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十四五”的开局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市南初中物理学科的骨干老师会陆续为老师和同学们推出系列专题,使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教与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市南物理”专栏会在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公众平台中与大家见面,希望能与老师和同学们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简介
市南区共有12所初中学校,万余名初中学生,80余名物理教师。区域中学生整体素质好,不同学生各有所长,适应未来发展能力强;物理教师教育理念先进,队伍梯队发展均衡,名师和骨干教师占比过半;学科教研氛围浓厚,师生有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
PART02.
科普读物
>>中国古今物理成就和应用<<
回望历史:中国古代声学研究
撰 稿:青岛七中物理组 娄馨月
编辑审阅: 陈翠玉
古代中国人不仅记述了许多物理现象,发现了很多物理规律,更有包含物理知识的诗赋文字传世,至今仍对我们现代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从古至今,声学都是人们重要的探究领域之一,中国人关于声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旋律意蕴。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至今仍不乏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伴随上古时代的宫廷乐律,一起领略声学的神秘魅力,倾听来自中国物理史中的强劲之音。
一、古代中国有关声的理解
(一)声音的产生
东汉时期,王充认为:“人所以言语呼吸者,气括口舌之中,动摇其舌,张歙其口,故能成言。”他认为口舌的张合使人能够发出声音,并将箫笙发声与口舌发声做出类比。而到了唐代,人们对声音的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乐书要录》指出:“形动气彻,声所由出也。”谭崤在《化书》中写道:“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指出物体的振动带动了气体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五代时期,道士谭崤在《化书》写道:“耳非听声也,而声自投之。”他认为声音能够自己传播到人的耳朵中。明代时期,宋应星认为:“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他把物体对于空气的激荡与投石引起的水波扩散现象相类比,很好地描述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三)声学现象
共振
《隋唐嘉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洛阳有个僧人,他的房中有个磬,白天黑夜都会自己响起来。僧人为此感到害怕,从而得了大病。绍夔听说了这件事情,便拿出怀中的锉,在磬上锉了几处,它的响声就消失了。僧人问他原因,绍夔说:“这个磬和钟的韵律相吻合,敲这个那个也会响。”这就是共振现象。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描述了乐器共振现象,他剪了一个纸人放在少宫或少商弦上,弹动宫弦或商弦时,在相应的少宫或少商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起来,而弹其他弦时,纸人则不动。用两只琴,将纸人放在一只琴的弦上,弹动另一只琴时,相应的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沈括将这种情形统称为“应声”,并指出这是正常的规律。
沈括与“应声”现象
二、古代中国有关声的应用
(一)乐器与乐律
中华民族远在新石器时代,已能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中国古代乐器主要分为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中国早期的弦乐器是琴瑟之类的弹拨乐器,唐代又发展出胡琴之类的拉弦乐器,古人通过调整弦的长短和粗细来控制音调;管乐器发音是由于管中空气柱振动的结果,中国古人也认识到了管乐器发音清浊与管之长短的关系,因此通过改变管的长短来改变声音;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有鼓、磬、钟等,古人对其形制与发音的关系也有一些经验性认识,通过改变鼓的大小,长短和厚度,改变发出的声音。
我国古代乐器
(二)古代建筑中的回声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了“虚能纳声”的见解,即将牛革箭袋放在地上当枕头,“附地枕之,数里内人马声,则皆闻之”。从现代物理学观点看来,这是由于地面下传来的声波能量衰减小,而箭袋的空腔起了集声作用的缘故。除此之外,《墨子·备穴篇》中关于空穴传声类的记载与建筑有关的也有“地听”“墙听”,这也被后世历代兵家所用的一种方法。在城边挖井置瓮,瓮口用布或者皮革蒙住,伏瓮而听,就可以根据其响度大小而判断远方敌军的方向和远近了。
墨子的“地听器”
(三)古代建筑中的回声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时,会被反射回来,从而形成回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巧妙地运用了回音的原理来建造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壁前呼之,即闻回音不断。山西蒲州莺莺塔以石投前地,则声在塔底;以石投后地,则声在塔顶。而在河南三门峡市蛤蟆塔,若以石击塔身,或在塔侧击掌,则能发出“咯!咯!咯!”的蛙声。这都是利用了墙壁或塔檐上复杂而又规律的建筑结构,使得声音在其中多次反射而形成的。
天坛回音壁
莺莺塔
蛤蟆音塔
三、近现代中国声学大事记
(一)语音识别起步
我国的语音识别研究起始于1958年,至1973年,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开始了计算机语音识别。
(二)人民大会堂声学设计
1959年,马大猷先生受命负责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他采用穿孔板吸声、分散声源等办法,有效解决了大会堂的回声问题。
(三)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
2003年发明的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可以精确绘制海底的地形地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油田区域和航道的地形测量、水下管道测量以及海底地形匹配导航系统等方面。
(四)奥运语音导航系统
中科信利语音实验室开发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研发了奥运语音导航系统,可以使计算机“听懂”不同的语言,为参赛运动员和观众及时提供各种帮助。
(五)“蛟龙”入水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潜入7000多米深的海底,“蛟龙”号的水声通信系统由两套系统构成,水声通信机和6971水声电话,形成双保险。
(六) “海眼”问世
2018年,“海眼”系统应用于水声远程探测,可探测到500km外的水下目标,从而有效防止敌方核潜艇的侵入,是我国海上“领土”的有力保障。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