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技术赋能单元教学的实施

2024/10/29 14:54:39  阅读:15 发布者:

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以来,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提升课程实施质量,是高中学校在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有学者指出,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落实“教—学—评”一致则是减少课程实施“落差”的重要抓手。而在教、学、评三者中,评价的实施往往是最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缺少数字化工具的支持,教师在课上难以实时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在批改课后作业时,教师由于缺少数字化工具的支持,难以快速地形成评价统计与分析,准确掌握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学习困惑;三是由于缺少数字化平台的支持,教师难以系统收集学生在整个单元甚至整个学程中的学习数据,开展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的学习分析和数据驱动的教学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我校技术赋能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着重探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学校如何制订技术赋能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如何运用技术为教师开展单元教学提供支持,如何引导教师开展数据支持的单元教学,从而进一步提炼技术赋能单元教学实施的格致经验。

一、信息技术赋能单元教学的顶层设计

开展素养本位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我校将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施作为推进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抓手,将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作为校本研修的主要研究方向,根据“明晰组织单元、确定单元主题/课时、确定单元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分课时设计学习进阶过程、布置作业与监测、设计学后反思”的设计流程,结合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开发形成了体现学科特色、融合新课程思想、配套新教材内容的校本学历案,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深受学生好评,积累了一批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单元学历案典型案例。例如,化学学科完成了2册必修和1册选择性必修单元学历案的开发;生物学科完成了2册必修和3册选择性必修单元学历案的编写;物理学科完成了6册教材单元学历案的编写;思想政治学科编写了必修4册和选择性必修3册共22个单元的学历案。在开发学历案的基础上,我校引导教师将单元教学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探索基于教学数据的有效教学实践。

单元教学通常以“大任务”“大项目”“大问题”“大观念”为统摄中心。在开展“大任务”或“大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南或项目支架,还要记录和评价学生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因此,技术对单元教学实施的赋能应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支持教师线上协同备课,协作构建各学科单元教学资源库;支持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实时推送教学资源;支持教师实时布置评价活动,采集多模态的学习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

1.基于数字基座,建立线上平台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我校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的建设为引领,依托学校(集团)数字基座,建立了格致教育集团数字校园平台。该平台会聚了全场景精准教学系统、自适应作业系统、作业智能分析系统等教师常用的应用模块。对于各学科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可由各学科各年级的备课组组长在“备课中心”模块中创建每门课程的单元架构,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可基于平台开展协同备课,以单元中的课时为基本单位,上传和管理每个课时所要用到的教学资源,预先编排教学中需要开展的评价和练习。

2.配备数字终端,采集学习数据

在建设线上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我校建立了配有触控式智慧黑板和智能录像系统的智慧教室,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个学生配备智慧笔盒和智慧平板等终端设备。在课堂上,教师端与学生端通过定制的教学软件,实现数据的传输。教师既可将备课系统中预先准备的单元教学资源实时推送到学生的智慧平板上,也可实时采集学生在评价环节用智慧平板或智慧笔盒作答的相关数据,进而在教师端快速呈现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主观题,教师端既可呈现学生用智慧笔盒书写的大段文字,也可呈现学生在智慧平板上完成的作图或拍摄上传的照片。对于客观题,教师端还可进一步呈现学生总体答题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作答情况。

3.建立数据仓库,生成课后报告

伴随着教学终端和教学平台的常态化应用,久而久之平台会产生大量的历史数据。为此,我校建立了数据仓库,便于教师课后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同时,教学平台在每一节课后会自动生成教师的教学报告及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报告。此外,教师还可根据需要选择时间跨度,生成某一段时间的教学报告,从而更准确地观察学生在某一个单元学习中学业表现的发展变化。

二、信息技术赋能单元教学实施的应用策略

1.应用教学平台的视频讲解功能,对个性问题予以课后个别指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理解性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时,容易忽略使用英文标点符号、缩进与对齐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容易变为坏习惯,还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与实践体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数据,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或典型问题,并及时加以总结。

在单元教学中,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教师多次强调的基础内容普遍趋于掌握。然而,有时还是会有极少数学生对某些基础性内容存在困惑,此时教师是否要在课堂上对这些基础性内容进行讲解呢?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内容,若教师在课堂上再完整讲解,不仅会造成部分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还会使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我校教学平台带有试题讲解功能,教师可将录制的微视频上传至平台,再将这段微视频与某一道试题建立关联。这样一来,学生若答错,就可以课后在教学平台上选择观看教师讲解的微视频。因此,对于这一类情况,教师可选择课后个别指导,或推荐学生课后观看微视频讲解。

2.设计探究性单元长作业,驱动学生开展真实情境下的科学探究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我校物理、生物学等学科均围绕科学探究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长作业的探索,作业成果可通过线上平台交流展示。

例如,物理学科以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长作业为研究主题,在高一年级以“制作加速度计”和“制作旋转飞椅”为长作业任务,在单元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并适时组织展示和交流活动。这些长作业源自新教材中的“学期活动”,基于真实问题解决,鼓励创新设计,通过讨论与思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研究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与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一学年结束后的暑期,物理学科设计的长作业为制作家庭小实验。学生可在6个小实验中选择,如制作简易电动机、简易验电器、利用地磁场估测磁感应强度等,实验过程需要拍成视频并上传至教学平台作交流展示。部分获奖作品将选送参加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通过为期三年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常态化应用,我校以智慧教室为教学环境,以智慧笔盒、智慧平板为教学终端,依托线上教学系统,采集课堂中的教学数据,辅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情,支持教师开展精准诊断和教学改进的单元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师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单元学历案设计,将教学平台的运用和基于学习数据的教学改进,融入单元教学,进一步丰富了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与实践,同时也将信息技术赋能的单元教学实施逐步推向融合应用的新阶段。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