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共安排了四个“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分别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历史现场”、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诗的国度”和第三单元“至情至性”,占整个选择性必修教材的三分之一,分量非常重,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
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笔者有两点建议:一是明确基本教学任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是古诗文,因此第一个教学任务应指向读懂古诗文,解决字、词、句、篇的理解问题。第二个教学任务应指向文化内涵,追问文化要义,比如“百家争鸣”要追问诸子思想,“历史现场”要追问史论史传的意义,“诗的国度”和“至情至性”涉及诗词、散文,要追问中国古代文人的情志。这就提醒我们,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量。这两方面做好了(前者是基本教学任务,后者是重点教学任务),就达到了该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二是用大概念来统整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一个单元之所以能组合到一起,必然有一个内在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大概念。大概念相当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或者落实任务群教学的中枢,也是指引单元教学实施的灯塔。大概念起着统领一个单元或制约一个单元的作用,所以要把它提炼出来。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如何提炼大概念呢?建议多关注课标对任务群的描述和教学建议,并注意教材中的单元导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单篇教学,还是一篇一篇地讲。倡导单元教学并非不要或者不能一篇一篇地讲,况且单元教学一定要通过一篇一篇地教去落实。那么,这两种单篇教学有什么不同呢?区别在于,倡导单元整体教学时的单篇教学,单篇要放置在单元的背景下看待,单篇教学时要注意关联单元内容,关联单元人文主题和核心素养,甚至还要关联单篇与单篇之间的关系;而以前的单篇教学可能较多地关注单篇本身,这就是区别所在。
那么,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时,该如何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如何落实单篇教学的旨归?单篇教学要不要提炼大概念?下面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三条基本路径
第一条路径:从单元人文价值层面切入。先来看课标中的相关文字。课标在界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时写道:“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段描述来看,侧重点是在人文价值层面。尽管其中也提到了“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即上文所述解决字、词、句、篇的理解问题),但只有一句,更多的是强调人文价值培育,如“民族审美趣味”“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这些都是从人文层面提出的学习要求。这说明把古诗文的学习看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基本任务,把人文价值培育看作重点教学任务,是适宜的、科学的。
再来看教材单元导语。其中写道:“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 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两段话里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中华思想文化”“经典论说”“百家争鸣”“根”,既清楚地说明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也凸显了人文价值,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根本。再联系课标对该任务群的描述,联系单元人文主题,就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重点(或者核心)——尝试理解传统文化之根。在原单元人文主题“理解传统文化之根”前冠以“尝试”,说明本单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仍然是初步的,是入门级的。但这还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大概念,需要进一步指明“根”到底是什么。这个“根”应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文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诸子文化或诸子思想。
这样就产生了本单元教学的第一个学科大概念:追问诸子(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当然,指向单元人文主题的大概念或许不只有一种表述形式,本单元的第一个大概念还可以这样表述:追问诸子(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文化,初步理解儒家、道家、墨家文化,沐浴百家争鸣时代的诸子光辉,中国轴心时代的诸子之光等。
第二条路径:从单元核心素养层面切入。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第一条路径如果是人文价值层面的,那么显而易见,第二条路径就可以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入手。这仍然需要借助课标和教材进行导引。课标在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时写道:
★
课程标准: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
(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共五条,其中前两条仍然指向人文价值,后三条指向语文学科内容,实际上是对应“积累文言阅读经验”这句话,只不过更加细化、更加具体。
再来看教材导语是如何指导这一单元学习的:“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这段话不仅指向单元教学内容,更明确了单元教学重点,即指向单元核心素养。但表述稍显笼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列出具体的学习重点:
★
学习重点:
分篇而言:(1)指向立身处世的《论语》十二章;(2)指向修身为本的“三纲八目”;(3)指向人性本善的“不忍人之心”;(4)指向辩证统一的老子智慧;(5)指向寓理于事的庄子哲学;(6)指向反复言说的墨子“兼爱”。
整合而言:(1)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2)辩证思考的道家智慧;(3)保持警惕的墨家心志;(4)风格各异的诸子论说艺术;(5)分,是三家;不分,是一个“洞察”。
综合课标和教材中关于本单元的语文学科内容、教学任务和学习要求,就可以尝试提炼出本单元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大概念,如:一个“洞察”,三家路向——儒道墨三家言旨之别;有为与无为——儒道哲学对人生的考察;有差别还是无差别——儒墨两家思想分歧之探究;同为儒家,孔孟何以有别——孔孟联读;老庄何以并称——老庄联读;言说能力与人格魅力——儒道墨语言风格辨析;经典语句中的诸子名家……这样的提炼和概括更有综合性,也更有思想容量,既明确地指向教学内容,也突出了文言文的学习,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向课文内容和能力训练,与人文价值的学科大概念互相呼应、互相渗透。
人文价值追求与学科核心素养训练,不仅是我们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基本路径,也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基本结构,即“双线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的编写已经指明了提炼学科大概念的基本路径和方向,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
第三条路径:单元学习任务和单元写作训练。单元学习任务从巩固学习、作业设计、综合学习等角度,从读、写两个方面规定了单元学习的内容和要点,其中也涉及思维训练和文化涵泳,因此可以成为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抓手。本单元的研习任务共有四个,其中第一个任务指向人文价值,教材编者概括为“立身处世”。仔细分析,本单元完全可以纳入“立身处世”这个范畴来考量,儒家、道家和墨家,说到底其实都是人伦哲学,都在思考人如何生存。围绕这个问题,就可以提炼大概念。教学时可借此机会来作整合,如可以这样提炼:立身处世与诸子言说——尝试理解文化之根。
第二个任务中文言和题旨兼而有之,也是一种整合,既要考虑学习文言,也要考虑学习思想,这样就可以理解诸子的特点——诸子为文,其意不在文,而在思想。从中也可以提炼出大概念,如:言在此而意在彼——诸子散文的言与理。第三和第四个任务,都明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个任务探讨常见的八个虚词,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卡片或绘制表格,这是对必修教材中虚词学习能力的延续和叠加,建议综合处理;第四个任务要求学生关注六篇课文中的经典语句(教材编者列出了七个句子,师生可以适当补充),并选择其中一两句,激活思维,写一篇议论文。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再整合单元后面的写作训练“审题与立意”,就更好了。例如,可以这样提炼大概念:诸子都在说什么,怎么说的——经典语句中的诸子名家。这就是读写结合,就是单元阅读与单元写作完全打通,既减轻学生负担,也做到事半功倍,达到充分整合的目的。
二、落实单篇教学旨归需要扣合单元学习要求
既然单元大概念立足于人文价值和学科素养两个层面,那么落实单篇教学也必然要照应这两个层面。当然考虑到有些课文的特殊性,也考虑到有些课时的特殊性,整个单元授课阶段并不需要一直贯穿这两条线。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授课阶段,单元大概念是可以有所侧重的:有时突出人文价值的培育,有时突出学科素养的落实,有时突出知识的学习,有时突出能力的训练,这些安排完全是根据需要而定,都是应该被允许的。
以《五石之瓠》为例,如果要指向单元人文价值,也就是要带着学生“尝试理解传统文化之根”,该如何提炼这篇课文的学科大概念呢?(这个大概念是相对而言的,主要定位于单篇教学甚至是课时教学。)首先就要弄清楚这个“根”在《五石之瓠》里指什么。这实际上是要求师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哲理。也就是说,要读懂教材。一切教学设计都应立足于读懂教材,教材理解出现偏差,教学设计可能毫无意义,甚至可能会出现做“负工”的后果。《五石之瓠》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呢?笔者的理解是“拙于用大”,即庄子批评惠施不会用大,这里体现了庄子对“大”的看法。“小大之辨”是庄子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就是在讲如何对待“大”的东西。大鹏鸟要南游,就要做充分准备,要飞越万里高空,就要“水击三千里”,“其翼若垂天之云”,大得不得了。然而蜩与学鸠不理解,甚至还嘲笑大鹏鸟,对此庄子揶揄“之二虫又何知”。《五石之瓠》选自《逍遥游》,因此把《五石之瓠》理解为讨论“小大之辨”,应该是合理的。
另外,从这篇寓言故事的行文来看,也可以看出庄子在批评惠施不懂得用大。故事先说惠施在讲一个关于瓠的故事,因为瓠太大,惠施犯难,不知该怎么办,庄子马上接一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这就很明显是在批评惠施不懂得用大。后面庄子再讲故事,虽然故事有些含蓄,没有直接顺着“拙于用大”发展,但其实还是紧扣“拙于用大”这个题旨,所以庄子在讲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再一次批评人们“则所用之异也”,也还是在批评“拙于用大”。基于此种理解,笔者曾经做过一个《五石之瓠》的教学设计,放到这里请大家批评指正:
★
教学设计:
课题:“拙于用大”——《五石之瓠》之辨(1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这则寓言故事。能读准字音,能准确翻译语句,能流利地复述故事。
(2)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哲理。能理解庄子为什么批评惠施,批评什么,道理何在;能理解“拙于用大”的内涵。
(3)初步走近庄子,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能初步理解庄子“小大之辨”的思想光辉,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活动:
(1)庄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懂语句(认识生僻字词,读懂人物问答),读懂故事(本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2)如果要为本寓言故事拟一则标题,你认为应该怎样拟?(探讨庄子的某种哲学思想,如小大之辨,如何对待“大”等)标题一:五石之瓠。标题二:拙于用大。标题三:所用有异。(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3)你认为庄子还讲述了什么寓言故事,也表明了这个道理?或:都是要表达哲学思考,你认为庄子和老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试分析一二。
为什么单篇教学一定要提炼大概念呢?这就涉及对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大概念最直接的作用是,它能统整整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使那些散落的教学点全部统一起来。正如上述《五石之瓠》的教学设计,正是因为有了“拙于用大——《五石之瓠》之辨”这个大概念,才可能将教学的三个环节统一起来,使整个教学互为关联、步步为营,既构成授课的逻辑性,也体现了一定的阶梯性,可见大概念能使一篇课文的教学或一个课时的教学形成有机的统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概念,教学环节可能经不起检验,就像学生写的议论文一样,看上去各个环节都有,但彼此之间互不相干或关联不紧。这也就能够解释一个现象:有的课教学环节过多,导致课上不完,有的课教学环节又过少,导致课堂容量不足,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缺少“大概念”这个准绳。
美国教育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的意义。”这句话揭示了大概念的表现形式和最大功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卫东把大概念界定为:“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关联起来并产生意义的概括性知识、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其表现形式是表达概念性关系的句子,其应用价值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冋题。”这段话说明了大概念的多种功用、实现途径和具体形态。浙江大学刘徽认为:“大概念的‘大’的内涵不是‘庞大’,也不是指‘基础’,而是‘核心’。这里的‘核心’指的是‘高位’或‘上位’,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刘徽的说法阐明了大概念的教育教学价值,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欠缺的,也正是我们要借助的学术力量。也就是说,要借助大概念统整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所有教学内容,使各个内容之间形成有机联系。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提炼大概念就是要概括成一个标题或提炼出一种认知,鉴于此,笔者建议直接用正副标题来表现,这样简单明了。比如,单元大概念可以概括为:尝试理解传统文化之根——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虽然这个大概念还不够明确,但能指向单元人文价值追求,也能起到统整单元主题的作用;课时大概念可以概括成:人性本善的“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研读(1课时),这个大概念既明确课文学习内容,也呼应单元人文大概念,是一个教学倾向很鲜明的学科大概念。这样一个大概念再佐以具体的教学设计,既能完成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又能完成探讨孟子人性本善思想的任务。
如果要侧重于学科素养或写作训练,又该如何提炼课文或课时大概念呢?以第四个单元研习任务为例来说明。假定这一课时是本单元的第9节课或第10节课,又假定这节课正好是一节读写结合的课,既迁移阅读的思想认识,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就可以第四个任务为抓手,来设计一个大概念,并做一节读写训练的课。简要的教学设计如下:
★
教学设计:
大概念:经典语句中的诸子名家——读写结合训练课(第9或第10课时)
学习目标:
(1)深化对诸子思想的认识。熟记经典语句,理解经典语句内涵。
(2)用经典语句激活思维,锻炼议论文写作能力。精选经典语句,写作一篇议论文。
(3)学会审题立意。
学习活动:
(1)阅读第四个单元研习任务,理解题意,明确写作任务。
(要点:熟读题目中经典语句;从六篇课文中补充三到五则经典语句;议论文写作训练;800字作文)
拟补充的语句有: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克己复礼为仁。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阅读单元写作短文“审题立意”,讨论什么是“审题立意”,怎样做好“审题立意”。
(要点:审题是要我写什么,立意是我要写什么;扣题写作;追求写作的独特性)
(3)精选经典语句,独立构思,独立写作。
(要点:独立写作;完成800字议论文)
这是一个侧重于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大概念指明了教学方向,体现了教学重点,使所有教学内容统整起来。本课时的三个环节以及若干学习要点,之所以能形成有机联系并逐步推进,全都因为有大概念这个准绳起着牵引的作用;这样就能规避其他不规范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中“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的意义”。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值得去探索和尝试。
课时教学大概念确定了,再去设计一课时的若干教学环节,就不会枝蔓;否则,一节课到底应该安排哪些内容,设计哪些环节,怎样设计教学过程,就会“无的放矢”。事实上,很多课就是这样糊里糊涂设计出来的,对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为什么讲这些内容,不太容易说清楚。这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而大概念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我们探索了依据单元人文价值和单元学科素养,来设计单篇教学大概念或课时大概念,以及如何依据课时大概念设计课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环节,探索了单篇教学的旨归,也探讨了课时教学如何统整于大概念之下,相信会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如此一来,所有的单篇教学或课时教学就都有了单元意义和单元旨归,因为它们都是在单元大概念的指引下去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大概念,它是统整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决定单元教学重难点、设计单元教学过程的“行动中枢”;一篇课文或者一个课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大概念,它是决定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的“行动中枢”。单元大概念和单篇大概念或课时大概念互相扣合、彼此照应,作为一个单元教学所有内容的“行动中枢”,共同承担统整一个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的重任,也成为单元教学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规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转自语言文字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