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闲来无事,就会把电脑里以前下载的名师公开课拿过来欣赏,当静下心来观看的时候,看的多了突然发觉如今的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公开课,顾名思义,是一种面向一定数量教师开设的课程,年轻老师开设公开课和工作几年教师开设的公开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年轻教师上公开课一定要遵循公开课的规范,他们的公开课一定要反复磨课,备课,修改,要在听课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完善自己将要执教的公开课,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这套程序不可以少。工作过好多年的老师不必要按照这样的程序,若是和新教师一样磨课,再上课,再修改,就会让人觉得做作。有时候,我们听名师上课,总感觉像是在演戏,而不是在上课。所以当有经验教师熟悉公开课流程后,就应该学会自我超越,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备课思路。
我们教师一学期大大小小总会听不少公开课,偶尔也上过公开课,可是公开课到底该听什么?公开课到底该如何上,可能这个问题还是一个一直在探究的课题。但是,公开课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大家关注。
一、公开课不能上成表演课
公开课的开设主要是供听课者学习的,听课的人若是从你的课上学习不到上课技巧和对知识点的处理技能,那这节课听起来就毫无任何意义。这样的课也就不是公开课,是十足的表演课,表演是提供给观众欣赏的。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看出:表演课,就是观看你的表演,表演者只要演的精彩圆满,吸引观众眼球就是上乘之作。公开课是上给别人学习的,不是用来观赏的,既然是公开给别人学习,就要让这节课具有可学的成分,若具有可学成分,就必须上的真实,必须不做作,必须在常态下进行。
公开课也需要表演,那是学生的表演,是真实的表演,没有做作成分,拒绝为表演而失真。公开课一旦失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失去了可学性。当公开课供人观摩的时候,仅有表演,没有学习价值,完美到听课老师无法借鉴,学习,也就失去了可操作性。大家都心知肚明,公开课就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众多老师有这样的一种准备公开课的意识。这种意识存在,只会阻碍自己进步。公开课就要按照常态课来上。很多一线老师。包括我自己,也只是在被听课的时候才这样上,其他时候都是常态课。如果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公开课还是上成没有可学习性的表演课,可见这样的公开课假的什么程度,虚到什么程度,脱离实际到什么程度。以历史课为例,现在的历史公开课还是徘徊在原有的层面上,创新也只是在对教材的整合上,始终脱离不了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上,变化的只是形式,但始终以分析为主,很大程度上,把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和探讨作为公开课的主流。历史公开课要不要分析?要,历史课脱离不了对材料的分析,但不能以分析一统天下,环顾当今的历史公开课,为何一直止步不前,罪魁祸首就是分析。分析固然重要,但我们历史公开课能否真正的探索,能否一点点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二、公开课要上成呈现课,而不是展示课。
一节成功的历史公开课,到底成功在哪里?到底如何才算成功?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思考:公开课到底是向听课的老师公开什么?观摩课是让听课老师观摩什么?示范课到底是向听课老师示范什么?听课到底是该听什么?这是上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的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公开课,我觉得授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我们这节课到底要向听课老师公开什么?我想不外乎要公开对教材的整合,设计,公开自己对教材的精准到位的处理,公开自己如何处理教材的重难点,公开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公开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公开如何处理材料,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如何让学生经历探究找到答案,如何用现有的知识储备组织答案。这或许才是公开课真正该向听课老师公开的地方,听课的目的于学习,听课人通过一节公开课要学习的正在于此。听课就是学习交流,看看公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环节,对照自己平时的上课环节,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平时的常态课败笔在哪里,这才是听一节公开课给我们听课老师最大的收获,才是听客人最受益的地方!
公开课一定是师生互动的课堂,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活跃课堂气氛离不开老师问题设计的丝丝入扣,离不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的积极探究,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上的呈现。我这里用呈现而不用展示是有原因的,展示一般都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课堂上,为了展示最好的一面,公开课在打磨的时候,就会反复在这一环节下功夫,几节课磨下来,这一环节就完美了,从残缺到完美的过程,我们执教公开课的老师清楚,可是在公开课上,听课老师不清楚,学生在公开课上展示的过程,都是完美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的展示,让听课老师看不到瑕疵所在,所以这一环节对听课老师来说是无用,那听课老师也就学习不到什么了。
设计真问题,不做作,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实际上就是探索的过程,过程中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称之为不圆满,公开课就需要这样的不圆满,因为是探索,所以无需圆满,残缺就是一种美,不求十全十美,也就一扫表演的痕迹,这就不是完美的展示课,这就是呈现。呈现允许瑕疵的存在,展示都是最美的呈现,,可呈现不是最美的展示,呈现的过程是探索,探索就有不完美的一面,公开课成功的探索可以给听课老师借鉴,不成功的探索也能够从反面给听课人以启迪和教训,这才是公开课必须常态化的原因所在,也是公开课不能表演的真正原因,更是探索给听课人的启发和思索!
三、公开课拒绝花架子,要可学习,可借鉴!
公开课要上成常态课,在如今公开表演的成分居多,听完以后给我们听课老师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完美,但是仔细想想想,却根本无法模仿,无法学习,于是才有了如今我们听再多的公开课也不济于事,我们自己的课依然没有提升,正所谓依然故我,所谓深度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更不应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了。
花架子是用来给你欣赏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公开课的学习若达到真正的学习,就要拒绝花架子,拒绝表演,为何有些公开课我们模仿不来,一是学情,二是公开课本身太完美,让我们不能真正的学习到东西。简单的模仿照搬别人公开课,只能够学到外表,学不到精髓所在。当然我们在听完别人公开课的时候,不是不要模仿,不是要忽略执教公开课老师的教学风格,相反恰恰是对执教者的尊重!
新高考视野下,公开课到底该如何让听课老师受益,这就是执教老师要有创新意识,要真正的给学生以素质教育下的育人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自己也要有创新意识,以自己的学识和素养来影响学生,这是我们在公开课上应该呈现给听课老师的精华所在。
分析到此,我们都回头看看自己上过的公开课,是不是在磨课的过程中,磨去了不完美,留下了完美,这样的课展示给听课人的是完美,上完公开课之后,还不是又回到常态课,所以公开课应该是常态课,听课老师就是想从执教公开课的老师的常态课堂上学习,常态课才是最好的公开课。
常态化的公开课可能在一些环节上有瑕疵,这才是真实的公开课,这才是公开课的意义所在,这才是公开课的思想呈现,这才是公开课真实教学方式得呈现,这才是探究过程的呈现。有些名师的公开课,我们模仿不来,也学习不来,那我们就用我们的常态课作最美的呈现!
转自一周闲言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