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举例说明“大概念”,兼及大单元、大情境和大任务(1)——教育:不要让花哨的概念搞晕了头脑(8)

2024/10/22 15:42:11  阅读:46 发布者:

一、理解“大概念”的几个关键点

我们首先梳理一下关乎于大概念的表述,归结出如下几个能够准确提炼它的关键点。

(一)从“大概念”含义阐释角度看

1.“大概念”就是“大观念”。“大概念”是从英文“big idea”翻译而来,并没有“概念”或“知识”的意思,而是“高见”“想法”“观念”之意,所以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大观念”,并认为译为“大观念”比译为“大概念”更贴切。

2.“大概念”是“少而重要”的“专家思维方式”。

3.学科知识“心理化”产生大概念。即将学科知识恢复到它所抽象出来前的原来的经验,以帮助学生在抽象的学科知识与真实世界间建立联系。

4.“大概念”是能够长久保留的中心概念。即在忘记具体的经验和事实之后还能够长久保留的中心概念,是学生可带走的信息。

5.“大概念”是观念主题、辩论、悖论、问题、理论或者原则。大概念是处于课程学习中心位置的观念主题、辩论、悖论、问题、理论或者原则等,能够将多种知识有意义地联结起来,是不同环境中应用这些知识的关键。

(二)从“大概念”的共识上看

1.大概念是“上位概念”。处于更高层次、居于中心地位的核心概念和藏于更深层次的本质概念。它能连接下位概念且能在更大范围内具有普适性解释力的概念。是在事实和经验基础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抽象概括,是从事实、经验和概念中简明扼要地抽取和总括出来的共同本质特征。它能促进学习者的持久记忆和深度理解。

2.大概念是“认知框架”。大概念本身就是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识和模型,而且还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认知框架或结构。借助这个认知框架或结构,人们不仅能够沟通各个事实、经验、事物、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一个连续的整体中去理解各种事实、经验、事物和概念的意义。

3.大概念是“意义模式”。大概念代表一种有意义的模式,它背后潜藏着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某一能力和素养。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纵向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以及横向对知识的联结扩展,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我进化能力。

(三)从“大概念”的层次上看

大概念的“大”指的是“核心”与“本质”,是能够促进儿童思维结构的巨大飞跃。大概念不仅可以突破单元,还可以突破学段和学科边界。大概念具有不同的层次,并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统摄意义,如单元大概念、学科大概念、跨学科大概念等。具体层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最底层是“基本知能层面”。基本知能层面的大概念与具体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提炼更上位的大概念奠定基础。

2.基本知能层面之上是“学科层面”。学科层面大概念相较于基本知能层面大概念更具概括性,与学科核心素养对应性也更强。

3.学科层面再上是“跨学科层面”。跨学科层面的大概念,关注更加普遍的理念,涉及的领域更广,揭示的道理也更具一般性。

4.处在最上层是“哲学层面”。哲学层面的大概念,不再与具体的知识产生直接联系,而是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高度出发提炼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更加深刻的哲理。

(四)从“大概念”的提炼上看

1.从课程标准中提炼。可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部分对核心素养的解读中提炼大概念,还可以从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描述”部分提炼大概念。

2.从教材文本中提炼。关注单元开头和结尾,“开头”大多简明扼要介绍单元主要内容,或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结尾”大多不只总结单元学习内容,还会提炼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有时也可从教材的“具体内容”中提炼大概念。

3.从学科知识概念中提炼。知识概念的定义往往蕴含提炼大概念的重要信息,寻找一些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进行提升和提炼。

4.从学习目标中提炼。学习目标虽也不能直接作为大概念,但往往隐含大概念“影子”。

5.从相关文献中提炼。一些学科图书等文献中的观点,特别是古今中外知名学者对学科发展历史和思想方法的论述,往往体现了专家思维,也是提炼大概念的有效来源。

此外还可从专家思维、概念派生、生活价值、学习难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来提取,并结合学情和教师特点生成大概念。有时大概念提取可能会同时用到几种路径。另外,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大概念的形态会有所区别,因此提取路径也会有所区别。

大概念的表述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正式理论。

(五)从“大概念”的运用上看

1.“大概念”不是直接讲授的内容。“大概念”是无法也不可能直接进行教授。因为任何抽象知识,都只能通过“具体化”的方法,才有可能进入学习者大脑。作为抽象知识的“观念”背后抽象思维方式,即使是直接告知也毫无作用。

“大概念”是对“知识如何产生”“学科本质到底是什么”的抽象,所以就需要在“具体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人们是怎样理解知识”“转变对知识的理解的”等具体的案例中,学生才有可能理解其背后蕴含怎样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现有知识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人类对知识认识历程的内容,也就是“学科发展史”的内容。要让“学科思维方式”变得具体可感,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建立对“思维方式”的理解。

2.教学脱离不了“大概念”。理解了“大概念”是“少而重要”的“专家思维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无论教学什么知识,都脱离不了“大概念”。

3.大单元教学是落实大概念的范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学科大概念,要求学科教学打破传统的单元教学而倡导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成为落实学科大概念的实践范式。

(三)从“大概念”与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等概念的关系看

1.大概念是核心和灵魂。大概念提供目标和方向,引领大单元设计和实施,大任务是对大概念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大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背景,大项目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体现。

2.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大单元为这些“概念”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它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大单元与大概念并非一一对应。一个单元不止对应一个大概念。一个单元不是只能提炼一个大概念。落实核心素养有不同途径,途径不同提炼出的大概念就会有所不同;单元素养目标不同,侧重的大概念就会不同。同样,一些重要的大概念,也可能会在几个单元中反复呈现。

转自武宏伟01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