笔者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注与培育。长期的“灌输式”“接受式”教学,让学生在日复一日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如何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审视、如何用自己的嘴巴发声。语文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突破在文本表面滑行的困局,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从而让他们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理性的光芒。

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很多教师往往会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然后围绕“喝酒”和“打虎”这两部分内容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这是教学本课的“常规操作”,自然没什么不可。但是很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将教材中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包装好后传授给学生,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思维的深处。事实上,如果我们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其中有好多值得思辨的议题,比如——

◇本文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原题是《景阳冈武松打虎》,我们习惯叫《武松打虎》,可本文却以《景阳冈》为题。你觉得这样改合适吗?

◇本文主要是写武松打虎,可作者却花了很多篇幅在写武松喝酒。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有人说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

这些问题有的指向课内、有的指向课外;有的指向内容、有的指向形式;有的指向理解、有的指向评价……但不管哪一个,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得到肯定。笔者以为,语文深度学习应当让孩子学会自由思想、理性思考、独立思辨,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3.多元开放:将学生引向思维的广处

世界是多元的,语文的世界更是多彩的。如果语文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有多么无趣、多么无味、多么无聊。所以,在走向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还要巧妙设计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寻找更多的答案,从而对文本有一个更加丰满、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的认知。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刷子李》时,让学生说说“刷子李是个怎样的人”。结果学生众口一词,都认为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一读便知,无需深度思考。于是,教师话锋一转,追问道:“那么,刷子李刷墙的技艺为什么会这么高呢?”正是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他们通过细读文本,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

◇因为刷子李喜欢挑战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所以才有这样高超的技艺。

◇因为刷子李心细如发,所以才会技艺高超。如果他心不细的话,刷墙时粉浆不可能不落到身上;如果他心不细的话,他也不可能发现曹小三心里的想法。

◇刷子李不过是个普通的手艺人,却敢夸下这么大的海口,说明他对自己十分自信。有自信才能成功。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因为刷子李刷得很慢,很小心,所以刷墙的技艺才会这么好。

……

学生之所以有如此精彩的回答,源于教师在学生遭遇“思维堵点”时,用一个极具开放的挑战性问题,帮助学生拆掉思维的围墙,拓宽思维的空间,从而带领学生走向一个更为宽阔、更加辽远的天地。

三、语文深度学习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了著名的“全人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智能施教,更不是为了升学考试竞争……[6]

深度学习正是秉持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言以蔽之,深度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所以,笔者以为,在走向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型。

1.学习内容:从“应试之学”走向“应用之学”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不知不觉间,人类社会已经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不禁要问:当学生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背下来的知识只要“百度”轻轻一点即可轻松获得时,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

前些时,笔者听一位教师上三年级语文课,发现“学习单”上有这样两道题:

这样的习题在我们日常的练习中并不少见,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但稍加分析便会发现,这两道题都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都是简单划一的静态知识检测,都是指向记忆的基础性考查。

笔者并不反对知识的背诵与记忆,但需要警醒的是,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堆零散的、僵化的、无用的知识,而是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认识现实世界、解决复杂问题,从中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

比如,罗振宇先生在2019年的跨年演讲中谈到这样两道题——[7]

这两道题都很开放,考的也不是书上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将一个活泼泼的现实生活还给了学生,看他们如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如何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应用之学”,而非“应试之学”。

2.学习过程:从“高速滑行”走向“缓慢生长”

跟很多“精品课”“优质课”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往往不好听、不好看。因为这里没有血脉偾张的激情、没有口吐莲花的对话、没有声情并茂的唱和,有的只是静静地倾听、默默地思考,就连交流都是轻轻悄悄的。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上,大多节奏拖沓、推进缓慢,一个并不起眼的问题,学生常常会议个不止、争个不休,以至于延误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所以,当这样的语文课被搬上舞台时,往往很不受待见,总会遭来诸多的口诛与笔伐。然而,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谁?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为了什么?

毫无疑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只有学生“学”好了,教师才算真正“教”好了。

那么,学生怎样“学”才算“好”呢?是“小手高举、小口常开”吗?不是。是“一问就答、一答就对”吗?也不是。真正的学习一定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一点一点往前拱的。比如学走路、学游泳、学骑车……皆是如此。国际学习协会创始人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8]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就是跟着学生一起直面疑难,步步登攀,在一次次犯错、试错、纠错的过程中,完成思维的挑战和智力的升级。

所以,在笔者看来,语文深度学习从来没有“一读就懂、一学就会”这档子事,艰涩、缓慢、尝试、等待,这才是其应然的样态。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有利的困难”,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打通知识阻碍的过程,只有遇到困难,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那些开着“疯狂的列车”、高速滑行的学习,看似省时高效,实则不仅看不到“沿途的风景”,更感受不到“看风景的心情”。这样的学习,其实早已脱离了语文深度学习的轨道。

3.学习方式:从“孤立学习”走向“互惠学习”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强调个体的表达,鲜有合作学习。即使有教师偶尔尝试,大多也是“只有‘合坐’,没有‘合作’”。而事实上,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佐藤学先生甚至认为,“没有‘合作学习’,每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要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不可或缺’。”[9]

语文深度学习的课堂形态深度契合了这一理论。因为它追寻的是高阶问题的深度设计和高阶思维的深度卷入,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有效达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刷子李》时,设计了这样两个议题:

◆如果你是“刷子李”,想去一家装修公司应聘,你会怎么向老板介绍?

◆如果这家公司的老板,你是否会聘用“刷子李”来公司上班?

这样的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让他们独立学习,很容易造成学习上的挫败感。所以这位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彼此间的切磋与对话,从他人的观点中收获新的经验和认知,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

当然,基于深度学习的合作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长负责、分工落实”,也不是“杜郎口经验”里的“兵教兵”模式。它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平等互惠、合作共赢”。就像佐藤学先生所说:“合作学习中的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的学习是借助互惠互学形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情感、想法,都有某一方面的长处,这对合作学习来说是极为关键的。”[10]所以,真正的合作学习没有“主角”和“配角”,没有“优等生”和“后进生”,没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有的只是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而这,这才是安全、润泽的课堂,也是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理想课堂。

转自:半闲斋小语”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