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中的主要变化等问题,采访了部分参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专家。本期关注 《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在何处
一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主要思路和改革重点是什么?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强化课程思想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三是坚持创新导向。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更新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改革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二课程方案主要有哪些变化?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三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
一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二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三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 “教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四什么是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
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是国际教育竞争的集中反映。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就是指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方向、为目标。
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的超越和统整,是人在真实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要求“坚持素养导向”,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凝练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是使个人在21世纪能够成功生活、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进步的为数不多的关键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是国际上公认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方案强化课程的综合化、实践性,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知识到素养”是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五新课标如何彰显课程内容观?
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修订最为实质的问题。本次课程修订超越学科内容观和教学内容观,彰显课程内容观。在课程内容理解上,即以学习为中心,不仅包括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问题,还包括怎么教、怎么学的过程方式问题,以及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目的价值问题,甚至还有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结果水平问题。
这种复合型的课程内容观,更利于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打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克服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乱象。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核心素养。比如关于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主要是以区域地理学的领域(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平铺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学科逻辑很强,但对学生的学习立场考虑不够。修订后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立场,建构出学科活动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地理学习内容体系:以认识宇宙环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这条核心线索为主干,将运用地理工具和参与地理实践这两条支撑线索贯穿其中。
本次课程修订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重构课程内容,优化呈现方式,使各部分内容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实现“少而精”,做到“纲举目张”。有效清理、归纳、整合学科知识点或主题活动内容,在学习内容安排层面落实减负、增效、提质。
需要强调的是,本次修订没有弱化学科知识,而是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把学科核心知识融入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项目或任务等学习活动中,形成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六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一是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二是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三是依素养发展水平来描述学业质量,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
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知识技能在学科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引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 “传输”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需要指出的是,内容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既需要有课程目标的总体指向,需要内容的选择、组织,又需要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业要求”及最终的“学业质量”部分中做具体的描述,使核心素养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变成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
七如何理解“学科实践,让自主、合作、探究迭代升级”?
当下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迭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重组课程内容,创建学业质量标准,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的、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
所谓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在教学情境中,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究其本质,学科成于专业的实践,学科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且致力于人类实践的改善;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就其特征而言,学科实践强调“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学科实践超越了传统知识授受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学科实践既注重学科性,也注重实践性,因此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学科实践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
值得一提的是,学科实践并不是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
八如何在学科中强化“实践意识”?
各课标修订(研制)组的重要共识是必须强化“实践意识”,确立实践在各学科培养人中的重要乃至核心地位。为此,各课标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增加了大量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从这个角度说,落实课标就是要把这些实践活动真正落在实处。
可以说,实践性就是新课标为教学活动确立的“刚性”标准,新课标所要求的新教学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的育人方式框架中增加点“实践” “活动”的成分,而是要以学科实践为支点,撬动传统育人体系,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
核心素养的形成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的知识与学生的身心有机融为一体,外在的知识才能变成学生内在的能力和品格。学科实践本质上就是要求用学科独特的方式来学习学科。尊重并彰显学科的独特性、体现学科的精气神,是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
九作业该如何改革?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巩固的手段。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复原力、自控力、专注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作业是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
作业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评价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双重功能。如何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的作业?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是目前可操作且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孤立、割裂等问题,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
学科基础性作业应该是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类型作业的结构化组合,而不是单一作业类型的“一统天下”。教师还需要从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统计分析、讲评辅导等方面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产生好的作业效果。
十未来考试、评价的方向是什么?
依据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命题改革的方向就是:让测评发生在知识处于生成状态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之中。不论是客观性测试还是主观性测试,考点必须“生长”在产生知识或应用知识的“土壤”之中。
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
坚持试题的开放度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把批判性思维素养与创新素养的培养作为教与考的重要内容。
从碎片化、点状式测试走向整体性、结构化测试。测试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一个有思维含量与探究含量任务的过程,或做一件完整且有挑战事情的过程。
考试评价要强调素养立意。就是要在创设的情境、给出的任务当中去考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去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是简单考查学生死记硬背。比如对历史学科的考查,就要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时间、人物、事件的考试要求,而是通过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晚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以往历史考试通常考什么时间、什么事情、什么内容等。未来会怎么考呢?《马关条约》签署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也允许外国人来投资办厂,这两者有什么不同?这不仅仅考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素养的综合表现。
十一如何强化一体化设置和学段衔接?
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二是关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世界各国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推进幼小衔接的路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学段入手对如何实现幼小衔接、小幼衔接或双向衔接提出要求,另一类是从课程与教学入手,强调设计专门的衔接方案或课程来实施幼小衔接。后一类路径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此次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从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体化设置,提升了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了学段间的衔接。各学科课程重点关注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内容的设计,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强调实践,创设情境,运用体验、合作、探究、表现、交流等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浙江教育报 前沿观察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