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线上教研】数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视导与新教材、新课程培训总结

2022/5/10 9:24:00  阅读:320 发布者:

2022农历新年刚过,春回大地、绿意萌发,新的学期伴随着春意即将开始,然而我们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上级部门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统一部署与领导之下,我们在迎难而上抗击疫情的同时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录制网课,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尽量将疫情对教学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有效组织开展线上教学视导,深入一线线上课堂,与教师、学生交流研讨,最大限度的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切磋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高效应用,彼此借鉴线上教学好的方式方法,尽可能达到对学生接受知识的及时反馈与督促。在视导、实践的同时,我们还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新教材、新课程的培训,提升理论水平,革新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现做如下小结:

一、教育教学视导工作

()2022314日周一开始,教学研究中心中学数学学科,陆续开始对全市的高中、初中进行教学线上视导,视导的学校包括:呼市二中、呼市一中、呼市回中、师大二附中、呼市十四中、师大附中、师大附属学校、清水河普通高级中学、玉泉区与新城区所属中学等。

()为期两周的视导工作在教研员杨鲜枝老师精心策划、领导与组织之下,创新了视导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收获了宝贵的线上教学经验,开拓创新了许多线上教学的好方法,提升了一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此次视导,首先我们创新了以往单独以教研员参加听评课视导的方式,而是组织了全市的骨干教师团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跨越时空界限的优势,邀请全市各校骨干教师网上云端听评课,有效加大了交流与互动、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的范围,真正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其次,我们尝试组织了新城、玉泉两区所属学校联合视导活动、组织了以师大附中为主承办方的多个旗县区联合学习视导活动。通过此种方式,不仅突破了区与区之间、校与校之间的教育藩篱,还将各个区、各所校的优势得以推广、不足得以改善,为每所学校进步、提升提供明确的抓手,将曾经所谓的竞争融入到和谐的教学交流与分享之中。

()及时收集、整理、总结视导之后的反馈材料,尽可能多的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了解一线教师的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一线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菜单式”服务。例如,线上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难以了解学生线上课堂的落实情况,尤其对于数学科目而言非常重要的运算求解能力如何通过线上教学来提升,有的老师分享了好的经验——通过课下及时上传学生本人运算求解的稿纸图片,教师及时审阅、反馈。

二、新教材、新课程培训

2022330日,我们有幸聆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的李海东老师为我们就新教材、新课程进行深度解读,李老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精准提出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架构之下的数学学科而言,结合具体学科实际情况,我们又提炼出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并以此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评价、实施方案,首先是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取消考试大纲,将日常教学由“考什么教什么”的模式逐步引导回“教什么考什么”的培养模式。其次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实际,增强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通过上述手段与方式最终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将落实“四基”,培养“四能”,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常态化要求,教给学生真正的数学,而不是考试的数学。

李海东老师还强调,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努力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理解,理解数学内容的教材呈现的缘由与目的,由此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重视数学对象的获得过程和研究过程,以问题引领、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新教材中,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元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作为准备知识,旨在将初中已学知识过渡到较为抽象的高中知识;新教材中还删除了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和简单逻辑连接词,增加了数学判定、性质、定义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关系,提倡选择对数学最有用、又能说清楚的内容作为例子,充分围绕符合数学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来编制教材。

来源:呼市教研中心中学教研 2022-05-07 11:47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