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458期】(读书感悟)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读《林徽因传》有感

2022/9/29 14:05:25  阅读:337 发布者:

最近比较喜欢读人物传记,适逢假期,买几本这样的书打发闲暇的时光,而我最喜欢姜雯漪所著的《林徽因传》。

看这本传记前,说实在的,我对林徽因这个“名人”,只是听过这个名字,知道她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仅此而已。这几天翻看这本传记,我才知道,林徽因不仅有才华,她还是诗人,是作家,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

她出生于杭州一个没落的半封建贵族家庭,父亲林长民思想非常开明,有过3房妻子,其中第二任夫人雪媛就是林徽因的母亲。由于父亲和母亲感情不合,导致林徽因在童年时期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欢乐。她就把专注力都用在读书上,她的努力,她的优秀,使得父亲察觉到她的才华。1920年,十六岁的林徽因随父亲远赴欧洲,在此期间,她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接受先进教育及文化熏陶。父亲开明的教育,也让林徽因有了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正是因为那次欧洲之旅,让林徽因与建筑结缘,她一生执着于自己的事业,视建筑为生命,而且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给东北大学设计了校徽“白山黑水”,1949年和丈夫梁思成一起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2年和梁思成一起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同年拯救了景泰蓝艺术,这些辉煌的成就铸就了她一生的丰碑。

林徽因不是凌霄花,不是鸟儿,她是一株木棉。她和丈夫生活在一起,是平等的,他们相互映衬彼此的光芒,为中国建筑学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那个动乱年代,正是因为她与丈夫一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风吹雨打,遇尘土飞扬,辗转穷乡僻壤,测绘、画图、整理、论证、收集资料、提供方案、撰写考察报告,这才有了中国建筑学科开山之作《中国建筑史》的问世。虽然作者署名是梁思成,其实这成功的背后更有不争功、不自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林徽因的辛苦付出。

林徽因虽然潜心钻研建筑艺术,但内心里却有火一般的情感和诗人的浪漫。在文学、艺术,甚至哲学上有着很深的修养和自己很多独到的见解。她最辉煌的成就在建筑领域,但她最快乐的享受却是在诗文里。正如她的好朋友费慰梅说的那样:“她的真正热情还在于文字艺术,不论表现为语言还是写作。”

她待人宽厚热诚、为人善良正直,在文学界和教育界有很多知己和朋友,也帮助过很多人。她的家是青年人成长和聚集的地方,梁林两家子弟、远道投奔的少年同乡、工作中的后辈,甚至是萍水相逢的飞行学员,都是她体贴照顾和帮扶的对象。她以自己的才情、热诚和善良,照亮和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用和煦明亮的四月暖阳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

出身名门,少女时代随父亲周游欧洲,阅尽人生繁华的是她;战争时期困顿李庄,一病不起,拖着病体上街打油买盐,灯下缝补的是她;肺病缠身,为了野外考察餐风饮露的还是她。这样的女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她都是那一道别致的风景。即便离去,她也要选择在春风沉醉的夜晚。

195541日凌晨6点,林徽因走完了她51年的人生。在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世界刚刚睡醒,朝露还没有被蒸发,天堂打开了大门,迎接这个美丽绝伦的灵魂。

《林徽因传》让我邂逅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世间奇女子,让我了解了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正如同金岳霖写给林徽因的挽联那样: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