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大概念”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还存在不少困惑,比如:单元大概念教学是群文教学还是单篇教学?如果是群文教学,如何处理容量过大、篇章之间存在隔阂的问题?如果是单篇教学,怎样体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与一致性?不处理好这些问题,相关教学理念就无法落到实处。笔者经过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尝试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几篇文言文为例,开展基于单元大概念的单篇教学,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
确定教学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无论是群文教学还是单篇教学,都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式,教师应具备“素养在前、文本在后”的教学思维。传统的单篇教学局限于孤立、零散的知识,教师容易把篇章知识当成全部,而不去考虑“这一篇”在核心素养整体培育中扮演的角色。单元大概念则像是把教材中的课文融在一起的“黏合剂”。无论是单篇还是群文,都由大概念连接文本,使得知识聚合成片、形成整体,共同指向语文素养培育。
笔者认为,作为单元大概念视域下的两种教学方式,群文和单篇各有优缺点。群文教学更适合篇幅较短、内容较简单的课文。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学生即使充分预习也难以深入理解。倘若一开始就围绕单元大概念进行整合,而没有具体详细的单篇教学作为铺垫,教学很难向前推进。因此,对于结构复杂、知识量大、理解难度大的课文,可以先进行单篇教学,再进行群文整合,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动学生思维进阶。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四篇文言文分别为《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篇幅有长有短,知识点丰富,意蕴深刻,适合采取先单篇后整合的教学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单篇教学不但有其独特性,而且围绕大概念,和单元其他课文紧密联结在一起,具有知识可迁移性。
提炼单元大概念
教学前,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学情、文体特点、文本内容、编者意图等因素确定单元大概念。第六单元的四篇选文在文体上各有特色,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单元导语所说的“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笔者抓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两个关键词深入探究,发现这四篇文言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个体的责任担当。
比如《曹刿论战》中,曹刿为鲁君出谋划策,并亲上战场,帮助鲁国以弱胜强;《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设喻说理,劝说齐威王纳谏;《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反抗暴秦;《出师表》中,诸葛亮上表劝谏,为国事殚精竭虑。课文中的人物做事方式不一样,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体现出责任与担当。由此,笔者从内容的角度提炼出单元大概念:仁人志士总会在非常时刻,以不同的方式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担负责任。
从整体上看,这一单元大概念巧妙融合了单篇的独立性与单元的整体性。其中,“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是对共性的概括,融合了几篇课文中人物共同的品质与行为;“非常时刻”“不同方式”是对个性的概括,区分了不同行为发生的环境和方式。共性是联结文本、形成思维认知的纽带,个性是丰富文本、活化思维认知的条件。单元大概念视域下的单篇教学,就是要活化学生思维认知,寻找差异中的统一性,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习的内容。
开展单篇教学前,首先要依据单元大概念,明确教学主题、重点与目标。笔者将“为国为民”“责任担当”作为单篇课文的教学主题;“亲上战场”“讽谏有术”“敢为人先”“恳切劝勉”是“责任担当”在四篇课文中的不同体现,可以作为单篇学习重点;学习目标则根据单篇教学主题和重点具体设计。这样,从单元大概念到单篇教学主题和重点,再到学习目标,层层推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习得的结构化,切实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
创设情境是推动单元大概念走向生活化的重要途径。笔者将情境分为大情境和小情境,大情境主要在单元整合教学阶段使用,小情境则用在单篇教学中,它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单篇教学的情境创设,既要考虑到其与单元大情境的联系,也要考虑“这一篇”课文的特点,还要考虑可行性。笔者依据单元大概念,以“责任担当”为关键词,将语文课与班会课结合起来,为该单元创设如下大情境:
我们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地学习、努力地做事。有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有的担任科代表,是老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更多同学虽然没有职务,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帮助同学……班级准备评选“责任担当”优秀代表,请你结合对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理解,推荐候选人,并给出推荐理由。
单篇教学的小情境是由大情境延展而来的。笔者为本单元的四篇文言文分别创设了教学小情境。比如,为《曹刿论战》创设小情境:“班级文化墙新开辟了一个栏目——《我们班的“责任担当”代表》。本期代表的评选标准与曹刿有关,请你根据《曹刿论战》一文,概括曹刿的品行,并据此推荐一位同学,并说说推荐理由。”其他三篇课文可依此类推,创设相关小情境。
学习任务与情境相互关联。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有大小之分,大任务基于大情境,用于整合教学;小任务基于小情境,用于单篇教学。笔者根据美国教育学者格兰特·威金斯提出的“GRASPS”学习任务设计框架理论,围绕教学小情境,为《曹刿论战》一课设计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1:寻章摘句。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详写内容,圈画出体现曹刿品行的词语或句子(重点关注语言、行动描写),参照注释理解意思。
任务2:人物品鉴。请根据圈画的词句,从目的、胆识、谋略、责任担当等角度思考,对曹刿的品行进行品评(可与鲁庄公对比);从本班找出一位与曹刿的性格有相似点的同学,对比点评。
任务3:评语撰写。参照曹刿的品行,推荐班级墙报《我们班的“责任担当”代表》栏目上榜同学,并用对比手法为他写一段评语,阐述入选原因。要求:语言精练、简洁,表达通顺。
从词句研读到人物品析,再到写作实践,3个学习任务体现了从浅入深的思维进阶过程。以此进行单篇教学,既落实了文言文字词知识,又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教学理念,单元大概念的落实具有过程化、结构化、具体化的特点,需要化静态的结论为动态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单元大概念的单篇教学是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传统的单篇教学与大单元、大概念视域下的群文教学,是一种兼顾个体与整体的灵活教学方式,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其核心素养。
转自语言文字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