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457期】(读书感悟)守好教学主阵地,让课堂步步生花

2022/9/29 14:04:46  阅读:292 发布者:

守好教学主阵地,让课堂步步生花——

读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如果说备课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上课就是检验备课效果的试金石。上课是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 “复杂”方面说,上课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差异的、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且课堂始终处在变化之中。从“核心”方面说,一堂课直接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老师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上课服务,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课而做,如果一堂堂课都有效益、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学生的成长就越健康,学生的未来就越美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余教授的“上课篇”给了我醍醐灌顶般的启迪。

一、精讲美讲,妙口生花

教师是“以舌耕为业”的职业,教师的工作要靠自己的言说去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可见,教师讲授的能力和艺术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的讲授要区别“灌输式的讲”,应该是积极创造性的讲,讲在点拨、启发,即教师能通过语言表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体验学习的乐趣。

故而余教授在肯定“讲”的必要性的同时,还提醒教师要追求讲得科学、讲得艺术,讲得实在、讲得细腻,讲得生动、讲得精美。

语文教学中关于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学习方法的指导,当然要讲析的简明扼要,生动易懂,实实在在。对于美文的品读和经典作品的品析就要精美且细腻。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对课文写作技法的点示就可以生动细腻,饱含感情:文章首先写花之美——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灿烂!再写情之美——生命的喜悦荡漾在我的心头,给我以宁静感,给我喜悦感。最后写立意之美——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学生会在心里形成一个这类文的轮廓:由物到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于情感的抒发,可以细细咀嚼重点词语,条分缕析,体会其情感的细腻和迸发的突破口。如写花之美时的用词、描写和修辞,写情之美时深层含义的挖掘和品析。这样的讲是在关键之处精细的品析,是课堂的点睛之笔。

二、巧提妙问,华而有实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钱梦龙先生说:“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可见“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具有现实性和开放性,逻辑性和双主体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有时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记得工作第二年我在上《皇帝的新装》公开课时,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生频繁提问,且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如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你从哪里知道的?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流于形式,随心所欲地提问,表面热闹却华而不实,淡化了正常的教学。

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提问,既华且实呢?余教授告诉我们,提问时一要建构弱权势的课堂文化,即教师以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向学生提问,注意自己的语气和用语,避免消极的提问,还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肯定问题的重要性;二是以主题和情境贯穿教学,即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把设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进程,把课堂教学组织成: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三是尽量让学生证明自己的回答,即提问时,要尽量使学生给出他答案的理由,也就是当学生给出回答后,教师要继续追问以什么证据、理由或推论支持自己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四是关注不确定性的回答,即当学生出现模糊、冲突、迟缓的想法或者陷入等待的时刻时,老师不能简单的判断学生发言不积极,而要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思考的价值,尊重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更加丰富。

三、会听善听,教学相长

“听”由耳朵、眼睛、心与脑合成。倾听,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学会做的“家常菜”。“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的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的接住的话,学生后面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佐藤学先生的精辟之言,发人深省。

倾听是一种用耳朵来摄取信息的方式,但它不仅仅需要耳朵来听学生的言说,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专注。倾听里凝聚着无限的教育智慧,倾听里有开放的理念、民主的态度,倾听里有尊重的姿态、现代的方法。教师真实的倾听,不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教师会听善听,才能听到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听到学生的情感,听懂学生的思想。当然在倾听中向学生学习也是教师必要的态度,在反省自己的“倾听”的同时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也会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

课堂,不应只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也应该成为教师自我蜕变、自我成长之所。愿在这三尺讲台之上,借助大师的能量,我能上出真正优质有效的课,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