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文化自觉视域下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30 9:41:17  阅读:18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位置,并明确其概念内涵为“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在形成自觉意识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并坚定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具体表现为文化认同、文化思考和文化创新三个维度。

根据新课标对“文化自信”素养的阐释,学生要通过语文学习“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明确了“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统编语文教材在各个学段都编排了体现革命文化的课文,其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本文以该单元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为例,尝试从文化自觉视域切入,探讨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

品析人物,建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一种从文化层面出发形成的身份构建与归属认同,作为中国人,最核心的文化认同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中就包括革命文化认同。革命文化类课文的主人公都是具有家国情怀的英雄豪杰,他们的形象十分高大,所处时代又离学生较远,因此小学生难以真正走进其精神世界。教师可以人物的言行神态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从“人”的角度认识这些伟大人物,从而实现“感受先贤志士的人格魅力,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的课标要求。

多维连缀,丰满形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主人公毛主席兼具父亲和国家领导人两重身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别从“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伟大的领导人”的视角切入课文,通过分析相关语句走进人物心灵深处,体味其悲痛、自责、踌躇等情绪的变化,进而建构对毛主席形象的多元认知:他是一个志愿军战士的父亲,为儿子的优秀感到骄傲,面对儿子在战场上牺牲的事实,会产生撕心裂肺的悲痛,不愿面对现实,想见见儿子的遗骨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一举一动关乎国家利益、关乎民族命运,想到朝鲜战场上死去的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他不愿也不能搞特殊。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体现出毛主席时时处处为国家、民族着想的旷达心胸。

层层递进,升华形象。课文《军神》讲述了刘伯承坚持不使用麻醉剂完成手术的故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的形象认知脉络?可以通过品析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层层深入,还原一个立体的刘伯承形象。面对沃克医生的试探和质疑,刘伯承“微微一笑”、简短作答间,体现出他处变不惊的从容。他拒绝麻醉,面对医生的不解,“平静地”告知原因——“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勇敢镇定中饱含对革命事业的赤忱。手术中,刘伯承“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却“一声不吭”;手术后,他“脸色苍白”,却“勉力一笑”,强烈的反差体现出人物强大而坚毅的内心。这一切皆为普通人所不能及,无愧于“军神”之誉。学生代入沃克医生视角观察刘伯承,切身体会到人物形象的变化层次,震撼于其钢铁般坚毅的品质。

通过品词析句,将革命英雄还原为“人”,更容易让学生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从而自觉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形成文化认同。

因声传情,推进文化思考

学生建立了对革命文化的初步认同,还需要进一步思考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感悟文本思想情感,将革命精神内化为自身文化素养,实现自我价值建构。

对比朗读,情思谐振。《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第二部分有两处对毛主席心理活动的描写:“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里通过独白的形式表现了人物矛盾摇摆的心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比朗读这两处描写,体会所表达情感的不同,感悟这些变化所体现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革命情怀。通过对比朗读,学生读懂了毛主席作为父亲对儿子深切、凝重的爱,以及作为国家领袖顾全大局、以身作则的责任担当,深刻感受到“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精神内涵。

问题引导,体验移情。《军神》这样描写手术中的刘伯承:“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这段话没有出现“疼痛”二字,却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令人感受到疼痛之深。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总是浮于表面,朗读的时候要么语气平淡,要么过于夸张,没有触及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核。对此,笔者提问:“你们受过伤吗?谁还记得手被割破一个小口子是什么感受?”学生都说“很疼”。笔者接着问:“手术中的刘伯承更疼,但他为什么一声不吭?”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移情于文,深入思考人物行为背后的情感。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他们的声音变得低沉,深情且严肃,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感受到了那钻心的痛,更感受到刘伯承惊人的忍耐力背后那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

清代学者刘大櫆认为:“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朗读,让学生与文中人物情感相通,是理解文章之“神气”的良方,也是教学革命文化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有效方式。

情境补白,驱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最高层次,能够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激发文化活力。在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拓展文化创新,应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写作练习就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笔者发现,不少革命文化类课文都有叙述留白,这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空间。教师可以利用文本补白的形式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教育。

于情节结构处补白。情节结构上的留白包括情节省略、情节中断或逆转等,教师可以在这些地方设计补白练习,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情感,把握作品主旨。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毛主席经过一夜抉择,最终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决定将爱子安葬在遥远的朝鲜。毛主席是怎样度过这一夜的?文中未写,只写了第二天一早秘书看到毛主席卧室里“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和“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教师可以请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主席这难眠的一夜,走近其内心世界,切实体会他艰难决定之下的深沉父爱和无私胸襟。

于情感留白处补白。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有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某些形象或者含蓄、简练的语言来表达,需要读者仔细揣摩推敲。《军神》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情感留白,便于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补白练习。比如:“手术过程中,刘伯承一声不吭,心中默默数着医生的刀数。假如你是沃克医生或在一旁协助的护士,目睹这一切,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借助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达。”这一写作任务需要学生代入课文中的人物,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个人感受诉诸笔端,深化对刘伯承大无畏英雄气概的认知。

通过文本补白,学生经历了“感知—渗透—内化”的完整学习过程,完成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表述的转换,在带有个性化色彩的创造性表达中,将革命文化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提升文化自信,从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开始,从培育文化认同、激发文化思考、引导文化创新开始。

转自语言文字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