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课堂 | 磨课的价值与课堂的境界

2022/10/17 13:53:34  阅读:211 发布者:

视点——

特级教师王海军:磨课究竟磨什么?该怎么磨?

王海军

磨课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位教师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解读教材、设计教案、反复试讲、共同探讨,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这句话道出了每一节优质课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

那么,磨课究竟磨些什么呢?该怎么磨呢?

磨教材:深入研读,准确把握

讲好一节课,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这里说的教材不仅包括课本,也应该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等参考辅助资料。

一是磨课标。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学的实施必须用课标来引领和指导。课标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课堂设计中,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力的。

因此,磨课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新课标、解读新课标,把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如果教师对课标的精神把握不准确,教学难免会出现偏差,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是磨教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只有教师在备课前反复研读教材,有了自己深入的理解,并结合年段特点,单元、章节所承载的任务,才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地位和作用、内容和主题,从而确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三是磨教参。教师反复研读文本,对教材才会有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但还需要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了解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和要求。

如此,教师才能够准确拟定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磨过程:反复试讲,完善细节

一节公开课,无论交流展示还是参与竞赛,往往需要教师经过反复打磨。

每一次试讲,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暴露问题和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熟练和优化的过程。

教师在反复试讲中验证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课时容量和时间安排是否适切等。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够判定自己的预设是否可行。

初磨,教师可先在教研组以说课或无生讲课的形式,把自己的教学思路讲出来,教学流程演绎出来,让听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初步了解,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在正式走上讲台之前对教案进行深入修改。

再磨,教师可选取某个班级单独试讲一遍,将写在纸上的教学设计在试讲中演绎出来。通过首次试讲,把教学设想、教学流程真实展现出来,通过课堂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对自己的课进行初步修正。

多磨,是一遍遍邀请其他教师听课,此时他们一定会观察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虽然见解并非一致,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梳理吸收,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并融入教案的修改中。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在磨课的过程中,不断试讲、倾听、评议,修改、否定、重构,对于执教者和听课者均是一种历练。

磨学情:直面差异,灵活应对

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由于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学情也是不同的。

比如,在某个班教师采用了一些方法试讲效果良好,但换另外一个班或另外一所学校再“如法炮制”,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这种现象表明,是学情决定了教学设计,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的设计。不同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其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课前教师就要有多种预案,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当遇到不同班级的学生时,一旦发现他们属于什么样的层次水平、什么样的学习特点时,就可以自然切换到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这样方能实现灵活应变的效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磨课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位教师锻炼和提升的过程。一堂课经过这种一波三折的打磨,才能真正磨好一节课。

来源 | 《中国教师报》8247

磨课案例——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记四上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磨课历程

静默之语

四上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

磨课历程

《小小“动物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习作话题。最初选课题时正是被它的趣味性所吸引,一眼就确定了这个课题。而之所以选择上习作课,是因为——不知道怎么上习作课。这其实也反映出多年来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统编教材就在有意识地对以往的语文教学进行纠偏,实现阅读与表达并重。虽然我并不擅长,但是我愿意尝试。于是,在自己所参加的最高规格的赛课活动中,我选择了上这节习作课。

选定课题以后,我开始研读课文纸。教材第一部分由一段文字和一幅插图组成。先以朋友间对话的形式,用孩子的口吻,新鲜别致的比喻,引出习作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接着通过一副插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了妈妈和绵羊外貌、爱好和性格三个方面的相似特点,提示学生把家人比作动物时要合理,同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发现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材第二部分通过三个问题对学生习作提出了要求,即写清楚家人与哪种动物相似,什么地方相似,以及生活在“动物园”里的感受。教材第三部分对习作的交流评价环节提出了建议,鼓励学生与同桌和家人分享自己的习作,体验表达的乐趣。

再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看这次习作,不难发现这次单元习作与单元主题之间并无密切的联系,这是由统编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分编的编写思路决定的,因此,统编教材的习作教学就不能盲目地再用单元课文作为习作例文的固定模式来思考。而且,《小小“动物园”》所在的四上第二单元是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所以,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方法上,这次单元习作在本单元中都没有可供借鉴的资源。

那么,再从整个教材体系来看这一课呢?纵观统编教材习作教学内容就会发现四至六年级共编排了七次写人习作,这七次写人类习作要求渐次提高,能力螺旋发展,有着内在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如此一来,站在整个习作能力训练序列上才能精准定位单元习作的能级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小小“动物园”》通过把家人想象成某种动物写出家人最突出的特点,体现了本单元语文要素“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这是在三下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基础上的提升。内容上,通过家人与动物相似特点的联结,趣味多多;情感上,再现了家人相处的生活化片段,情意绵绵。

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就已经接受了写人的训练,初步掌握了写人要写出人物的特点。但是,在学生具体的习作过程中,如何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还有待于更细致的指导。因此,我的初步构想就是紧扣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关键“写清楚”,立足教材内容,明晰“写清楚”的要点;细化过程指导,搭建“写清楚”的支架。

想清楚了这些,这一课的目标就非常清晰了,就是找出家人的特点并能跟某种动物关联起来;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体验表达的乐趣。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这一课的关键,也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习作教学至少需要两课时,一次作前指导,一次作后讲评。可是,我现在确定的这两个目标如何能在一课时得以实现呢?

育人先育己,想到这儿,我先自己构思了一篇下水文,然后反思自己是怎么构思的。如此想来,就发现了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并列式的结构,写每一个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什么地方像,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就构成了小小“动物园”。既然结构上大体一致,写法上可以迁移,那么指导写一个人不就可以迁移到写一家人了吗?至此,这节课的大致架构就初具雏形了。趁着暑假,针对这一课,我写了两篇教学设计。

开学第三天,我便迫不及待地进行了第一次试课。这次课上,我先是创设游览动物园的情境导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家这个小小“动物园”,再引入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作为例文,然后聚焦一位家人最突出的特点展开练写、交流评议,最后提炼写法、实现迁移。没想到这次课,上课前信心满满,上课后倍受打击。43分钟的时间,结束时教学过程只进行了一半,其中赏读绘本的环节,因为我专门给每个孩子准备了实物绘本,孩子们十分喜欢,看了又看,仅这一个环节就耗时16分钟。时间紧张,内容太多,学生的练写太少,而且没有交流评议和自主修改的机会。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说是一节习作课,但真正深入学生习作过程的指导太少,非写作指导的所谓流程让这节课失去了其所承载的教学价值。

经过这样的反思,我又对另一种教学设计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整。开学第五天,我带着新的设计再次走进课堂。这一次,我删去了冗长的导入环节,一上来就直入主题,明确习作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介绍家里有哪些成员,分别像哪种动物,并借助教材开拓思路;接着借助表格这一支架聚焦一位家人的特点,再根据表格内容写一段话;最后交流评议,提炼写法。课上完后,我邀请的几位资深前辈给我指出了一些细节性问题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如姚老师关注到这节课的趣味性不足;康老师觉得课堂语言的指令不够明确,激励性评价语太少;叶老师指出写作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具体化的过程,习作的指导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并建议我习作指导要有梯度,循序渐进。于是,回去以后,我再次反思:从学生习作内容来看,这次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整节课用了45分钟时间,学生练写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课堂节奏仍然较为紧张,那么,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教学效率呢?这样一次有趣的习作怎么才能上出它的趣味性来呢?

为此,我前后又进行了三次磨课,每一次磨课都积极听取专家、前辈以及其他老师们的建议,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比如教学语言的锤炼,教学环节的展开,课堂节奏的调控,支架的选择与运用等等。但是,这三次磨课都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课堂境界,原本存在的问题尚未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又让我不知所措。集体评课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却又衍生了新的问题。使我更加迷茫、焦灼。此时的我已经没有了前两次磨课斗志昂扬的状态,转而陷入迷茫焦灼之中,磨课也随之进入了瓶颈。

带着心中的疑惑,我报名参加了青年教师成长班。在那里,市教研员和省教研员分别针对这一课给我梳理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这让困顿的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学习归来,重拾信心的我又认真研读了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的《写作教学教什么》,对其中指出的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深以为然,也从中获得了最重要的一点启发,就是写作教学要创设任务情境,不能是脱离交际语境的无目的的写作。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把之前的所有设计以及每一次的反思联系起来,把所有我听取的建议、方法和思路整合起来,终于形成了我认为相对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后来,在我校曾校长和市教研员的指导下,《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最终定稿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于这一课的磨课历程才算告一段落。

回顾这次磨课经历,深深感受到磨课就是一个一边尝试一边反思的过程。磨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呈现一节完美无瑕的精品课,而是为了每一次上这节课都有新的想法,每一次对这节课的探索都更深一步。能够坚持走过磨课的历程,就是一种执着,愿我多年以后依然保有这种执着――精益求精,行思行远。

在此,特别感谢团队给予我热情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

教学设计

放缓习作坡度   落实指导梯度

  ——《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 能主动与同学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玩转“动物园”。

1.情境引入,参观“动物园”。

2.播放《我家是动物园》绘本视频,交流:祥太的家有趣吗?

3.揭示话题,板书课题:小小“动物园”。

二、联结动物,漫谈“动物园”。

1.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妈妈”什么地方像绵羊呢?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外貌、爱好、性格。

3.除了外貌、爱好、性格,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现家人与某种动物的相似特点?相机点拨:特长、习惯、品质……

4.小结:我们可以从外貌、爱好、性格等等不同角度发现家人与某种动物的相似之处。

三、聚焦特点,营造“动物园”。

1. 学生选择一位家人,试着从不同角度找出其最突出的特点,想想这位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填写在学习单上。

2. 猜一猜:

1)指名一位同学说说家人特点,其他同学猜猜家人像什么动物;

2)指名一位同学说说家人像什么动物,其他同学猜猜什么地方像。

3. 出示习作要求,根据学习单内容,写一段话向祥太介绍这位家人。

4. 同桌分享,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再全班交流。

四、交流点拨,完善“动物园”。

1. 一改,写清楚。

1)出示例文一:

我爸爸长得很壮实,他很爱吃肉,脾气也不好,发起火来就像一头大狮子。

引导学生评价: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2)出示例文二:

我爸爸长得很壮实,他很爱吃肉,脾气也不好,发起火来就像一头大狮子。记得有一次,爸爸的手机屏幕摔碎了。他瞪大眼睛,头发都竖了起来,一声怒吼,吓得我连气儿也不敢出。后来,还是妈妈做的红烧肉让爸爸平静了下来。我的狮子爸爸可真不好惹!

启发学生比较:哪种写法更有说服力?

3)小结:借助具体事例能够把家人什么地方像某种动物写得更清楚、更有说服力。(板贴:借助事例写清楚)

4)修改自己的习作,用上具体事例把家人的特点写清楚。

2.再改,更有趣。

1)出示例文三:

我爸爸长得很壮实,他很爱吃肉,脾气也不好,发起火来就像一头大狮子。记得有一次,爸爸的手机屏幕摔碎了。他瞪大狮眼,鬃毛都竖了起来,一声怒吼,吓得我连气儿也不敢出。后来,还是妈妈做的红烧肉让这头大狮子平静了下来。我的狮子爸爸可真不好惹!

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改得好不好?为什么?

2)小结:把家人当成动物来写就能写得更有趣。(板贴:化身动物更有趣)

3)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把家人写得更有趣。

五、回顾总结,体验“动物园”。

1. 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写作小妙招?

2. 布置作业:用这节课学到的写作小妙招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话,别忘了跟祥太分享自己生活在“动物园”里的感受哦!写完了读给家人听听,请他们评一评写得像不像。

来源:静默理想国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记一次磨课经历

和实读书社

距离参加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优课评选活动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那段磨课的经历仍历历在目。人们常说:磨一次课,得褪一层皮。足以见得,“磨课”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上课思路从迷惘,到逐渐清晰再到豁然开朗,犹如拨开云雾见天明。理清思路的过程总要浴几次火才能涅槃重生。上课之前,我们往往会把课看得非常重要,从而体验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上完课才知道,这只是你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节课而已。但不得不说,磨一次课,内心会因此而丰盈,经验会因此而累积。欢笑也好,泪水也罢,都是成长!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俗话说: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来我们会迟疑怎样才算是“准备好”;二来我们会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机会就来了,那到底要不要抓住机会?问题本身不矛盾,矛盾的只是我们的内心。每一次赛课,就是机会,不管有没有准备充足,先抓住了再说!如果失败了,不怕,可以痛定思痛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好歹有收获。如果不去试,那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也许我不是特别聪慧的那一个,但我一定要做特别努力的那一个。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而是对自己的交待。很幸运,我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得到了一次机会,感恩那些给予我机会的贵人!是你们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和一名优秀语文老师之间的差距,从而有了更多前行的动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上课选题前,陈老师强调了一点:这一节课要充分体现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因此,这一点成了我备课时首要考虑的因素。那部编版教材的特点是什么呢?除了选文和体例结构上的特点,就是单元结构的“双线组织”即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相结合。我们最终确定了上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牛和鹅》这篇课文。“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是贯穿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而《牛和鹅》处在单元的首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批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篇幅较长,那么长课文如何短教呢?我们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思考。一开始想到了借助人物,梳理故事内容,后来发现这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偏离了教学目标,就进行了调整。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思考: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什么?区教研员于特在听了我的试教课后,觉得还是应该直接提问:作者对牛和鹅的印象是什么?如此一来,教学流程精简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在设计第三个环节——聚焦批注,了解“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时,重点和难点就是引导学生梳理如何“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一开始我们就发现学生不易理解课文旁边为什么要有批注,以及批注的用处是什么。这个环节怎么突破呢?陈老师在听了我的一节试教课后,建议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组研读文中列出的几处批注。沈主任帮助我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分为“探究问题”——“探究步骤”——“探究结论”三部分。可是考虑到是现场赛课,学习单会有“提醒”的痕迹,故而删去了。最后直接在课件上呈现了小组学习的要求,给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磨课的过程,也是自省的过程,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很重要。备课前,沈主任让我学习特级教师孙双金是如何解读《牛和鹅》这篇课文的,并要求我尝试解读文本,并给课文做批注。这可难倒我了!要知道,解读文本的背后要有丰厚的语言积淀来作支撑。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凌驾于学生之上,不然就不知道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要想高质量的解读文本,在课堂上披沙拣金、深入浅出,就需要教师不断锤炼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眼中要有学生。记得在几次试教之后,沈主任对我说:“你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眼中要有学生。”这句话一开始让我感到诧异,心想:我不是听学生发言了吗?眼里怎么会没有学生呢?后来一反思,我脸红了。就拿一个环节来说吧,做批注的角度很多,我只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准确判断出他是从哪个角度给文章做批注的,从而推进教学流程。可事实是,我为了“走”教案,对学生的发言敷衍了事,也没有在学生遇到阅读障碍时停下脚步,循循善导,因此着实惭愧。后来我明白了,课堂上教师眼里不能只有教案,而要有学生,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预设不可少。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是指教师按计划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果进行的理性清晰设计,对课堂中可能产生的走向进行预测性思考。回想起在试教时,我常被学生的回答或抛出来的问题弄得手足无措,就是预设不充分的结果。在备《牛和鹅》这篇课文时,细化学习小组讨论的环节,也是预设的过程。包括:怎样划分学习小组,小组课桌椅的摆放位置;各小组分别讨论什么内容;讨论时间要精确到多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得回来的路上,陈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佘珏啊,你要好好反思这一节课,多写一些文章,不然上一节课就如昙花一现,过不了多久就没人记得你的名字了。”陈老师的话语情真意切,但把话语落实到行动上才算真正地“听进去”。是啊,磨课磨课,磨的只是一节课。教学的路还很长,上完一次课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路程的起点。沈主任和我提得最多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独立备课的能力,磨课团队固然重要,但个人没有了思考的能力就和提线木偶一般了。亦如小鹰学飞,终究要学会独自飞翔。

总而言之,磨课最大的收益是和前辈们、老师们相处的时间变多了,学到了认真严谨、事无巨细的处事态度。感谢吕主任、沈主任、袁老师、于特陪我吃了N顿盒饭,N碗面条;感谢你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听我一遍遍无生上课,给我指点迷津;感谢杨校扛下压力给予我上课的机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愿我们都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来源:江都实小发布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 | 头条

郑英

曾被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深深触动,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一个武师成为一代宗师必经的三个阶段。这句话对教师也富有启迪意义,对应于课堂教学,就是“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教师应该系统思考“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回看自己的成长历程,就是在不断叩问和思考“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这些教学本源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着“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的三个阶段。

01

始境:

见教材

教师开展教学最先面对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对“教什么”的思考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观,而课程观最先体现在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上。

对待教材,我的认识变化与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参禅三境界很契合,对应他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经历了“依赖教材”“跳出教材”“融入教材”三个阶段。

从教之初,我将教材视为唯一标尺。我反复研读教材,重要的语句段落能熟练背诵,这让我的课堂语言非常干净,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像是教材的传声筒,这让课堂显得寡淡无味,很难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绪。

工作第三年,偶然听到一堂展示课,课堂上那种热烈有序的氛围引起所有听课教师的赞叹。我捕捉到一个细节,就是授课教师所例举的“一碗馄饨的故事”“彼得的账单”“关于成长的谈判”等素材全部源于课外,没有一个是教材中的例子。

这极大地影响了我,我开始抛开教材,不断“拓荒”。大量生动事例的铺陈,确实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殊不知过后学生却反映这些内容似乎学过,却又没什么深刻印象,翻开书本,也是空空如也。看来我是垦了外面的田,却荒了自家的园。

直到2009年我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唐少华的一节历史的读图学法指导课,才有所顿悟。唐老师只选用了教材中的4张图制作了4张幻灯片,简约的流程犹如画了一个圆——先是聚点,抛出一个问题并集中火力;然后拎线,通过问题链的推进,有如“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最后联圆,环环融合,首尾呼应。

整个过程不蔓不枝,却让在座的所有人深切体会到“整体—局部—细节”的读图方法。这时我才对“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教师要做的不是单纯依赖教材,也不是抛开教材,而是融入教材。

当本着“融入教材”的认识进行备课时,我慢慢学会了经济用材,选材上“少而精”,用材上“简而丰”,让课堂脉络清晰。同时,平日处处留心,随时随地积累素材,作为备课之资,以提升课堂的密度和质量。此时,我已经由“狭义的备课”跃升到“广义的备课”。

关于“广义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拥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观摩教师都听得入了迷。课后,当被问及如何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仅花了约15分钟”。

02

又境:

见自己

在教师角色上,我也经历过转变。一开始,我忙于显示自己的强大,表现为雷厉风行、干净利落、果断决绝、说一不二。客观上,这带给我颇为可观的成果,最直观的就是教学业绩突出,这带给我很大的自信。

但当我再次读到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时,对照一下,就不难发现自己处在第三个阶段,实在是等而下之的境界。此时我意识到教师的强大固然可以增加自身的力量感,但过于强大,尤其是那种表象的强大,反而掩盖了学生的光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显示教师自己的强大。

后来,当我在为《与人为善》进行备课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念头竟然是“我自己与人为善吗”,这一自问让我猛然心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如何有勇气和底气面对学生?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教师身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理应“闻道”和“悟道”在先,应是首位学习者和自觉反思者,主动提升自己。

于是我决心调整自己的“位置”:有时站在学生的前面,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做一个引导者;有时站在他们的身边,促膝长谈,耐心倾听,做一个陪伴者;有时站在他们的身后,藏巧于拙,乐于示弱,做一个陪衬者。

之后,我越来越重视自身作为“例子”的力量,力求以教人者教己。上《与人为善》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身边的美善现象,一个学生提到了我:“一次全班在操场上排练节目,后来下起大雨,郑老师带着几个男生冒着雨冲回教室给大家拿来雨伞,自己却被淋湿了……”

我始终坚信,教师站立的地方就是一个教育场,在这个场域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果然,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善举:有个学生常常备着青草药膏,说是班里常有同学被蚊虫叮咬,青草药膏可以派上用场;有个学生常常带点儿面包,说是万一有同学没来得及吃早餐,可以暂时充饥;有个孩子感冒了,只见他独自一人走到边上吃饭,说是怕把感冒传给同学。

我始终认为,教师的高光时刻,并非站立在领奖台上收获鲜花和掌声之时,而是站立在讲台上收获亮晶晶的目光之时。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施教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人。教师只有不断自我提升,课堂才能日益精进,每一点儿自我提升,都可能会让课堂发生一次微革命。

03

至境:

见学生

课为学生而教,这点毋庸置疑,但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特别是七年级部分,大量内容诸如规则、诚信、友善等,在道理上似乎都是显而易见的,可真正要落到行为上却难之又难。例如《遵守规则》一课,似乎不用上课大家都知晓要遵守规则,可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破坏规则的现象。

道德与法治课如果没有触及学生的内心,略过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和行为上的难点,没有经由学生自己思考而给予一个答案,就会沦为一种道德规训,看似快捷高效,实则是一种残缺的教学,因为它规避了“教育的难度”,那种启迪思维、健全人格的难度。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用心备课之后,内容可以说烂熟于胸,课堂似乎也行云流水,可真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上《遵守规则》一课时,当学生问起“好朋友向我要作业抄,我给不给”“看到好朋友做了坏事,我该不该说”“对不讲规则的人要不要讲规则”等问题时,我才意识到我设计的问题不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原来问题出在离教材近了,却离学生远了,所以深入却难以浅出。

课堂不能用力于外部的规训,而应着力于内在的需求。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认知起点出发,教学设计和课堂推进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应努力营造独立思考、平等对话的氛围,积极又和谐,热烈又有序,在这样一种真实、自然、和谐的课堂形态里,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还是以《遵守规则》为例,在利用教材中的交通规则作为切入点时,我不是设置“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危害”这类浮光掠影式的提问,而是设问“过马路时,如果前方亮着红灯,但两边的车子离你还很远,此时你怎样做”。如果有孩子回答“通常是闯过去”,那就追问多是出于什么心理。待学生畅所欲言后,继续追问“现在让大家都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以上闯红灯心理,你的认识会有变化吗?今后的生活中你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吗”等问题链。

这一系列追问就是针对遵守交通规则这一知易行难之事的深入分析。针对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切换到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从而再走向冷静的思考。有时教师多一步思索,就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思考之门的钥匙。

我还引导学生不断推进思考,讨论“我们的班级生活中,还需要哪些规则(知其然)”“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知其所以然)”“有没有更完善的规则(知其所尽然)”等问题,将他们的目光引导到自己的真实生活,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提升实践智慧,以便今后能得体应对。这就是道德与法治课极为重要的价值。

我甚至还组织讨论“你希望火车往哪个方向开”这个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因为真实的生活中有太多两难的地方,教师不应选择回避,而应选取几棵“树木”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触类旁通,认识“森林”。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在面对真实的世界时会彷徨或迷失方向,如雪莱所言,过分珍爱羽毛,将失去翅膀,永远不能凌空飞翔。

上《诚信是金》一课时,有学生提问“对不诚信的人要不要讲诚信”,有学生反问“老师,您当学生时作弊过吗”;讲《礼仪展风采》一课时,学生提问“老师,我觉得讲礼仪有时有点儿假,我平时怎样就怎样,岂不更真实”……当学生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而不再将教师的观点视为理解生活的唯一角度,不再把教材作为认识世界的唯一标尺,他们就实现了精神的主动成长。

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每一次备课和授课都是一场心灵对话。多年来,一场场心灵对话也激励我由“从业”进而“敬业”而后“乐业”。

来源:新校长传媒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