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海南印记教育,融本土文化精髓。2022年5月24日早上6点钟,作为课题应用基地校的海口市琼山区旧州中学课题组语文老师们,一大早就前往海口市海港学校,参加陈贞老师主持的“三个基地校”课题结题汇报活动。
本次结题汇报活动共有三项流程:
1. “诗语士文·海南印记”课例展示课
2. “诗语士文·海南印记”评课研讨
3. 应用基地‘三校”主持人结题汇报
4. “诗语士文·海南印记”专家专题讲座
课例展示课
本次活动,三个基地校各带来一节展示课。
第一节,海港中学陈要峰老师带来题为《探寻海南之名士,感悟琼崖士文化》的公开课。陈老师以“士文化”相关的“孝、悌、忠、信、仁、义、廉、耻”导入,再引入本节课重点学习探讨的人物——海瑞。
本节课重点,研讨文本,分析人物。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案上的表格:“从文中找出海瑞的相关事迹,概括并思考,体现了海瑞哪些优秀品质?”陈老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给予学生充分探讨时间,让学生们从海瑞的事件中感受该人物的优秀品质。
本节课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以学生展示为主,老师重引导,讲方法。让学生对本土“士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陈老师再次给学生展示五公祠的相关文化常识,提醒学生认真感知“士文化”精神,认真走进海南士人。给自己喜欢的海南士人做一张创意名片并分享。
第二节,由我校符盈老师带来题为《诗语士文,海南印迹——海南的苏东坡》的展示课。符盈老师,由苏轼的名,号,字导入,引出本节课重点探讨的一首苏轼的诗《六月二十二日夜渡海》。这节课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孩子们逐渐走进苏东坡的仕途之路,感知苏东坡的士人风骨。
符盈老师通过抽读、范读、齐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自由讨论“你从这首诗的哪些语句读出苏轼坎坷的仕途?面对坎坷仕途,苏轼有着怎样的人生选择和人生态度?”
学生们讨论积极,感悟深切。符盈老师小结出,苏轼的责任与担当其实就是“士”之精神。再让学生回忆符合合“士”精神的名人,重点介绍了海南的士人。最后让学生创作苏东坡的文化名片。学生们创作积极,听课老师反响热烈。最后符盈老师精妙总结,再次提醒学生要知“士人”,懂“士人”,做“士人”。相信这样一节生动的诗歌课一定会给听课的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节,由旧州中学朱琬玉老师带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走进“进退自如,荣辱不惊”旷达之士苏轼》展示课。
本节课由三个环节构成,分别为“温故旧知,美背名句检测诗文积累”“学习新知,美读诗文探寻苏轼一生”“发现未知,美悟精神激励前行”。板块教学,环节紧凑,逐层深入,从“文字”“文学”“文化”“内化”四个层面探寻“士作者”——苏轼的一生,构建起“士作者”群文教学的框架。
朱老师课堂切入角度精准,从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入手,初读“画像”获取诗人信息,再品诗人仕途“低谷地”黄州惠州儋州诗文,领略士之精神品质,品读文化自信内涵,最后美悟苏轼“活法”,激励自我前行。
朱老师激情澎湃,和学生互动热烈,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苏轼不同时期的不同诗文,让学生在读诗、品诗中进一步走进苏轼的“低谷人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要有“士”之精神,做强者来抵御人生的低谷,做乐观者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课交流
首先由熊永华老师首先做了简单的点评,接着由文昌中学陈文强老师进行评课。
文昌中学陈文强老师点评三节课总结为“实课”“美课”“满课”,给予三节课很高的评价。
刘成老师点评诚恳真实:分别从“学习目标”“学习结构 ”“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对三节课进行点评。刘成老说三节课设计思路清晰简洁,三位老师的三节课中,陈老师随和,他的课重视“学科认知情境”;朱老师澎湃,她的课涉及到了“个人体验情境”;符老师温婉,她的课让学生有“社会体验情境”的体验。
结题汇报
活动第三项,三所学校课题主持人做课题结题汇报小结。海港学校课题主持人杨勇副校长、文昌中学课题负责人刘晴老师、旧州中学刘文川校长,分别就自己学校课题组如何开展与“士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何落实课题研究和如何钻研课堂教学,进行详细而真诚的分享。
三位主持人在分享的过程钟,也提出了在进行课题推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今后改进的策略,鼓励在座的各位老师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和推广,认真开发与“士文化”相关的课程和活动。
专家讲座
本次活动最后一项,由课题主持人陈贞老师做结题讲座。
陈贞老师将三个推广学校这一年进行的课题研究活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给三所学校的课题负责人以及所有参与这个课题研究的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鼓励!
随后陈老师也非常中肯的指出三所学校在做课题研究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相信这个课题的坚持研究和推广,将给海南学生以及我们老师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最后激励老师们继续前行,指明课题今后研究的三条实施路径,实现“诗语诗文”“三融合三跨界”,立德树人,打造海南印记教育。
转自:海口市琼山旧州初级中学教研室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