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含重点难点) ” 如何写
2024/10/17 13:39:10 阅读:452 发布者:
在中小学课题研究中,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含重点难点)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为研究指明了方向,还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和价值。以下将详细阐述如何准确、清晰地撰写这一部分内容。
一、理解关键问题、重点与难点的概念
关键问题是指在课题研究中对实现研究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重点则是课题研究中需要着重关注和投入精力的方面,通常是与研究核心内容紧密相关的部分。难点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如现有理论的局限、实践操作的复杂性等。
二、确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从研究目标出发
仔细分析课题的研究目标,找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例如,如果研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关键问题可能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等。
2. 考虑教育教学实际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在农村学校,可能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阅读资源匮乏的问题;而在城市学校,可能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学生阅读偏好多样化的挑战。
3. 参考已有研究
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尚未解决或解决不充分的问题,将其作为本课题的关键问题。例如,前人研究可能在阅读技巧训练方面有一定成果,但对于如何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提高阅读的实用性方面研究较少,那么这就可以成为本课题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明确重点内容
1. 聚焦核心要素
确定课题中最核心的研究内容作为重点。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课题为例,重点可能是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
2. 突出关键环节
找出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加以强调。比如在课程改革课题中,重点可能是新教材的解读与应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环节。
3. 关注学生发展
始终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无论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要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核心。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分析难点问题
1. 资源方面的难点
可能包括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例如,开展一项科技教育课题,可能面临缺乏专业的科技教师、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研究经费等困难。
2. 方法与技术的难点
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教育技术时,可能存在教师对方法或技术掌握不熟练、应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比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能存在技术操作复杂、内容制作难度大等难点。
3. 学生个体差异的难点
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是一个难点。例如,在分层教学课题中,如何准确分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及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4. 外部环境的难点
学校的管理体制、社会的教育观念等外部因素也可能给研究带来困难。比如,在推进素质教育课题中,可能会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阻碍,需要解决如何转变学校和家长的观念,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外部环境等问题。
五、清晰阐述关键问题、重点与难点
在撰写时,要做到条理清晰、表述准确。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首先,分别列出关键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问题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研究的影响。
其次,分析解决关键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思路和方法。可以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说明解决关键问题、重点和难点将对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教育教学实践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总之,在中小学课题中准确地确定并清晰地阐述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含重点难点),需要研究者深入思考、结合实际、广泛参考,这样才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取得具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转自手把手教你做课题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