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编制的新教材陆续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一年级新生也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成长需求步入校园。面对这一系列“新”的机遇,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思考: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发挥新版教材的优势,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创新教学实践,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校园的学习生活?
一、学情调研:精准把握一年级新生特质
明确教学起点,首先要“看见”并“理解”儿童,基于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真实需求发展儿童、成就儿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我们对一年级新生在数学认知、学习习惯、社交能力以及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结果见表1。
数据显示,一年级新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启蒙基础,在10以内数的认知上表现出色,几乎达到100% 的正确率;在更大范围内的数(如20、50、100以内的数)的认知上,也保持了较高的正确率,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大,学生对数的序列的深层掌握程度略有下降;超过95%的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类推,表明他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为后续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打下了重要基础。
同时,学生在访谈中也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喜欢接触并了解多种多样的知识,乐于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能自如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技术工具辅助学习,表现出独立思考、勇于质疑、自由表达以及良好的社交能力。
这些数据与访谈反馈,为教师开展一年级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指导我们根据新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结合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制订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因“材”施教:活用新教材,创新教学策略
当新教材与充满活力的一年级新生相遇,预示着新的教学故事即将开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化、合、跨、展”四大策略,因“材”施教,用好用活新教材资源。
1.“化”:深化理解,挖掘认知深度
“化”,指教师要深入研读新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与学科育人方向,运用教育智慧,根据知识内容的本质选用符合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一年级新教材增加了“10的再认识”这一内容(图1),强调计数单位“十”和数位(个位、十位)的概念。教材通过数生活中的物品、用计数器和小棒表示数、在数位表中填写数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以及不同数位上各数字的含义,加深学生对“十”作为计数单位和它在数位中的意义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更大的数和更复杂的运算打下基础。
基于教材编写意图,我们以“量词转换”为切入口,创新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十”作为计数单位在数的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一:知识唤醒——说说你知道的“10”
鼓励学生分享生活中与“10”相关的实例,
激活已有认知。
活动二:构建新知——建立计数单位“十”
① 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寻找并数出身边的“10”,如10个鸡蛋、10根手指、10颗糖葫芦、10根小棒、10个1元等,建立直观感知。
② 量词转换:把这些“10”换一种单位来表达,如1盒鸡蛋、1双手、1串糖葫芦、1捆小棒、1张10元等,引出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活动三:应用迁移——活用计数单位“十”
① 用“十”数数:利用新引入的单位进行连续计数,10、20、30等,强化“十”作为计数单位的使用。
② 以“十”计数:12个鸡蛋、12颗糖葫芦、12根小棒,怎样摆能一眼看出数量是“12”?在实践中感受以“十”计数的便利性。
③ 表示更多的数:进一步探索如何用“十”和“一”组合表示更多的两位数,如17、19、14、11等。
④ 表征多样化:指导学生在计数器和数位表上准确表示这些数,促进数学表达的精确性。
这一系列层层深入的任务,不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植根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还通过“量词转换”这一巧妙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十”作为计数单位的优势,从而自然且深刻地理解计数单位“十”在数学运算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整个过程紧密围绕新课标理念,强调情境教学的真实性、知识建构的系统性以及实践应用的广泛性,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度发展。
2.“合”:整合内容,增强教学紧密度
“合”,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需求,紧扣学科核心知识,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辩证地整合与拓展教材内容,增强各课时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更加系统、连贯的教学体系。
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为例,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强调了“凑十法”的重要性,但整个单元的调整不大,维持了三个小节的基本编排:9加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这些知识内容相近,算法结构基本相似,对学生而言缺乏挑战性。鉴于新教材在前面单元的学习中,已经通过“10的再认识”突出强调了计数单位“十”,渗透了“凑十”的意识,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学习起点,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各小节的界限,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表2),通过沟通数的意义与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凑十”方法,提升教学的系统性和学习的挑战性。
在“凑十法”这节关键的开启课中,教师要将“十进制”作为核心概念,充分利用学生在“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学习中已经建立的位值概念,作为“凑十法”的逻辑起点和生长点。通过设计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实现“以算理引领算法”的教学目标。
① 自主编题:鼓励学生自主编写形如“9+( )”的加法算式,并尝试计算出结果。
② 尝试说理:以“9+5”为例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摆小棒、圈圆片、使用计数器等)直观展示计算过程,深入剖析“凑十”的基本逻辑,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可视化。
③ 提炼方法:展示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并引导他们共同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凑十”的基本策略。
④ 联结算理算法:通过变换题目中的加数(如9+4、9+7、9+9等),巩固“凑十”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虽然在计算‘9加几’,但实际上我们都在研究‘10加几’的问题,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深化对进位加法本质的理解。
⑤ 策略迁移: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形如“8+( )”和“7+( )”的问题,灵活运用“凑十”策略,实现方法的迁移与应用。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单元整体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实践。面对新教材的启用,我们不应摒弃既有的研究积累,而应以此为契机,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设计契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构与拓展。
3.“跨”:设计综合性任务,提升思维深度
“跨”,是指教师要充分挖掘新教材嵌入的数学游戏及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跨越单元、课时或知识点的界限,设计综合性任务,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实践的思维深度,形成跨课时、跨单元甚至跨学科的学习体验。
以“数的认识”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把有多少”的任务,提供多种“数数”素材,通过不断扩大数量,提高任务的挑战性,促进学生对数数方法的自主优化。
任务:一把有多少?
素材:花生、瓜子、绿豆
任务描述:教师让不同组别的学生随机抓取“一把”花生、瓜子或绿豆,并完成以下活动要求——
① 准确数数:想办法准确地数出你手中的“一把”有多少。
② 可视化表达:通过摆放的方式,展示你的数数过程,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
③ 交流和比较:和同桌交流,比较你们各自的“一把”数量是否相同,并分享你们的数数方法和发现。
相较于传统数学活动,“一把有多少”的数数任务更具综合性,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渴望找到答案的真问题,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付出相应的智力思考才能完成。两者在情境性、开放性和复杂性上有所不同,如表3所示。
4.“展”:以学材丰富教材,拓宽资源素材的广度
“展”,指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新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素材、游戏化主题和实用性插图,更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兴趣,广泛吸取并整合多样化的数学学习元素,如数学游戏、数学小制作、数学故事等。发掘校园生活中常见素材的思维价值,巧妙地将这些素材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资源,让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在学生的生活中自然发生。
以入学游戏课“生字卡片上的数学”为例,巧妙利用语文课上的生字卡片,就可以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活动。
教师把生字卡片摆成5×2的矩阵,上下两行排列。
师:这节数学课,老师带来了同学们语文课需要用到的生字卡片。请大家想一想,你认为哪一个字最难记?不过,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字,要换一种方法告诉大家,让我们能找到这个字。
生1:我认为最难记的是第3个字。
师:他这样说,能让我们准确地找到这个字吗?
生2:不能,到底是第一行的第3个字,还是第二行的第3个字呢?
生1:啊,对不起,是第一行的第3个字。
生3:那也不能确定呀,是从左边数起的第3个字,还是从右边数起的第3个字呢?
师:谁能告诉我,怎么说才能让大家一听就明白是哪个字呢?
生4:要说清楚是第几行,还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还是从右边数的第几个字。
师:这样表达就清楚了。如果今天语文老师要给大家布置抄写生字的作业,你可以选择抄写3个字,也可以选择抄写刚才我们说的第3个字。你会怎么选?
生(笑):当然是抄写第3个字啦,只有一个字,这样完成作业就快了呀!
以学生熟悉的生字卡片作为素材,通过“寻找最难记的字”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来准确描述字的位置,渗透数对的概念,在真实场景中使用序数与基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生活经验到学科经验的转化,促进思维的升级。
三、文化润泽:构建课堂生态,促进全面发展
《课标2022 年版》强调,要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经历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水到渠成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开展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一年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建设“不设限、多探索、慢慢来”的课堂文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
“不设限” 保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不局限于固定的知识点和统一的教学进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满足其不同的成长需求。
“多探索” 强调出声思考,着重培养学生丰富多样的数学理解和表达方式,不过分强调精确的计算和固定的解题步骤,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数学思维。
“慢慢来” 慢节奏地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认知水平来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逐步成长。
新学期、新教材、新学生,一切焕新出发。打造充满思维活力与无限生机的新课堂,让每一节课成为滋养心灵的生态场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汲取成长的蓬勃力量,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转自小学数学教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