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野下,高考的历史题目对知识点的考查越来越高于教材,越来越让学生和考试觉得跟教材没有关系,学在教材内,考在教材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更有甚者,教材这样说,但考试的材料却跟教材说法南辕北辙,这是让学生抓狂的事情,当学生考试失分,历史教师估计也就开始抓狂了,还如何让这样彼此尴尬的局面减少呢?
一、备课中要深刻领悟学科核心素养,将教材内容融入学科素养中
备好课是上课的前提,新高考视野下,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越来越成为命题者的首要目标,一定意义上说,高考一半考学生,一半考老师。如果从教教师层面看,也就是考查教师对新高考视野下如何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高考从选择题到材料题反复考查的内容,这样的考查说白了就是从各个层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说白了就是看老师引导到哪一步。如何引导?那就体现在课前老师如何备课的问题。
既然是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那老师就要在备课中深挖教材中可以训练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点,以此为契机,来培养其解题能力。实际上,教材中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备课时,我们要仔细研究历史教材,从教材正文到教材的每一个功能性栏目,都不能放过。如:当我们新统编史纲要教材,授课鸦片战争的时候,常规的授课是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四个方面讲起来,然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次再讲起,老师自己都感觉很累赘。是啊,当自己都感觉很累赘的时候,为何老师就不能反思我们该如何上好这一课,让学生以后无论面对鸦片战争的什么题目都可以应付自如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比较中整合教材内容。
教材是纲要,所谓纲要就是起到统领作用,那我们就改变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改为用教材教,也就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思想改变了,思路也就打开了。所以备课这一课的时候,不放把两次鸦片战争放在一起备课。采用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如问题可以这样设置:
1、关于这场战争的称呼,为何我们称其为鸦片战争,而英国却称其位通商战争?
设置这样的问题,是想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同一个历史事件,站位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各异。所以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这场战争。之所以称之为鸦片战争,那是站在我们的角度看,因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抵制,大英帝国的机器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工艺却深得英国人的青睐,所以在两国正常贸易中,贸易逆差也就出现了,我们当时始终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英国也就想当然的处在逆差的位置上,贸易逆差不是英国愿意看到的,大量的商品积压背后的深层次影响是大英帝国的政府最畏惧的事情,所以围绕如何扭转逆差问题,大英帝国最终把心思放在了鸦片上。站在我们角度,称之为鸦片战争,学生也就理解了,因为鸦片给当时大清帝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而英国却不认为用鸦片打开中国市场有何过错,大英帝国只是把这样一场战争,看做是打开中国市场的的一场通商之战。
一个问题,让我们学生会思考很多,也在思考中知道了英国为何要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我们老师也就没有必要再拿过来在课堂上讲授了。另外设置探究这个问题,也让学生不自觉的会比较两个国家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不同,这样的比较,也就让学生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有了预判。
2、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有何渊源?
备课中设置这个问题,是源于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在角度不同视野下探究了第一个问题,得出答案之后,针对第二个问题的提出,就会很自觉的对其比较。从爆发原因,经过,结果,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这样一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讲解,放手给学生进行,学生一定会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理由就是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当时的市场,掠夺原材料。
与此同时,在战争经过中,我们可以在两次鸦片战争经过中,截取显著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度思考,以发散学生思维,如可以利用虎门销烟,设问:假如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会不会依然爆发?学生阅读中只是知道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是这个问题一假设,就让学生必须把思考点放在了大英帝国身上,学生也就知道这场战争是必然要发生的,因为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使然。
同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也可以拿来作为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的社切入口。这个历史事件,我们老师备课时,可以预设下角度,引导学生从炎黄子孙的角度如何看待,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列强的角度如何看待,最后从世界的角度如何看待列强对文明的践踏?三个角度,就会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固着在我们自己原来初中的历史思维里,从世界的角度,也要分清正义和邪恶的力量。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无论如何,世界文明采用焚毁的方式是对中国文明的蔑视,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如何对待文明在这样的历史事件中就顺风顺水的交给了同学们,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什么是文明,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增强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德树人的目标也就此达成。
3、两次战争都用“鸦片”命名,他们在不同战争得地位如何?
这是一个耳目一新的问题设置,因为学生初中学习这个历史事件从来还没有思考过两次战争中的鸦片的地位,所以这会刺激他们探究的欲望,让他们由被动探究到主动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无形中提升。探究中他们就会发现,第一次战争,鸦片是扭转两国贸易逆差的工具,而且行为还是不被大清帝国认可,也就是有非法嫌疑,教材中把大英帝国向大清帝国输入鸦片说成是不正当的手段也就可以理解了。何为不正当,就是不被大清帝国认可,那英国就要在接下来想办法让大清帝国认可鸦片,由此学生就想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在对比两次战争签订的条约以及条约内容时,在搜征求解的过程中,也就明白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鸦片是合法的鸦片,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获得了大清帝国的条约认可,具有了法律效力,也就是所谓的鸦片贸易合法化了。
从以上备课思路来看,包括在授课时,学生探究的效果来看,也是很不错的,也就是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关键是新高考,新视野,那么备课思路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不断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不断培养学生解题思维为抓手,不断以学生学习力的养成为终极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而不是成为高考的机器。
二、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课堂的生成,这是教师的反思之源,学生的原动力
备课毕竟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即使我们在课前充分考虑或者预设了何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会拘泥于我们各个他们宿舍的路,虽然我们是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课前我们也充分考虑了学情、班情,考虑了学科素养,但是这不能说明我们的备课就是完美的。有一种课堂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不按照常理出牌,而此时老师总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此刻我们要反思,学生为何不按照常理出牌?课堂本就是争鸣的地方,有争鸣才会碰撞,思想的火花才会出现,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课堂,才是育人的课堂。
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学生,每一节课堂都会有“意外”发生,这样的意外,给我们的是惊喜,因为,孩子们思辨能力被我们培养出来了,敢于挑战很权威本身就是一个学生良好的学习力的体现,说明他们开始在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加工,得出自己的想法了。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争鸣本来就是课堂的精华所在,也是课堂的生成,更是学生成长,老师专业素养精进的源泉。面对学生的质疑,我们课后要反思,学生为何会产生疑问,或者为何会有不同的声音?正是学生这种不同,我们老师才能在专业上,在课堂驾驭能力强,在专业写作上得以提升自我。
转自一周闲言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