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带学深研新课标,踔厉笃学共迎二十大
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
(初中数学第2组)示范带学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为了贯彻落实初中数学新课标,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我区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2年9月28日,在实践导师张河源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初中数学第2组)示范带学活动在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由广州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广州市张河源名教师工作室、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协办。活动由张河源老师主持,特邀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许世红博士担任指导专家,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中学名教师(初中数学第2组)全体成员、广州市张河源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增城区八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共约200人参与本次活动。
Vol.1
市百带学,以促成长
本次活动由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的曹雪勇老师和广州市骏景中学的顾桂新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第一节课,由曹雪勇老师展示《探究角平分线夹角的规律》课例。曹老师根据学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落实“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借助几何画板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新课中,通过层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内容设计环环相扣,能抓住大概念教学,通过探究两内角平分线夹角规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两外角平分线与一内一外角平分线夹角规律,层层推进,步步引导,讲解过程中注重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第二节课,顾桂新老师展示专题课《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角平分线的性质》。顾老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直观观察测量,让学生猜测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几何画板,一题多问,启发学生如何证明三角形全等和线段相等,学生经历探索图形特征,并加以验证、确立图形演变的过程,从而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整节课环环相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思维能力的得到升华。
Vol.2
专家点评,高位引领
一
新课标解读
首先,张河源老师对新课标进行简单的解读。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堂育人价值,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领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的“三有”人才队伍。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而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是数学人的必备品质。
二
课例点评
张老师对执教的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综合的点评。认为这两节课堂的主要亮点:
1.两节课的目标皆指向核心素养。曹老师的课堂注重运算能力,顾老师的课堂则注重逻辑推理。
2.内容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曹老师由角平分线入手,探究角平分线所成的角与原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的逻辑关系,循循渐进。顾桂新老师则通过设计、度量、猜想、验证,和应用,利用几何画板猜想,再建构全等三角形,做到由浅入深的逐步探讨。
3.教学方法得当。两节课都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师生互动,强调启发式教学。
4.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等。
建议:
1.探究性教学。首先探究,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抓住主线,有效施教。比如第一节课可以把第三题和第四题合成一道题,用问题串的形式去呈现。
2.重过程,轻结论。要因为题目条件而得到结果,再根据所求,由果溯因,以目标为导向,寻找目标成立的条件。
Vol.3
主题发言,共勉未来
针对八年级教材几何篇,刘锦江老师作了《理解课标,深挖教材,精讲精练,提质增效》专题报告。刘老师就八年级教材内容课时安排,课标要求,章节亮点,教材习题,作业设计进行了举例解说,并就“读懂新课标,用活教材,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与在会老师共勉。
此次教研活动,意义重大。既为名教师培养对象提供了示范带学的平台,又为区数学教师创造了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老师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学以致用,将所学、所思、所想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落实“双减”教学工作的同时,以昂扬的热情和主动的精神,为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增效提质助力。
转自:“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