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与2011年版课标对比与新变化
(二)总目标
2022年版
2011年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学生能: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删除)
(1)知识技能(删除)
①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④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删除)
①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③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④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删除)
①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②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③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④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删除)
①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③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④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⑤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三)学段目标
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
根据“六三”学制四个学段学生发展的特征,描述总目标在各学段的表现和要求,将核心素养的表现体现在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之中.
2022年版
2011年版
第一学段(1-2年级)
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分类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基本方向,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这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含退位减法);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会简单的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
第二学段(3-4年级)
认识自然数,经历小数和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的加减运算,理解运算律;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过程,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了解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的简单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和方向,认识质量单位,尝试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第三学段(5-6年级)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探索数运算的一致性;形成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探索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经历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的过程,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判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在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中了解负数, 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感、量感、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初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惯.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第四学段(7-9年级)
经历有理数、实数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数域扩充;掌握数与式的运算,能够解释运算结果的意义;会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描述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形成合适的运算思路解决问题;形成抽象能力、模型观念,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经历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建立基本的几何概念;通过尺规作图等直观操作的方法,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关系;掌握基本的几何证明方法;知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征,理解相关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形成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理解随机现象;探索利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功能;经历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能够计算平均数、方差、四分位数等基本统计量,了解频数、频率和概率的意义;形成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和推理能力.在项目学习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运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与结论.能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关注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欣赏并尝试创造数学美;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第三学段(7-9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应用.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四”学制第二学段(3-5年级)目标主要参照“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制定,适当降低要求.“五四”学制第三学段(6-7年级)目标在“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基础上合理提高要求,结合“六三”学制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确定,使“五四”学制6-9年级目标进阶更加科学.
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
转自:仙游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