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常规课要画好“三条线”

2024/10/31 15:48:27  阅读:17 发布者:

立足新课堂,上好常规课,不仅是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更是践行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与公开课相比,常规课更有一种大道至简、大巧若拙的“家常味”,让人在亲近之余更添一种真实。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在常规课上多下功夫,常抓常新,常研常精。

画好课前“基准线”,让常规课有备而来。这里所说的“基准线”,主要是指常规课备课应遵循的基本要素。画好课前“基准线”,一方面,要立足核心素养要求,细化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细化教学目标时,应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价值规范,制定具体、适切并可操作的教学设计,通过巧妙的素材引导、透彻的知识讲解、深刻的学理分析,彰显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发展,促进知行合一。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必须坚持以学生素养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现实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注重选择、设计和运用生活中的典型实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体验中拓宽视野,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画好课中“辅助线”,让常规课有的放矢。这里所说的“辅助线”,是指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当预设与生成不能相统一甚至出现意外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辅助、引导,让师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为此,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关注知识的“重难点”。常规教学中,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各不相同。教师在对重难点知识突破时,既要关注整体,更要关注个体,做好个别辅导。另一方面,要关注能力的“提升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常规教学中,部分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提升,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并适时地给予辅助支持和方法指导。同时,教师还应重点关注价值观的“易混点”。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常规教学中,对于“易混点”更要旗帜鲜明地讲清楚,让学生学懂弄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画好课后“延长线”,让常规课有章可循。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仅仅满足于经验而没有深度的反思,其教学永远是简单重复的劳动。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里说的“延长线”,就是指进行课后反思。教师常规课后应适时对课堂进行复盘,反思教学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让常规课堂有章可循。一方面,要反思对教材的把握度。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生动、深度的再现。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效果,观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挖掘深度和创新力度,总结经验,思考改进的策略。另一方面,要反思对课堂的驾驭度。课堂驾驭度是教师对整个课堂节奏的掌控、协调和应变等。教师虽对课堂教学有预设,但课堂依然具有许多不可预测性,这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后教师要深刻反思自己在教学组织、教学流程、教学意外等方面的处置措施和应对技巧是否适宜,有没有达到最优化。此外,教师还要反思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这是常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好印证。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反思整个学习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如课堂导入的合理性、情境创设的贴切性、知识过渡的自然性、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以及适时评价的多元性等等,让常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知识的超市和思维的海洋。

转自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