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实现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换呢?

2024/10/30 17:47:44  阅读:93 发布者:

先说说目标的四个要素吧。一个完整的目标表述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即:主体+条件+行为+结果。具体到学习目标而言,主体自然是学生,条件则是教师设置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设施以及情境等,行动则是教学的活动,主要针对是主体的活动,也就是学生的活动,当然了,这个活动本身也多半是教师设计或者指导下开展的,结果指的是学习的达成效果,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检测的,通俗点说,合起来就是:学生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其中,条件,行动,结果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具体资源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组织。当然,这只是一个完整的目标的表述方式,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省略。比如主体,一般默认为学生,再比如条件,一般的情况下,也可能会省略,因为教学资源相对来说是固定的,当然也有一些教学活动是在实训室、实验室或者使用一些设备仪器开展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反映出来。结果是不能省的,因为没有结果的目标是难以想象的。此外,行为这个最好也不要省却,因为这是达成结果的路径和桥梁,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学生的行动,结果也是很难实现的。

回到学习目标的话题,再回到昨天发的文章的思政课教学设计的那个案例。前面,我已经提了很多有关这个教学目标的不足之处。那么如何将教学目标修订、改进为学习目标呢?这里不再赘述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差异了。一言蔽之,学习目标应该基于学生的角度和视野,应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体作用,应该用学生看的明白的语言来表述,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此,对昨天文中提到的那三个目标做如下改动,效果会如何呢?

目标1:以“为什么说‘人无礼,无以立’”为议 题,讨论遵守职业礼仪的重要意义,能够阐释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目标2:设计一组握手的动作,总结出职业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

目标3结合自己,能够区别出自省和慎独的区别,能够举例说明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内性和慎独。

如果修改成这样目标的话,是不是基于学生角度在考虑?而且学生也看的清楚明白,具有一定的可检测性呢?这个表述方式,既有行为,也有结果,学生实现起来是不是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呢?是不是更具备自主探究的价值功能呢?

下面,我再根据另外一个具体的实例,谈一谈如何实现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换过程。这次换一个别的学科吧。

假设我们有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她正在准备教授“二次函数的性质”这一章节。首先,她需要设定教学目标,这通常包括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能够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目标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但尚未具体到学生的学习过程。

为了实现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这位教师需要将这些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转化为更具操作性的学习目标。例如,她可以将“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定义”这一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二次函数是什么,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二次函数例子”。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地了解他们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这位教师会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些学习目标。她可能会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例子;或者通过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其特征;还会布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尝试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还会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她会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还会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自我评估,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最后,这位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她可能会通过作业、测验或项目报告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实现初始设定好的目标。

总结梳理一下: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够看到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清晰流程。即:教师理解并设计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活动和任务——学生开展活动、自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师生互动、引发反思与改进——通过测试、观察、学生表现等,评价与检测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转自木子音教学随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