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
课程目标的理解
叶小兵
作者简介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历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课程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确定了期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达成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的设计与组织、课程评价的标准等起着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可以说,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关于历史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的,第一部分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是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本文主要对第二部分即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进行解读。
一.
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
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首先对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了阐释:“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接下来,课标从五个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
课标要求:“能够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知道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知道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知道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和说明。”
课标的上述要求,一是明确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和掌握唯物史观主要的、基本的观点,如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等。二是能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进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从感性认识阶段不断向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迈进,将自己建构的历史认识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二)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
课标要求:“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时间和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并能够在历史叙述中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如此表述,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历史时间顺序和空间构成要素的相关知识,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历史时间的概念、历史纪年方法、历史地理的基本知识、历史地图的构成要素等。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运用历史时间和空间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清晰地了解时空框架下发生的具体史事,并将所要认识和解释的史事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下,尤其是在自己对历史的叙述和解释中正确运用历史时间和历史地理的概念。三是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历史的时序思维和历史的空间观念,具有历史的时空意识,清楚地认识到对历史进行考察的首要条件是有准确的时空定位,对历史进行论证和评判的重要原则是将史事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审视,从而将自己的历史认识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
(三)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
课标要求:“了解史料的主要类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能够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初步形成重证据的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以上表述,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史料包括哪些主要类型,并知道各种类型史料的特点,以及史料对于历史探究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查找、获取史料,初步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关历史的信息和资源。三是提高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对史料的认读和解读。所谓认读,是指理解史料的文字含义,包括:(1)认识材料中字词的形、音、义;(2)懂得材料中用词和短语的内涵;(3)认读句子和语段,明了材料说的是什么。所谓解读,除了要了解和分析史料中文字表述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还要能够将之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进而形成历史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理解史料,尤其是古代的原始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提高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四是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这些有效信息对历史进行说明、解释和评论,从而使自己的历史论述有理有据,即史论结合。五是重视史料在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实证意识和实证精神。
(四)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课标要求:“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理解和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课标的上述要求,一是指历史叙述本身包含着史实和对史实的解释,要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解释。例如,“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这一叙述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即属于史实,“统一中国”则属于解释,在当时的说法是“秦并天下”,而“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更是我们今天对秦统一的历史定位及评价的认识。二是学会尽可能地对史事进行客观的、符合历史本来面貌的叙述,运用多种方法(合理的想象、联想、分析、概括、比较、归纳、综合等)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并能够对所学重要史事的基本情况做出有条理的、清晰的叙述,能够准确阐释史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全面、客观,在对历史的论述中要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三是能够在对相关史料加以理解和辨析的基础上,对历史问题进行解释和论证,并能够用口头和文字的方式说明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初步学会对历史的论证,是其历史解释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在进行历史解释时,需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科学的史观为指导,将所解释的史事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有根据地对史事的原因与结果、性质与作用、影响与意义等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综合表现了学生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评判。
(五)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
课标对这方面的要求,是分为三个自然段进行阐述的。
第一自然段是:“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标的这些要求,涵盖了“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强调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重要的是要形成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树立维护祖国统一、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坚定信念。(2)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要认识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既是历史发展所证实了的,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3)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形成的文化认同,要聚焦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内涵;同时,还应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4)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尤其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5)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尤其是了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二自然段是:“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互关联;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课标的这些要求,是从世界视野的角度提出的,包括:(1)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持有理解、尊重的正确态度和认识。(2)具有国际眼光或国际视角,能够站在全球的广阔角度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形成面向世界的宽广胸怀。(3)能够将对祖国的认识与对世界的关怀联系起来,认识中国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与世界的关系,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进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4)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责任,形成将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国际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关注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树立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第三自然段是:“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为家乡、国家和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
课标的这一系列要求,是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及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孕育、品格形成、理想构筑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提出的。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历史、感悟人生的价值,进而思考做什么样的人,要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如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人才,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新课标从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课程目标。既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和任务,也接续了高中历史的课程目标,从而建构起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完整的目标体系。
二.
对核心素养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并在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以及学业质量等部分,围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可以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的核心,贯穿于整个课标。历史教师在研读课标和实际教学中,需要对核心素养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以更好地落实课标的要求,更好地开展基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教与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阐释了五个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和价值意义之后,特别论述了这五个核心素养的关系,即“唯物史观是历史学习的理论指引,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基础条件;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集中体现;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
这进而使我们认识到,五个核心素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每个核心素养在整个核心素养体系中都有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地说,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是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灵魂,统领着历史核心素养的方向。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确定了核心素养表现的基本坐标。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决定历史核心素养达成的关键。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阐释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具体表现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了核心素养的人文关怀,是实现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对此,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而且需要充分认识每个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对历史核心素养有完整的把握和清晰的认识。
在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识上,还应该搞清以下几点:
(一)各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
课标对五个核心素养是分别进行阐述的,但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实际中,包括在考试评价时,学生的五个核心素养的表现时常是综合在一起的。五个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互为依托的,不能机械地割裂。例如,要得出正确的历史解释,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需要有准确的时空定位,需要运用有价值的史料并以此来支撑所得出的结论,所进行的解释也必然含有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再如,进行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并不只是单一地针对史料的运用,因为搜集、辨析、解读史料需要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与方法,所用的史料也要准确定位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下,对史料的解读本身也是某种历史解释。因此,教师要注重各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整体上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有的人认为,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最高层次,教学要先教学生知识,再训练学生的能力,最后上升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这种观点是有偏差的,是将素养与知识、能力割裂开来。从历史认识的角度上讲,核心素养内含着知识与能力,每一个核心素养都涉及知识、能力、方法等。知识本身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知识的运用涉及方法和能力。例如,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属于理论性的知识;用这一观点去考察并说明某一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则又涉及方法和能力。再如,时空观念这一素养,既包括历史的时间观念和地理观念,也包括历史时间和历史地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辨识历史时间和历史地理的相关方法,以及运用时间概念认识历史、对历史地图进行识别与运用的能力。因此,不能将知识、方法、能力与素养截然分开或机械并列,更不能将它们排列顺序地分别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体现中、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
(三)核心素养要五位一体地综合培养
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虽可从五个方面着手,有侧重、有针对地进行,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展示相关的史料,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和运用史料说明历史的问题,显然这是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但其中也包含在科学的史观指导下运用史料、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释等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五个核心素养,不宜按前后顺序依次、分别进行培养,而是要五位一体地综合进行。因此,教师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养成的
历史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的价值观念、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就能具有的。例如,家国情怀这一素养,并非靠教师的灌输或说教,而是靠学生亲自体验、感悟、理解、认识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情怀、信念、志向等。因此,要转变由教师直接灌输知识和传递现成结论的教学方式,探寻以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
(五)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中培养的
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是由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这样的方式是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要使学生面对真实的历史情境和真实的历史问题,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历史的实际过程,最终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非常注重历史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学生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而对历史进行探究。
(六)核心素养是在交流表达过程中体现的
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而学生通过学习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的体现,离不开其对历史问题的表达与交流。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表现程度,往往要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言语表达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且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并在倾听中吸纳他人合理的见解,在思想、观点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师来说是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度,决定了其教学水平的高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例如,如果教师的唯物史观理论薄弱,则不能正确引领学生认识历史;史料实证的意识及方法缺乏,则难以组织学生开展史料的研习活动;历史解释的能力不足,面对各种解释就会不知所措;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因此,教师要自觉地认识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样才能胜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揭开了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新的一幕。对于历史教师来说,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并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新课标,共同为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学而奋斗。
原文刊发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年第6期
转自:“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