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综合实践】校园种植树木的调查研究 ——以郑州四十七中高中校区为例

2022/7/20 10:49:45  阅读:271 发布者:

校园种植树木的调查研究

——以郑州四十七中高中校区为例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 杨长风

课题组成员:姚佳和 吴凯迪 张晓洛 孙浩轩 管呈烨 魏佳淇

指导教师: 张宏 崔杨柳 王娟娟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要实施课程的实践性: 包括学科实践、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工程技术实践等。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活动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对植物种类认知度的调查分析,综合指导老师、学校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决定开展校园种植树木调查研究活动,以达到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的目的。

调查研究内容:

1.校园植物的种类辨别是活动的出发点。

2.了解植物的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别名、目科属、习性以及分布区域。

3.探索植物的文化历史,如相关古诗、名称由来、花树花语等。

4.植物的特殊属性在园林布局中起到什么作用。

5.绿地规划设计以及绿地功能作用。

6.为植物标注二维码进行信息化处理。

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法:通过网络书籍等文献资料,初步认知植物属性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实地考察打下坚实基础。

2.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加深印象,对比书中结论。

3.采访问询法:寻求老师帮助,对话园林工人对不确定的树种进行证实。

4.数据处理法:将植物基本信息汇成电子标牌形式,宣传展示标牌制作完成并悬挂,普及常见植物知识。

活动共分为三个期:

前期

张贴通知

第一次开会(成员登记、分工、常见植物知识学习、活动安排等)

联系辅导老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中期

(室外活动)成员报道

(室外活动)拍照、记录、知识学习、疑问与解答

(统一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

数据处理(制成资料卡片的电子版形式)

第二次开会(组内成果展示、确定标牌制作形式)

标牌制作(需要学校经费支持)。

后期

成果展示——悬挂标牌

新闻撰写

申请展板(校园植物介绍),撰写参加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报告。

通过“校园种植树木的调查研究——以郑州四十七中高中校区为例”,社会实践调查学习活动的开展。旨在调查并认知校园内种植的常见植物,熟悉北方见习植物,初步掌握植物鉴别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参加本次活动的国际部高一年级的成员,这些热爱自然,乐于探索的学生。在活动中研究调查的植物有59种,包括裸子植物银杏、雪松、水杉等6种;被子植物香樟、广玉兰、桂花、碧桃等53种。其中31种植物已制作成标牌,并进行了成果展示和标牌悬挂。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即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能力。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并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实践,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之目的。研究性学习亦是如此,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杨长风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副校级督学,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转自:科研课题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