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维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10/29 15:55:44  阅读:16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是大任务统领下的单元教学,是以真实情境中的任务整合主题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等多种元素进行的单元学习,是目标任务、情景内容、学习方式、评价等多种元素的整合,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形态非常契合。因此基于课程思维设计单元大任务,统领单元学习内容,整合单元各个元素,发挥单元整体优势,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解读

统编教材遵循语文学科规律,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融为一体,为学习任务的确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词“学习任务”与统编教材单元整体的学习任务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都是具体课程目标导向下的学习任务。将教材单元置于学习任务群视野下进行单元整体解读,更有利于教师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倒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发现单元内各个板块以及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统编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由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组成,“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父母之爱”,习作是用恰当的语言以书信的方式向倾诉对象表达自己的心声。

从单元选文看,该单元课程内容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在第三学段提出如下“学习内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学习任务群强调任务情境的学习意义,我们可以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基础,以语文要素的落实为目标进行主题任务的开发和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舐犊之情”为主题,语文要素的落实要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从场景和细节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读懂场景、细节描写与人物的关系——推测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态度——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过程。这与该任务群要求的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创意表达不谋而合。为了使学习更加贴合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围绕学习主题创设“忆场景,诉真情”任务情境,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将读写实践与学生生活密切融合,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目标制定

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点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必须从知识和技能层面达到值得学生持久理解的深度,也就是直指学科本质、核心内容和认知观念。这一点在埃里克森和兰宁博士的“概念为本”体系中有十分清晰的论述,他们指出:要从主题内的“双基”之上提炼出概念,形成概括,即概念性理解。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各部分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一方面指向人文主题“舐犊情深”:《慈母情深》等三篇课文分别写了无私的母爱、深沉的父爱,以及父母对孩子不同方式的爱,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表达,展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指向单元语文要素中的“场景和细节”:《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场景和细节来表达情感的,也都要求学生品读作品中描写场景和细节的语言,想象画面,深入体会作者情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也是学生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教材课后习题指向对场景和细节的理解运用;交流平台总结了品读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通过对这个单元共性内容的梳理提炼,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需要学生持续理解的大概念:一是感恩父母,感受父母不同方式的爱;二是品读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埃里克森和兰宁根据双结构提出了KUD的目标设计模式,所谓“K”指“学生将知道”,“U”指“学生将理解”,“D”指“学生将能做”。我们可结合学情、大概念和过程的结构分析,制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学生将知道:(1)什么是场景、细节描写。(2)场景、细节描写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3)不同的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同。(4)认识31个生字,会写28个字和39个词语。

2.学生将理解:(1)生活中,平淡的小事也蕴含着父母之爱。(2)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3.学生将能做:(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真挚情感,产生感恩之心。(2)能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父母之爱,并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3)对父母之爱有自己的理解,在与别人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回应时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4)能围绕表达主题确定倾诉对象和内容,借助触动情感的场景或细节的描写,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并乐于与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习作。

三、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思路

要想真正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并促成学生从元认知上理解目标,教师就要努力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性理解,单元整体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概念所对应的核心问题是:场景、细节是如何表现人物情感的?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并达成概念性理解,我们将核心任务“忆场景,诉真情”分解成“知场景,见深情;品语言,悟深情;用语言,诉深情”三个子任务。

任务一:知场景,见深情

(一)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三篇课文,质疑解疑,梳理问题。

2.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方式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二)初步感受场景的作用

1.观看电影场景片段。

2.交流观后感受。

(三)摘录文中场景描写

1.默读三篇课文,思考从文章题目中感受到的父母形象。

2.结合文中的场景描写,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3.摘取文中细节描写的句子,揣摩作者心理变化。

任务二:品语言,悟深情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梳理文中可以拍摄成电影的场景

1.如果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电影,你会选择哪些场景进行拍摄?

2.全班交流: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进行拍摄?

(三)抓住细节,感悟深情

1.为了能够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慈母情深”,你在拍摄这些场景时会突出哪些细节?

2.交流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表达的效果。

3.结合刚刚“拍摄”的场景和细节,说一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会“鼻子一酸”?

4.用同样的方式将《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拍成电影。

(四)丰富场景

1.结合三篇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补充合理的场景、细节。

2.选取《父爱之舟》中的一个场景,集体交流。

(1)选取“父亲给我买枇杷吃”这个场景,想象当父亲给“我”买枇杷吃的时候,二人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2)集体交流该如何用镜头把新加入的场景呈现出来。

3.选取一个场景,增加细节,小组交流增加细节后的场景及其呈现方式。

4.将其中一个增加细节后的场景用文字记录下来。

任务三:用语言,诉深情

(一)口语交际:感受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1.回忆课文,想想父母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思考: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3.联系生活情境,说说你如何看待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二)深情表达

1.确定倾诉对象,选择印象深刻的事,迁移运用“场景、细节描写的方法”,用书信的形式倾诉自己的情感。

2.按要求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意见。

3.全班展示交流。

四、基于真实表现的学习评价设计

威金斯等人认为“如果学生的目标是学习基本事实和技能,那么书面测试和随堂测验一般就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评估措施。然而,当学生的目标是深层理解时,我们需要凭借学生更复杂的表现来判断我们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实表现性评价。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三个学习任务的落实进行全程评价,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对照、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的、有效的学习。

(一)知场景,见深情

1.读懂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摘录文中的场景、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品语言,悟深情

1.梳理课文中可以拍摄的场景、细节,并说明理由。

2.结合课文中的场景、细节描写,表达体会到的作者的深情。

3.发挥想象,合理补充场景中的细节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三)用语言,诉深情

1.能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围绕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恰当应对。

2.能恰当地运用场景、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用课程思维的理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顶层设计,通过系统建设,统筹实施,能够促使教学活动形成动态互动的机制,有利于破除基于知识点和课时的碎片化教学设计,在单元内部建立有意义的联结。

转自论名师之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