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宝安区小学英语“音正达意,浸润融合”教学主张,促进区际教研交流,提升本区教师的英语课题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7月4日,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基于学科主张之书面表达”的专题教研活动。
音正达意
浸润融合
Research for Teaching
Research for Teaching
本次活动邀请了龙岗区小学英语教研员、深圳市名教师司雅琳老师作为主讲人,以司老师的省级课题《基于单元主题阅读培养学生初步书面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为引领,进行了书面表达相关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案例实践分享,全区小学英语老师进行了线上学习。
一、课题分享
Sharing for Improving
司老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教师在使用《英语(沪教版)》教材时存在了以下主要问题:如何通过区域系统化研究,优化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资源?如何链接各类资源,建立区域小学英语教与学生态系统?如何依托教与学生态链实现教与学主体的有机互动和多元沟通?如何提升小学英语教与学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益,从而提高区域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问题,司老师指出一线教师需要的教研指导应该根植于教材研读,开发教学资源;依托市级比赛,开设研训课程;借助课题研究,开展创新评价;满足教师内需,开拓延伸配套;基于核心素养,开启思维与文化之门的教研思路。同时,司老师通过十二年的研究,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解决过程,开发了基于单元整体的区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化策略的一图二表八基解决方法;确立了基于课标、教材的教法与学法指导的闭环生态链;
构建了区域小学英语高质量发展的教与学系统化策略。
基于单元整体的区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化策略的一图二表八基解决方法;
基于课标、教材的教法与学法指导的闭环生态链
区域小学英语高质量发展的教与学系统化策略
同时,司老师所带领的名师工作室团队针对一线老师们在教学中较难把握核心词汇首现和复现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开发了《小学英语目标精准施策研究与实践》的单词表,指导教师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设计了思维导图、教学案例集等,创建了基于课标、教材的备、教、评、辅工具性支持,为区域教学改革整体推进献礼。
司老师在10年的研究过程中开发了17个教研主题。以开发phonics教学配套资源集为例,针对沪教版教材涉及到语音教学内容篇幅小、内容少,教师存在备课困难多,难以搜集到有效的资源、课件等困难,司老师带领团队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三次开发,形成的配套教学资源集已在江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次开发,将三年级到六年级中每个单元的语音教学部分全部完成语音课件开发和制作。每个单元有9-10项内容,通过活动设置和学习效果的检测练习,考察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语境语篇中运用的能力;第二次开发,针对部分老师不会使用课件的情况,开发出每个单元配套的教学指导建议,对教法、学法、花费的时间做了详细说明;第三次开发,针对龙岗区基础较薄弱,面积最大的现实情况,老师们普遍年龄较大,语音发音不够准确的历史遗留问题,邀请年轻老师们将每个单元都录制成微课。
基于教师和学生存在的书面表达方面的问题,司老师分享了《基于单元主题阅读培养学生初步书面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的专题讲座,该讲座基于书面表达中,学生方面存在的缺乏自信、输入较少、积累不足、语感较弱等方面的问题,教师方面存在的缺乏指导性、有效性、作业类型单一、材料来源缺乏多样性、评价形式单一的问题,确定了基于单元主题阅读培养学生初步书面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的核心概念、依据、课例展示、单元说课、课例分析、过程推进研究、困难与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司老师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具体要求和教材以“模块——单元”的特点以及书面表达的方式与类型,明确了基于单元主题的书面表达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的研究目标。通过激发学生进行主题阅读的兴趣,探索如何依托教材进行“单元主题阅读”的策略;紧扣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心智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探索学生初步书面表达能力的策略;以课内阅读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探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
二、课例分享与单元说课
司老师分别以三个市级、区级公开课课例为依托,分享了基于单元主题式阅读培养学生初步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教学实践。课例1中,施蕴恬(龙岗区仙田外国语学校)老师进行了5BU9第3课时Advice for sickness的课例分享。施老师用chant和听音写单词的方式复习语音ay后,通过创设班级5个学生缺勤的真实语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分析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内容,提取关键信息,找出生病缺勤同学的不同症状、原因。通过搭建部分语言支架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达,给生病学生合理化的建议。最后通过视频展示新冠疫情中白衣天使的辛勤付出,进行情感升华,得出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防护的具体措施。
司老师就课例单元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内容整合、教学目标、教法学法、过程评价等方面,对施老师的课进行了全方位说课,明确了本单元的整合原则和预期、课时划分、文本整合的具体内容。本单元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法、情境教学法、语篇教学法,创设真实问题和语境,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在书面表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口语表达、初步写作到框架写作,合理具体,然后进行综合写作,实现开放式的表达,提高表达能力。通过三个课时的递进性学习,实现单元的整体性,主题的一致性,话题的延续性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递进性。
三、课例展示
为进一步增强老师们对基于单元主题的书面表达研究的理解,司老师分享了不同年段的3个课例实践。
课例1
在3AU10Numbers 的课例1中,司老师展示了单元主题式阅读进行核心词汇教学的案例实践。学生已在一年级学过数字1-6的英文表达,在本单元中属于复现单词,而数字7-10是本单元的核心首现单词。因此,在学习第一课时,创设葵涌出发坐巴士去光明农场去秋游的语境中,学生需要坐 E26巴士到竹子林,然后坐No.25到达光明农场的过程中,复习数字1-6,初步感知新学词汇7-10。第二课时中,学生到达农场,通过参观真实的果园,接触芒果、橙子、菠萝等南方水果,在真实的语境中口头操练,考察对数字的表达,拓展语言表达的范围,丰富内容。第三课时中,通过场地的变化,创设动物、水果、餐厅不同的语境,相同的语言,用问答、介绍等方式反复操练口语和书面的表达,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课例2
课例2中,司老师分享了U10 A friend in Australia的课例,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为12个月份的表达以及对分布在世界不同地方文化、气候差异的初步了解。司老师巧用了多个WH-问题进行提问,搭建支架,指导学生用电邮、书信的方式进行表达。首先,通过复习巩固季节的划分,唤醒旧知,然后通过WH-问题巩固掌握,让学生在口头表达顺畅的基础上,再落实书面表达。第一课时中,创设语境,扎实掌握四季和12个月份及基本句型结构;第二课时根据澳洲和中国所在的地理不同,对Amy和Jill两个人所处的不同城市、同一个月份进行气候对比,用思维导图引出发散思维。通过听力的输入,文本语篇的阅读,提问关键词,提炼出文本关键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给学生支架引导学生表达。第三课时在第一、二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进行文本阅读,将重要节日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写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书面表达。
课例3
案例3为6年级下册第10单元Great storybooks。本单元中,教材内容非常局限,语篇只有西方故事书的内容,内容难以支撑单元主体。因此,司老师在梳理了教材文本,形成语言框架,在巩固、提炼、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读更多的中国的故事,如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夸父追日等神话、寓言故事,把这些内容加入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不仅了解西方文化,更加注重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表达中国文化。第一二课时先学习教材中的故事文本,用report的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用英语介绍西方故事给他人听,帮助学生完成读后感。第三课时在一二课时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方故事的分类,学习新故事,用故事策略了解关键信息,介绍故事大致内容。教师加入文本,让学生提炼关键词,表达最喜欢的故事,用开放式的书面表达的形式,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进行自由表达。通过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读中西方的故事,提炼关键信息,用report的方式口头和书面表达介绍书、作者、故事概要。
司老师所在的课题组,以课题研究、实施为主线,在三到六年级中建立实验班,制定“单元主题式阅读及书面表达指导”系列课堂研讨计划,贯穿单元主题式阅读及书面表达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提取书面表达框架,鼓励学生开口说,最终实现完整的书面表达输出。同时通过不断的课堂研讨、课例展示、反思总结、完善资源集等工作,及时总结经验,采纳专家建议,吸收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改进、完善、推广优秀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符合深圳市小学英语的阅读与书面表达有效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老师们理解和实践阅读与书面表达融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Research for Teaching
相信通过本次以课题为引领的讲座、教学案例分享的培训活动,能够更多激发教师们的研究热情,帮助教师们更好的实现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能力的双提高,助力宝安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
转自: 宝安区小学英语教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