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课程新方案 学习课标新变化系列之二

2022/6/1 16:45:56  阅读:428 发布者:

为了加强老师们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解,准确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525日上午,在韩同欣主任的带领下,城阳区全体物理老师观看了由秦晓文老师主讲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物理学科的解读系列公益讲座。

秦老师的公益讲座以学以致用、优化发展为主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详细解读,老师们收获良多。

一、课标修订的出发点、着眼点、变化点

新课标的修订着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要求,以提升育人功能为目的,适应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以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衔接好学段之间的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课内外的关系,总课时与负担的关系。

此外,新课标突出了实用性,为教材编写、教学、考试命题、评价提供更清晰的指引。特别是在课程目标上发生了变化,新增了学业质量要求,对学生必做的实验进行了分类和优化,例如,新增和改动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等实验。同时,也新增了跨学科实践活动和学业水平考试建议。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教师应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观念和完善的科学观,同时也要具备关键学科能力,例如:科学思维能力。教师们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方法在于学习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并自觉应用于科学认识活动与合作开展探究案例探讨。

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诊断反馈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反馈方式来提高反馈效率。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理解并接纳学生的情感,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对待教育工作应有探究的、反思的、理论自觉的态度。

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今后,我们也将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扎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孟祥福老师:

通过聆听本次秦晓文主任物理课标解读专家培训,让我知道:最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和学生是大有裨益的!

我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物理本科专业毕业的物理教师,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足。聆听了秦晓文主任的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线上讲座,如醍醐灌顶,让我受益匪浅!

秦晓文主任深入浅出的讲解,又让我有一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本次培训,我获益良多:有关于物理新课标概念、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也有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心得和内化等等。通过本次线上培训,我更加坚定的认为:物理,是用物理理论的逻辑、实验作为“骨架”的科学之母!真诚感谢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秦晓文老师给我们提供本次课标解读公益讲座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谢谢!

王建建老师:

通过聆听和学习今天的“2022新课标”解读讲座,我认识到全新的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定义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理念上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强调真实问题情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课程的总体目标从“提高科学素养”调整为发展“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并列为四大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由三个一级主题变为五个一级主题。将“实验探究”单列出来,凸显物理实验整体设计,强调物理课程的实践性。“跨学科实践”侧重体现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的联系,在上一版课标中也有要求,但在新课标中,地位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继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此为导向,更好的践行课程理念、落实课程育人功能,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日常。

宋秀岩老师:

今天上午,我认真的聆听了秦主任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际。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是指教师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三、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新课标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素质的内容,所以老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评价标准,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新课标标准,使我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尝试。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周虹老师:

通过秦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和指导,作为一线教师更多地去思考作为物理教师的责任,怎样去将新课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秦老师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也引导我们去实践和思考,改变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用新的课程标准去指导教学。新课标基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新要求对2011版本进行传承和改进,我的学习收获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2022版课标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物理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内涵及课程目标,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物理实验整体设计,关注跨学科渗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秦老师也展示了科学探究活动,教给我们提高探究能力的方法。

3.新课标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教学内容标准发生了调整、整合和删减,需要我们对照新课程标准去解读,这与我们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将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目标相联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自然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体现出物理的育人价值。

袁丽靓老师:

通过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秦晓文主任对新课标的解读。我对课标修订的结构与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针对新课标的改版,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的贯彻实施。

1.在讲授学科内容时要注重学科之间、中小之间的衔接,展示所学知识的综合性。例如讲大气压强时可以渗透生物中的肺部呼吸过程;在讲抽水机的单向阀时可类比生物学科中瓣膜。

2.以课程目标为起点,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明确细化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细化目标时要注意体现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例如在密度测量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并要进一步制造难题,使学生在评估过程中提升交流反思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的课标为物理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勾画了清晰的蓝图。作为一线物理教师,我会主动将课标学习和具体教学实践对接起来,不断实践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育人的质量。

隋冰灿老师:

525日上午我和我的同事在线上有幸倾听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秦晓文老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物理学科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课程目标强调的核心素养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2022版课程标准的探究要素有四个环节: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其中问题就是培养学生能提出物理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证据就是要培养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释就是要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交流就是培养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的能力。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感觉此次讲座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的研究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位姣姣老师:

听了秦主任的指导,我受益颇丰。第一,做一名能共情、会思考、善反思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第二,多研究多请教多学习,加强实验理论的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第三,引导优生大胆质疑创新,这是未来科研型人才必需的技能。鼓励差生不要自我放弃,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踏实肯干是将来谋生的基础。

宋佳老师: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看出新课标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在修订原则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三大原则,变化主要集中在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两方面。在课程方案方向,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在课程标准方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给我们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同时,新课标的发布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起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会更系统设计学习活动,突出用信息科技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打造真实的、多元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鼓励知行合一,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王鹏飞老师:

通过秦老师对2022版新课标的详细解读,我对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教学思想、教育评价等的改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2022版新课标更加详细地阐述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强调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强调课程结构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在课程目标上,由三维目标调整为核心素养和目标要求两大方面,目标围绕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四大素养设置。

在课程内容上,新增跨学科实践内容,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实验的重要性。新增学业质量内容,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供依据。课程内容的增减变化较大,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去研读思考。

课程标准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依据,我们一定会认真研读学习,思考其中的变化和内涵,把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多学科综合实践能力,改革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转自:城阳区初中物理微教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